『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學著去發現天主,否則將永無遇到祂。』(聖施禮華《與施禮華蒙席會談》113)
如果我們願意,基督的救世行動能夠轉變我們與天主、與他人,以及與受造界的所有關係。
在梵二文獻《天主教教育》宣言頒布60週年之際,教宗良十四世的《繪製希望的新藍圖》宗座牧函於1925年10月28日公諸於世。
教宗表示,我們很多人如同厄瑪烏的兩位門徒那樣沮喪,但耶穌渴望驅散我們的悲傷和絕望。
教宗對耶穌的復活進行了進一步的省思,指出,耶穌復活後,沒有作出任何轟動的舉動來讓祂的門徒們相信,而是謹慎地走近他們,耐心教導他們,使他們接受復活的真理。
耶穌下降陰府,絕非失敗,而是彰顯了祂對人類徹底的愛,也表明死亡不是最後的結局。
聖座新聞室6月13日公布了教宗良十四世為第9屆世界窮人日撰寫的文告,主題是《我主上主,祢是我的期望》。教宗祈願,這禧年能激勵政策發展,以剷除新舊形式的貧窮。本屆世界窮人日將於今年11月16日舉行。
復活的宣告如同堅固的錨:愛永遠戰勝了罪惡,生命終將戰勝死亡。
教宗省思復活的耶穌如何成就一個人的內心渴望,指出每人心中都有一個難以滿足的渴望,唯有復活的耶穌能滿足這份渴望。
教宗解釋道,復活後的耶穌顯現給門徒,是為彰顯祂的愛,並賜與門徒平安與聖神。
教宗解釋,聖週六是一個沉靜及喜樂等待的日子,在等待中充滿希望。
教宗良十四世在聖伯多祿廣場上帶領信眾省思關於兄弟情誼和耶穌關於彼此相愛的命令。關係必不可少,它是我們生活蓬勃發展的必需品。若真心對待,我們就會在喜樂與愛中成長。
值此慶祝第二屆梵蒂岡大公會議《教會對非基督宗教態度》宣言頒布60週年之際,教宗良十四世在例行的週三公開接見活動中的要理講授以宗教間對話為主題。
教宗良十四世的首部宗座勸諭《我愛了你》於10月9日公諸於世,主題為服務窮人;這是一項由先教宗方濟各開始的工作。教宗嚴斥殺人的經濟、不公現象、針對女性的暴力、營養不良與教育危機。他響應方濟各對移民的呼籲,並敦促信友發出“譴責之聲”,因為“不公的結構必須以善的力量摧毀”。
教宗本月24日在週三公開接見活動結束之際,邀請眾人在整個十月玫瑰經月為和平誦念玫瑰經。
這本電子書匯集了禧年期間12篇教理講授的摘錄,主題為《耶穌基督,我們的希望:耶穌的生活》。這些摘錄最初由教宗方濟各於2025年3月發表,並由教宗良十四世於2025年7月定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