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主的书籍

这是一篇圣经与教会圣传之间的关系的文章。「圣经不是直接由天上『掉』下来的,而是由教会放在我们面前的,并且给我们确证是天主今天借着它而向我们说话。」

—— 天主是圣经的作者吗?

—— 圣传是教会在圣经之外的添加品吗?

—— 我们为什么要在圣传里阅读圣经呢?


任何一个人类的社团都不期然地会有自己的起源的一些故事。家庭的团聚,或是一家聚首庆祝某个节日时,往往都会是回味一些突出的事件的时候,诸如祖父母辈的某种经历,或是某个有名望的祖先的功迹。这些故事不但是偶然舒发和缅怀一下过去的机会,而且对于形成这个家庭或社团的独特风格起着重要作用。它使团体内较为年轻的成员知道自己的过去,和更加明白自己的身分。

这就是以色列人如何认识自己的民族,以及把上主在他们中间的伟大作为薪火相传下去的方法。「凡我们所听见所知道的,我们祖先传报给我们的,我们不愿隐瞒他们的子孙;要将上主的光荣和威能,祂所施展的奇迹和异行,都要传报给后代的众生。」[1] 教会,天主的新子民,也是一个家庭。她也会回味,又不停地使以下那些成为她的根源的事迹重现眼前:古代的以色列的历史事件,以及最重要的是,耶稣基督的圣死和复活。

这些一个家庭的或社团的故事,有时候会被笔录下来。这些记录有时甚至被认定为这个团体的代表作品。有些古代的民族视这些著作为来自上天的。对他们来说,这些著述是直接由他们所敬奉的神明所执笔的。然而当教会说:「天主是圣经的作者」[2] 时,她所指的是类似的情况吗?天主教信仰是怎样理解圣经的出处呢?圣经与教会之间的关系又是怎样的呢?

天主是圣经的作者吗?

我们的信仰给我们宣示一个创造了天地万物,而且尊重祂所有造化的自主能力的天主。对于祂那些有灵性的受造物,祂不会力求奴化他们的理智和自由。祂也不会把救赎强加诸人;祂只会给人提供救赎,好使那些愿意接受救赎的人能够全心全意地接受它。这好比当祂把自己显示给我们时,祂要使用我们能够明白的语言,因为天主圣三:圣父、圣子、及圣神之间彼此沟通所用的永恒语言 ── 即是说那「天主的语言」── 是人类没有份儿的。因此教会告诉我们,天主「藉人并用人的方式」[3] 来行动和说话,给我们显示祂对我们的爱情,和实行祂的救赎工作。

我们借着那位「圆满地完成启示」[4] 的耶稣基督的奥迹而更容易地明白天主这种行事的方式。耶稣是真天主和真人。祂真人的本性就是我们认识天主的奥秘的渠道。然而祂却愿意肩负我们人类所有的软弱,除了罪过之外。祂不但抵受了饥渴和疲惫,而且也经历到读书识字、和圣若瑟教祂做的餬口操作而必须付出的辛劳 ……。耶稣虽是天主,但祂没有拼弃人性那与生俱来的各种固有的限制。

耶稣愿意用人类所用的语言和我们说话。祂用了人类某个历史时刻惯用的词语来给我们传达祂的救赎讯息。相似地,当教会给我们谈到圣经的「圣神默感」时,她清楚地说明圣经的主要作者是天主圣神,但这并不意味着圣经会免于人的一般著述所必然有的限制。在圣经𥚃,「天主的言语,用人的言语表达出来,相似人的言语,恰像往昔天父的圣言,在取了人性孱弱身躯之后,酷似我人一般。」[5]

圣经的人性层面让我们接触到天主的圣言,但同时也使我们在阅读它时会遇上一些限制。有些人对圣经抱有过份简单的观点,认为它是完美无瑕的。正如教宗圣若望保禄二世所说的,这些人「倾向于认为既然天主是至高无上的大主,祂每一句说话都必然是有绝对意义的,完全不受人类语言所固有的限制的。」[6] 这个想法看来似乎更加尊敬天主的伟大,但是事实上,这只会是欺骗自己和抗拒「圣经的圣神启示性和降生成人的天主的奥妙,把自己捆绑于一个关于天主的至高无上性的错误解读。圣经所属的天主不是一个所向披靡,删除一切不同意见和其他解读方法的无上大主。」[7]

