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1月13日,羅馬
我至親愛的兒女:願耶穌為我看顧我的女兒們和兒子們!
每天我們都以不同的方式聽到無數的人因目前世上許多地方的戰爭、不公義、貧窮和匱乏而遭受苦難的消息。我建議大家再次默想聖施禮華的這番話,並加以回響:「一個人或一個社會,面對痛苦和不義卻袖手旁觀,不予糾正,必定離基督聖心的愛情甚遠。基督徒有充分自由去尋求並應用各種辦法來解決這些問題,他們應當團結於服務人類這個共同願望之上。否則,他們的基督信仰便不是耶穌的教誨和生活,而只會是冒牌貨,是欺騙天主,欺騙人的行為。」(《基督剛經過》,第167號)
鑑於世界問題的嚴重性,人們自然會覺得自己無力解決這些問題。然而,任何消息,即使是對我們來說看似最遙遠或最陌生的消息,都必須挑戰我們,因為偕同基督,在基督內,我們覺得全世界都是我們的產業(參閱詠2:8)。信德向我們保證,我們可以透過無界限的祈禱去提供很大的幫助。我們個人不能以任何其他方式去接觸到大量的人,但我們所有人——每個人在自己的位置上——可以做到比我們想像的更多的事。
世界上有許多物質上的匱乏,還有——有時甚至更嚴重的——在孤獨、誤解和缺乏真摯温情上的匱乏,而很多人是深受其害的。正如教宗良十四世所解釋的:「貧窮形式多樣:缺乏物質生活的貧窮;被社會排斥、無法發聲的貧窮;道德與靈性上的貧窮;文化貧乏;曾陷於個人或社會脆弱處境的貧窮;沒有權利、空間與自由的貧窮。」(《我愛了你》第9號)。
讓我們緊記多年前我們的父親也寫給我們的話:「我們的使命是去減少無知和貧窮,而我們會努力在各地為此做出貢獻」(《信函》15,第193號)。感謝天主,有無數的人——包括主業團的許多人——在五大洲特別貧困的地區進行慈善和教育活動。另一方面,我們每個人都嘗試親自在這龐大的工作上去作出合作:以祈禱、以服務精神去進行的工作,和給予我們所能提供的任何物質上的幫助。
這種對他人的需要的態度是基督徒生活的基本要求:仁愛、愛人,與對天主的愛是不可分割的。聖奧思定寫道:「試想一下,你還沒有看見天主,而如果你愛你的鄰人,你就配得上默觀天主,因為當你愛你的鄰人時,你就能淨化你的目光,使你的眼睛可以默觀天主。」(《論聖若望福音》,17,7-9)而我們很清楚知道我們的鄰人就是每一個人類。
你們的父親以所有的温情去祝福你們。
康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