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中心成为一个家(一)

开放、明亮、喜乐的家庭:这是天主所希望的。 这篇文章是介绍主业团中心家庭生活的上集。

「我的女儿,难道我不应为你找个安身之处,使你幸福吗?」(卢3:1)纳敖米对儿媳卢德这番深情的话,捕捉到一个人对家的普世渴望,一个由毫无任何条件或私心的、由亲情关系编织而成的地方。 是个让人感到被爱、被呵护、被理解的地方,一个让人重新获得力量的地方。圣施礼华是这么看待家庭的:「每一个基督徒家庭,应是一个平安与恬静的处所。在那里尽管免不了会有日常生活的烦恼,然而,一份深刻诚恳的挚爱之情应占首先、统领的地位。与此挚爱之情的氛围同时并存的,还有一种因实践力行的真信德所带来的根深柢固的宁静。」[1]

希伯来文bayit的意思是房屋或建筑,在圣经中也用来指家族。 例如,「雅各布伯家」(参耶2:4)和「依撒格家」(参亚7:16)指的就是那些圣祖的朝代。 在现代语言中,通常「住所」表达的是个属于家的概念。 当我们说一个人是来自某个特定的住所时,所代表的不仅仅是一个实际的位置;还代表着稳定、无条件和无私的关系,这种关系赋予我们在个人和社会生活中的地位。 他们知道,在那住所里,他们有着庇护所和无条件的爱;他们被爱,仅只因为他们是那住所的一部分。

就像一个家

属于某个家是一个人身份的一面。 在主业团里,我们都知道自己是个「大家庭中」(教会)的一部分。 [2] 圣施礼华写道:「我们每个在主业团中的人一起形成一个家:我们之所以是一家人,并不是只因我们住在同一个屋檐下。 我们就像最初的基督徒一样,一心一意cor unmum et anima una。 (宗4:32)在主业团中,无人会感受到冷漠的苦涩。 」[3] 因此,我们知道我们的家就是天主的家,我们就是天主的家人,我们所有天主的儿女势必都聚集在通往最终家园的路上。

虽然我们对天主为爱祂的人所预备的一切知之甚少,但祂给了我们一个线索:「会像个家一样」。 在最后晚餐中,耶稣说:「你们心里不要烦乱;你们要信赖天主,也要信赖我。 在我父的家里,有许多住处。 我去,原是为给你们预备地方;如不然,我早就告诉了你们。 我去了,为你们预备了地方以后,我必再来接你们到我那里去,为的是我在那里,你们也在那里。 」(若14:1-3)因而我们开始在今生的家园为那许诺做准备,每天收集一些建造家园的材料:爱与共融。 在今生建立一个家并非是个可有可无的前奏,而是一个必要的准备,以便我们有一天能与天主和蒙福的人完全共融。 当然,我们也真有可能将自己完全封闭起来,不但不接受这份礼物,而且还毁坏我们对爱的准备。 [4]

我们从小在家里就学习了爱的无偿性,这有助于我们理解天主之爱的浩瀚。圣施礼华经常强调人性与神性的爱之间的相互联系:「热爱我主,疯狂地爱祂。因为,如果家里有爱─当有爱的时候─我敢说,不需要去作决策。我的父母,也想想你们的父母,无需做出爱我的决策:他们透过每日的生活细节,无拘无束地向我表露他们的温柔。怀着同样的心,我们能够也应该热爱天主。」[5]

由于上述的原因,上主赋予主业团的福传使命里的一个重要部分就是建立一个家。 真福欧华路写道:「这种家庭精神对我们是这麽重要,以至于我的每个子女都始终要怀有这种情怀;且不断滋长,以至于在我们身上和周围都能立刻感受到,使我们无论身处何地都有在那儿营造家庭氛围的可能性。 」[6] 身为天主儿女大家庭的一员,营造这种家庭氛围能给这个世界带来一种新的愿景,这种爱的途径能让心灵做好准备,迎接天主成为万有、无所不在的那一天。 (参格前12:12)

