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人性,就越神性(三):以基督的情怀

在这第三篇文章中,我们深入的探讨人类德行的核心:它是什么,如何导引我们的感受,以及为什么使我们更自由。

越人性,就越神性(三):以基督的情怀(收听普通话录音)


内心世界的重要性
教育我们情感的触动
什么是美德


已有人问了耶稣几个问题,刻意想把祂从祂的论述中引开。我主却一个接一个地回答他们,没有表现出任何的不耐。最后,有位经师走近祂,除了对耶稣直入人心所发出的言语感到十分惊讶外,并随即发现自己向来一丝不苟地谨守律法,甚至其中最小的诫规,但与我主的教导颇有差距,因而内心也产生了困惑,于是就当众提出了一个问题。「所有诫命中,最首要的是哪一条呢?」(谷12:28)耶稣为了解开这个真诚地在寻求幸福的人心中的疙瘩,便用圣经中适合热恋中的人的话来回答:「你应当全心、全灵、全意、全力爱上主,你的天主。」(谷12:30)

耶稣希望我们认识到,相信天主的人的生活「不能沦为焦虑和被迫的顺从,而必须以爱为泉源。」[1]要用全心、全意、全灵、全力地去爱。但我们如何才能做到这一点?圣保禄向斐理伯人指点了迷津,告诉他们该怀有基督耶稣所怀有的心情。(参斐2:5)我们需要培养与耶稣感同身受的去面对所有的人、事、物,就像我们在耶稣身上所见。在基督内心的情操中,我们找到克服分歧的方式,因这些分歧会对于人性爱情的稳定造成威胁。如果,我们除了跟随我主的榜样和言语之外,我们还要寻求像祂那样的「感受」,我们就会找到那位经师所渴望的单纯和幸福。

内心世界的重要性

天主教教理告诉我们,我们人性的感受(或有时称之为「情欲」)「是由人的心理层面的自然因素所组成,情欲提供感性生活和精神生活之间交往的通道并保障其联系。」[2]感受或情感的触动是人生的一部分,因此必然也是身而为人耶稣基督生活的层面。我们从福音中看到;耶稣曾在祂好的朋友拉匝禄的坟墓前哭泣。(参若11:35) 而祂在耶路撒冷目睹兑换银钱的人把圣殿变成商场时,祂也有相当激烈的反应。(参若2:13-17)我们还看到,当心地单纯的人满心高兴地接受祂的喜讯时,祂是多么的满意快乐。(参见玛11:25)

为了更清楚地理解我们的感情和触动情感的世界,我们首先需要分辨自己的「行动」和「感受」两回事。换句话说,就是要清楚的区分我们「所做的」事,和「发生」在我们身上的事。当我们计画某事并主动地去做时,我们就会采取「行动」;例如,我们决定去图书馆,或去探望生病的朋友。但是有时,我们自己可能会被对某种未预见的情况而做出的反应感到惊讶:对我们认为是伤人的话感到愤怒;对亲人的意外死亡感到悲伤;或对我们想拥有却没有的贵重物品感到嫉妒。这些在我们事先并没有预料到要去承受的情况下,所发生的内在反应被称为感受。

正因为我们的感受不是出于我们自己的选择,所以它们本身并无所谓的功或过。然而,这并不是指说它们始终是中性的,因为「情欲得到的道德评价,要视其是否有效地受理性和意志的管辖。」[3]换句话说,在某种程度,因为喜好它们,就等同于是赞成或积极的去寻求。尽管它们在我们身上有着自主性,并非意味着它们对基督徒的生活毫无影响。事实上情况刚刚相反:我们的感受或触动的情感,不但涉及对该事的初步判断,并盘算出其随后相关的行为途径。况且我们可以逐渐塑造它们,并使之越来越充分地符合我们真正的渴望。