天主使自己适应我们的渺小,藉此显示出祂的慈爱。祂爱我们,以至祂迁就我们表达思想的方式,好使祂本有的伟大不会成为我们接近祂的一层障碍。我们可以从祂的救赎工作中,从祂怎样使我们能够认识祂而看到这一点。「当祂用人类所用的言语给我们说话时,祂不会给予每一个词语一个千篇一律的意义。祂会非常有弹性地使用每个词语可以含有的不同意义,同时又接受这些意义的各种限制。」[8]

为了避免对圣经有一个过份简单的概念,我们必须牢记,它的各个组成部分不但是在历史中的不同时段写成,而且是分别以三种文字写成的:希伯来文、阿刺美文、和希腊文。圣经的文字是天主借着一个一个的人写成的,但是这些人并不会因此而不是圣经各篇的真正的作者。[9] 例如当圣保禄以强烈的语言表达他的愤慨:无知的迦拉达人啊!(迦3:1,参阅迦 3:3)时,愤慨的是他,不是天主圣神。无疑,圣保禄这句警语是出于天主圣神的感召的,但是他这句说话则是他自己的,与他的性情吻合,亦属于他那个时代惯用的词汇。

圣传是教会在圣经之外的添加品吗?

圣经的双重本性 ── 它既有天主性同时也有人性 ── 的另一个影响就是它与教会之间的关系。圣经不是直接由天上「掉」下来的,而是由教会放在我们面前的,并且给我们确证是天主今天借着它而向我们说话。一如前述,以色列民族和教会就是所有在旧约和新约中的记叙、预言、祈祷、劝谕、箴言和其他文字所𧩙生、成形和传递下去的家族或社团。

严格地说,天主是启示唯一的根源;是祂在化身成了人的耶稣基督身上完全地把自己显示给了我们。耶稣就是天主的启示。祂的生平和祂的教导,尤其是祂「照经上记载」(格前15:3-4)的苦难、圣死和复活,就是祂亲自命令祂的门徒们去广传于普世的訉息。这一在教会内以活泼的方式传递的「福音」,就是宗徒圣传的基本内容。其中有一部份被笔录下来,成为了「新约」;但是它也在教会的生活中得以广传:即是教会关于信仰的教导方法、在各种礼仪中采用的祈祷方式、以及在谈到伦理道德时所指出的生活标准。

就传播福音来说,圣传就是教会的生命。因此说圣传是在天主的启示中、圣经所没有清楚说明的那一部分是不对的。圣传也不只是历代加揷的祈祷公式和行为习惯,或历代教父们及各个大公会议所颁布的教训。有些作家混淆地说,圣经和圣传是整套天主启示的「两个源头」。在信仰中,有些真理的确是归究于圣经,另外的则归究于圣传。例如:伯多禄为宗徒之长见于圣经(玛16:17-19;路22:31-32;及若 21:1-19),但是圣母灵魂肉身一同升天则是新约里没有清𥇦地说明的。这个两源头的说法似乎是一个能够解释许多问题的简单方法。可是,视它为互不相干的、天主给人类说话的两条渠道,实在是不真确的。圣经是在教会的圣传里交到我们手中的。它是圣传的一个部分。它不是与圣传分庭抗礼的。

借着活出和广传自己的信仰,所有天主教教友都是圣传的积极参与者,正如一个家庭的所有成员都各以不同的方式去传达这个家庭的特性。那些跟随基督的人的圣德生活彰显出福音的不同界面。正如教宗方济各说的:「每位圣人都代表着一个使命,代表着天父的一个计划;祂的计划就是在历史的某一时刻,反映和体现福音的某一面。」[10] 梵二教训我们:「教会藉自己的道理、生活及敬礼,把其自身所是,及其所信的一切永垂于世,并传递于万古千秋。」[11]

我们为什么要在圣传里阅读圣经呢?