「我们的家」监督在一封牧函中告诉我们,「需要是『明亮与喜乐』开放的家园,势必欢迎大家都能参与其中,即使是那些可能缺乏家庭温暖的人。 」[7] 这就是supernumeraries、associates及主业团中心的家。 这篇文章分为上下两集,旨在为缅怀中心的家庭生活时提供见解。 其实,这里所述的一切,也适用于任何的家庭生活。

透过自由、活在当下,因为天主希望我们这样做

营造家庭的方式很多,但有一些共同点。 首先,一个家或一个家庭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事实;它们始终只是个途径,在不断修建的过程中。 前面提到希伯来文的bayit源自banah,意思是建造。 一个家总是在修建之中,不仅因为会受到外界环境和家庭成员局限性的影响,更会因成员彼此间的照顾和关爱而产生正面的影响。 换句话说,储藏室里只储存能养家的营养食物。 尽管美好的回忆,尤其是童年时代还住在父母家中的回忆,可以'拯救'一个人。 」[8] 然而,一个家庭千万不能仅靠回忆度日。

如果家庭里没有能透过成员之间的相互关系而更新自我、与日成长,那么,家庭可能只有维持表面上的健全,但实际上却仅是几个孤立个体的集合体而已。 也许在过去,这些个体对彼此是具有意义的,然而现在却只能靠着对家庭一些模糊的敬畏之情维系在一起。 经验告诉我们,这种渐行渐远的缓慢过程,往往是出于人际关系中个人主义的滋长,这种态度导致我们忽略了共享的价值。 这样,家庭就会停止自我更新,陷入不过只是定期群聚的机械模式,变得不再有生命力,因此也就无法滋养精神。 这样的家庭生活,最终就会变得呆版、可预期的,并成为每个成员的负担。

健全的家庭不是一天建立起来的。 健全并不意味着没有任何问题:诚如我们今生永远不会达到完满圣德的境界;世上除了纳匝肋的家之外(我们多渴望成为它的「一个小角落」),没有一个家能够在到达天堂之前,趋于圆满的。 家里面这种慢性和脆弱的本质召唤着我们,每天要尽点力气去保存家里的活力,就像火必须维持着热力一样;这也就是西方「壁炉和家」一语的出处。 这份努力可被视为我们对耶稣关于祂自己的话的回应:「但是人子却没有枕头的地方。 」(玛8:20)吊诡的是,大家虽然都把家看成一个休息落脚的地方,然而往往忽略,那个家是要靠其成员的警惕之心来保持它的活力的。

家庭生活的这种机动特性导致了第二个特点:家是建造在个人的自由上面的。 家庭的定义不仅是同居、一起过日子,而是以同样的爱心生活、共融在一起。 家庭中的每一份子每一天都要以其独特的、个人的、不可取代的贡献精神来建设家庭。 「这样就营造了一种手足之情的氛围,我们身置其中的每一个人都加强了彼此的情感,并且团结一致,在迈向永生的旅程里,能体验出我主向我们承诺的百倍赏报。 (参玛19:29)」[9] 在一个家庭中,存有着自由意志的共融,因为大家都怀有保持家庭活力的共同意愿。 此外,还是一种智慧的共融,因为大家对正在建设的家园要具有共识。 通常有必要明确的指出,透过每个人的自由行动或不行动;正在建设什么,或可能破坏什么,或留下什么没有建设的。

第三个特点,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我们信靠着「因为天主希望我们这样做」而建立的。 在主业团,这个建立家园的基础在于天主的邀请,和个人自由意志决定是否要回应。 建立家园是天主赋予我们使命的一部分。 工作固然是我们成圣的「铰链」,但它还有一个更深层、更全面的目的:我们对天主父子关系的认识,这是我们整个灵修生活的基础。 作为天主的真正儿女,我们是祂家庭的一员。 我们隶属于祂的家和祂的家人,因此「如果我们努力彼此相爱、体谅、宽恕和服务,我们也能通过四海之内皆是兄弟姊妹,为所有信徒和全人类的团结做出非常直接的贡献。 」[10]