例如,当面对我们眼前的是件好事的时候,我们可能会产生喜悦或热忱的情绪,接着可能会鼓掌,或想去结识当事人。相反的,当面对我们认为是不良事件时,可能会产生愤怒或悲伤的感觉,相对的也会暗示我们采取一些有如责备或与某人保持距离的行动。然而,有些时候,尽管我们对感情的初步判断是正面的,但也许不该有喝彩的举动;或另些时候,我们在没有被冒犯的情况下看到过犯,而报以责备的行动,那就是个错误。因此,我们可以说,当我们情感的触动涉及正确的判断时,即对我们的基督徒生活是种帮助,因使行善变得更加自主自发;相反的,当我们的情感的触动源于错误的判断时,对于真正的行善则自然是种障碍。

当然,如果一个人经历的感受是基于对现实错误的认知,他依旧能透过极力的抵制这种感受,而表现出正直的行动。然而,我们一生中不大可能都是在爬上坡路、逆水行舟,不停地与自己恶劣的情绪冲击奋战,做自己不想做的事,或者总是拒绝我们情感触动所倾向的事。如果我们真是长期持续的与自己的感受斗争,则很容易导致灰心或疲惫。如果我们无法正视我们的内心世界,最终将很难辨别好或是坏,因为人的思念(因受到原罪的影响)是晦暗的,变得轻易的屈服于感受,而不加以评判。

教育我们情感的触动

「教育就是把一个人引入生活,而生活的伟大之处,则在于启动过程。要教导年轻人启动过程,而不是浪费生命!」[4]这是教宗在与某一教育团体会面时,对一位教师的回答。这一建议也适用于我们的情感触动的培养,其目的不仅是在于简单地控制不良情绪,或在于阻止某些行为,而是在于点点滴滴地塑造我们的情感触动的世界,使我们内心能酝酿自主自发性,来帮助我们迅速而自然地行善。教育我们的情感触动是个启动的过程,导致我们更完善地准备来迎接天主的恩宠,从而使我们更与耶稣认同。倘若在我们的感受中建立秩序,使我们能够倾向于做善事,这样一来,我们「想做的事」几乎总是与取悦天主的事不谋而合。

为了教育我们的感受,我们需要了解感受是什么、为什么会产生感受。在我们人受造之初,就被赋于一些自然的、且对自己有利的倾向:生存的本能、对性的倾向、渴望追求知识、交朋友和工作的必要性、合理的要求认可和尊重身边的人、追求生活中的超然意义…所有这些天赋的自然倾向,就像一股从我们身上倾泻而出的洪流,让我们去寻找自己真正需要的。当这些倾向得到满足时,就会产生一种积极正向的内心共鸣,也就是种感激或宁静的快感。但是,如果其中一个倾向受到阻碍时,就会产生一种愤怒、困惑或悲观的负面感受。

然而,还有两个因素会扭曲我们的感情世界,妨碍我们灵魂的和谐运作。第一个因素是因为原罪造成我们倾向的混乱失序。基督虽为我们赢得了成义的恩典,且恢复了天主与我们的友谊,不幸的是我们的欲望仍然屈服于混乱失序的现状,需要逐渐的加以纠正。第二个因素则因人而异,取决于所受的教育、社会环境和个人的罪过-这些随着时间都会扭曲我们的倾向。为了纠正这种失调,并想预防有害情感的产生,我们需要导引、培养自己最深层的灵性,使其朝向真善的方向发展。然而这是必须透过德行才能实现的。

什么是美德

在14世纪初期,乔托在帕多瓦小圣堂的内墙绘制的壁画,直到今天仍被公认是世界上最重要的艺术作品之一。在两侧的墙壁,每幅画都呈现了耶稣和玛利亚生活中的不同场景,从天使向玛利亚报喜到耶稣升天。然后汇集到后墙,呈现了世界末日和最后审判的场景,受祝福的人在基督的右边,被谴咒的人在祂的左边。此外,在侧墙的下部,即最近观众的区块,有两系列的七幅图画,严格来说并不属于救赎史,而是描绘着七种美德和七种恶习的替身。安排于光辉灿然我主基督的两侧系列的图画中,艺术家似乎想表达我们人类在圣史中的处境:我们有能力促进或阻碍恩宠的工作。