教会的圣传是活的。这有别于一般人有时候以为「传统」是属于过去的:一个民族的祖传、传统节日、传统服饰等。在教会里,圣传无疑是源于过去,但是它不会停滞不前于过去。教宗本笃十六世用了一个贴切的比喻:「传统不是传递一些已经死去了的东西或说话。传统是一条活的、让我们与起源连系起来的河流,一条让起源不断地呈现在今天的活河流。」[12]

这条活河流是在基督内𧩙生的;它也把基督传送给我们。在它内,教会领受及传递着一套典籍。这套典籍就是天主启示因着圣神默感而写成的,即是说,是天主为了我们的得救而意欲笔录下来的。「教会藉传授辨识出圣经的完整纲目,而且这些圣经藉圣传更在教会内澈底地被领悟,并且不断地见诸实行。如此,往昔说过话的天主,不断地与祂爱子的净配交谈。」[13]

圣传既然是圣经在其内𧩙生的「家」,也就成了人要理解圣经的渠道。这好比人若要好好地欣赏一件文学作品而必须付出的努力。只把它阅读一次是不足够的。我们必须探究它的时代背景、它的作者的智慧眼光、以及它在什么样的社羣里𧩙生。所以,当教会说活的传授是探讨圣经原文意义的一个基本原则时,[14] 又或者说「圣经首先该在教会的生活内诠释」[15] 时,教会所指的就是,以与所有自古以来都信仰基督的人共融的情怀来阅读圣经,会让我们可以接触到圣经所有的丰饶。当然,任何人都可以阅读圣经及从中对它得到不同程度的理解,纵使他仍然未有获得信德这个恩赐。所不同者,当一个已经受了洗的人阅读圣经时,他不只是企求破解某些古老典籍的内容,而是去发掘天主以前意愿笔录下来的,现今要通传给我们的讯息。

因此,我们也得以更清楚地理解为什么我们若要明白圣经,则必须恳求圣神的助佑。耶稣在受难和圣死前,向祂的门徒宣布圣神将会教训他们一切,和使他们想起祂对他们所说的一切(参阅若14:26),又把他们引入一切真理(参阅若16:13)。我们阅读圣经时就是祂这个许诺得以实现的特别时刻。圣经的作者圣神会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先知们所宣告了的,宗徒们的布道所解释了的,和福音所记载的,基督的生活和教导。圣神是信友们之间的爱情的连结,使我们能够与古往今来、万世万代的教会结合在一起。「福音的活声(宣扬)藉圣神响遍教会,藉教会响遍全球。」[16]

Juan Carlos Ossandón


[1] 咏78:3-4;参阅教宗方济各,2016年3月19日《爱的喜乐》宗座劝谕,16

[2] 《天主教教理》,105

[3] 梵二《天主的启示》教义宪章,12

[4] 同上,4

[5] 同上,13;在梵二《天主的启示》教义宪章前,教宗比约十二世于1943年9月30日的《圣神默示》通谕,24( EB559)中已经作了同样的比喻;及后,教宗圣若望保禄二世于 1993年4月23日的De tout Coeur演讲,6-7(EB559)中、在《天主教教理》101、及教宗本笃十六世,2010年9月30日的《上主的话》宗座劝谕,18也有这种说述。

[6] 教宗圣若望保禄二世, 1993年4月23日De tout Coeur演讲,8(EB1247)

[7] 同上

[8] 同上

[9] 参阅梵二《天主的启示》教义宪章,11

[10] 教宗方济各,2018年3月19日《你们要欢喜踊跃》宗座劝谕,19

[11] 梵二《天主的启示》教义宪章,8

[12] 教宗本笃十六世,2006年4月26日与羣众公开会面时的谈话

[13] 梵二《天主的启示》教义宪章,8

[14] 参阅同上,12

[15] 参阅教宗本笃十六世,2010年9月30日《上主的话》宗座劝谕,29-30

[16] 梵二《天主的启示》教义宪章,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