因此,家庭生活决不是附加品:而是每个人蒙召成为基督的弟兄姐妹的基本因素之一。 从我们如何对待天主所选择与我们共享家园的人,即可说明我们对天主召唤的回应。 圣施礼华明确的警告我们,即使有圣德却不甘愿去冒向人敞开的风险;即使是那些尽管在不同的战线上挣扎,但自己最终不得不承认:「你或许未必是个好儿子、好兄弟、好同伴、好朋友、好同事。 而且,如果你对你的'圣德'的爱,态度不端正的话,你还会多嫉善妒。 你在许多'个人'细节上自认作了些'牺牲',其实,你依恋你自己,究底依恋你个人。 在你的心灵深处,你既不为天主,也不为他人,而只是为你自己而生活。 」[11]

这些话与天使对厄弗所教会所说的话如出一辙;「我知道你的作为、你的苦劳和你的坚忍;也知道你不能容忍恶人,并且你也曾查验出那些自称为宗徒而实非宗徒的人,发现他们是撒谎的人;也知道你有坚忍,为了我的名字受了苦,而毫不厌倦。 可是,我有反对你的一条,就是你抛弃了你起初的爱德。 」(默2:2-4)天父也让我们反思这种危险:「如果有时你觉得家庭生活很烦累,不妨坦诚地寻找造成这种疲惫的原因,以便补救它。 考虑一下,是否仅仅是因为物质条件的短缺,还是照顾有需要的人时过分劳累;或是由于本身感情的降温。 」[12]

因此,家庭生活并不只是在我们有较多时间、假期,或工作量较轻的特殊时刻才能活出来。 相反,紧张的工作可以为健全的家庭生活制造条件。 在这方面,我们的父亲写道:「天主的儿女在他的工作中学会做为好的工具,就像学会呼吸一样自然。 因为我们不但阻止那些条件,反而,鼓励在不可避免的职业冲突中,加入与同事们的奋力一搏......开辟出自己的人生道路,况且这种冲突能消除骄傲、天真和经验的缺乏。 」[13] 因此,在职业生活的严酷考验,经过祈祷的调和,及与他人微妙的友爱关系的软化,是一个人对家庭生活做出个人贡献最自然的方式。

这种微妙而强烈的友爱,往往会增强自我奉献的决心。 是的,我们对彼此的爱能唤醒人们心中最初的疑问。 耶稣对祂的宗徒说:「如果你们之间彼此相亲相爱,世人因此就可认出你们是我的门徒。 」(若13:35)从第一代的基督徒开始,尽管他们必须面对无数的困难和内部的冲突,但当其他人看到他们就说:「看他们彼此是多么的相爱!」[14] 我们的福传努力必须透过这一点来付诸实行;它不是一种策略或牧民的计画,而是对福音真正的忠诚体现。

[1]圣施礼华《基督刚经过》22

[2]教宗方济各《致辞》2019年6月

[3]圣施礼华《信函11》23

[4]参教宗本笃十六世《我们的得救在于希望》45

[5]圣施礼华《炼炉》503。另见《基督刚经过》142和155

[6]真福欧华路《信函》1-XII-1985,《家书I》204(AGP,图书馆,P17

[7]范康仁蒙席《牧函》16-II-2023,16

[8]陀思妥耶夫斯基《卡拉马佐夫兄弟》Bantam Books,translated by Andrew R. MacAndrew,p. 934

[9]范康仁蒙席《牧函》16-II-2023,6

[10]同上,16

[11]圣施礼华《犁痕》739

[12]范康仁蒙席《牧函》16-II-2023,15

[13]圣施礼华《信函27》73

[14]戴都良《护教学》39(PL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