正如圣施礼华曾经说过的,「许多人都忽略了天主,或者他们没有机会听到天主的话,又或听过后就忘掉,但他们的品性是诚恳、忠心、富同情心及坦然的。我认为这些人对天主也会慷慨大方的,因为人性的美德原本就是超性美德的基础。」[5]

但德行到底是什么?就像我们手里的东西、穿在身上的西装或脚上的鞋子一样,是我们能拥有的吗?在某种意义上,答案是肯定的。我们拥有属于精神上的官能-智力和意志,还拥有敏感的欲望。虽然它们属于非物性的,但有其特质:如能稳定的拥有的话,可被称为好习惯或德行。这种特质虽不像形状和颜色那样可被观察到,但却很容易在人的身上发现它的存在。举个例子,一个数学家能轻松地运算和计算,然而对没有学过数学的人,却不知如何下手。数学家拥有一套知识体系,是种智力上的德行。再举个例子,一个有节制的人,不费吹灰之力就能合理的吃吃喝喝,因为他「拥有」节制的道德德性。然而没有这种好习惯的人,只有在相当困难和努力的情况下,才能合理的控制自己;相反的,如具有与节制相反的恶习-贪饕,则很容易会犯饮食过量的毛病。

道德德性有三个基本的层面。第一个是智力方面的:由于德行必须调整一种反应,需要对某种生活方式有所认知。譬如像一个追随基督的人,对于神贫这德行的前提是先要了解物质财富在一个基督徒生活中的价值。德性的第二个层面是它情感的本质:把它引进入针对每个具体善的倾向中,然后一步步地修正倾向,并帮助使其自主的运行,且能吻合基督徒的生活方式。这要透过不断重复的行为来实现的行为,既是自由的、又符合德行的,而且恰好又是善的。有些行为看起来似乎很好,但是出于恐惧之心、图谋方便或其他与善无关的原因而做的,将无法使人的倾向转变成德行,因为这些行为不能塑造我们的情感。德性的第三个层面是,它们产生了对善的倾向性:有德之士在区分善与恶方面,具有特殊的便利性和敏捷性,尽管情况很复杂或不可预见。

德行使我们自由

耶稣表现的形象是一位善牧,祂唤醒了祂的听众,宣讲拯救祂子民的默西亚即将到来。祂说:「我来了,是要叫他们得生命,并且得的更丰盛。」(若10:10)这种丰硕而充实的生命是由天主的恩典赐于我们的,并支持我们去发现、去行善的渴望。因此,拥有这些好习惯让我们更加自由;逐渐地使我们更灵活,更容易发现如何在变幻无穷的情况下行善。德行释放我们,因为它允许我们在眼前不同的美善之间做出选择。恶习则表现出相反的僵硬,因为它会引起难以放弃、机械化的反应。

与基督认同,即在圣神引导之下使我们与祂认同,包括拥有和凝聚耶稣所教导的德行:神性和道德性的德行。我们上述的仅仅考虑了道德性德行,它们将我们感情的内心世界重新排序、整理过了,可见它对基督徒生活的重要性。然而归根究底,所有这些德行的起源和驱策动机皆是出于爱德。没有爱德,一切都可会被视为是一种压迫我们自由的重担。当我们真诚地希望像基督那样为荣耀天父而活,那么爱就会温柔地导引我们的选择,使其变得越来越雷同基督的选择。耶稣回答经师问题的诫命-全心全力地爱天主-与任何强迫性的服从相去甚远。天主需要那些渴望承担欣喜的使命的孩子,因为他们的情感与基督的情感是一致的。

[1] 方济各,三钟经讲道,2020年10月25日

[2]《天主教教理》1764

[3]《天主教教理》1767

[4] 方济各,演讲,2019年4月6日

[5] 圣施礼华《天主之友》74

安赫尔‧罗德里格斯‧卢尼奥(Ángel Rodríguez Luñ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