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音释义:精明的管家

常年期第二十五主日的福音(丙年)及释义。

福音(路16:1-13)

那时候,耶稣对门徒说:

「曾有一个富翁,他有一个管家。有人在主人前,告发这管家,指他挥霍了主人的财物。主人便把管家叫来,向他说:我怎么听说你有这样的事?把你管理家务的账目,交出来,因为你不能再作管家了。

「那管家自言自语说:主人要撤去我管家的职务,我可做什么呢?掘地吧,我没有气力;讨饭吧,我又害羞。我知道我要做什么,好叫人们,在我被撤去管家职务之后,收留我在他们家中。

「于是,他把主人的债户一一叫来。给第一个说:你欠我主人多少?那人说:一百桶油。管家向他说:拿你的账单,坐下,快写作五十。随后,又给另一个说:你欠多少?那人说:一百石麦子。管家向他说:拿你的账单,写作八十。

「主人于是称赞这个不义的管家,办事精明。这些今世之子,应付自己的世代,比光明之子,更加精明。

「我告诉你们:要用不义的钱财,交结朋友,为在你们匮乏的时候,好叫他们收留你们到永远的帐幕里。

「在小事上忠信的,在大事上也忠信;在小事上不义的,在大事上也不义。那么,如果你们在不义的钱财上,不忠信,谁还会把真实的钱财,委托给你们呢?如果你们在别人的财物上,不忠信,谁还会把属于你们的,交给你们呢?

「没有一个家仆,能事奉两个主人。他或是要恨这一个,而爱那一个,或是要依附这一个,而轻忽那一个。你们不能事奉天主,而又事奉钱财。」


释义

这是一段可能有些令人不安的福音段落。耶稣称赞一个人的智慧,骤眼一看,似乎他对他的主人不忠。但是,如果我们关注故事中的几个小细节,并考虑到当时巴勒斯坦的社会环境,会可以找到一个可能的解释,因而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经文所说的内容。

在圣路加的这一章中,我们看到了一个淳朴的加里肋亚人和犹太人会觉得特别讨厌的人物:一个富有的地主对他的土地的日常运作不感兴趣,而他将土地的管理权放在他信任的一个人手中。通常是后者每天与农场工人和批发商打交道,批发商购买了农产品后,便到附近的村庄去出售。那个管家可能经常发现自己处于一个不自在的境况:不想违背主人的意愿,即使他的命令是不公义的,而同时也看到在这片土地上劳作的卑微人民每天为生存的奋斗。

从这里的说法我们可以推断,这个管家一定是有仇人想要除掉他,并找他的主人去指责他「挥霍了他的财物。」反过来,地主可能对这些诽谤者轻率地信任,要求那个管家去提供账目,但其实已经决定了去解雇他,甚至没有费心去确认指控的真实性。

那些听耶稣说话的人可能听了管家的反应,不自觉地扮演了他的角色。在减少主人的债务人所欠的金额时,一个可能的解释是该金额包括了那些不公义地添加了所欠债务中的利息,尽管在《出谷纪》中明确地禁止高利贷:「如果你借钱给我的一个百姓,即你中间的一个穷人,你对他不可像放债的人,向他取利。」(出22:24)。因此,那个管家要求债务人支付的金额将不再包括主人要求的不公义利息。债务人会从那个管家对主人的不忠中看出他的诚实和正义,并很乐意地将来与他有更密切的往来。

那个管家虽然对他主人不忠,但通过「不义之财」(主人不公义地试图通过高利贷赚钱),为自己结交了朋友。耶稣当然认为不是那个管家所做的一切都值得赞赏,但祂指出他是在腐败环境中处理复杂情况时,给了我们审慎和有智慧的典范。因此,祂教导人们,为了达到「永恒的居所」—— 天国的光荣 —— 而同时又生活在一个经常不公义的世界中,需要谨慎和精明,并且要为人正直。

教宗方济各在谈到这个故事时说:「今天,耶稣邀请我们反思两种对立的生活方式:世俗的方式和福音的方式 --世俗的精神不是耶稣的精神-- 而他通过讲述不忠信管家的比喻正是证明了这一点。(……)我们蒙召以基督徒的精明 —— 这正是圣神的恩赐 —— 去回应世俗的精明。这是为了按照福音生活而远离魔鬼极之喜爱的世俗精神和价值观的问题。世俗化是如何体现的呢?世俗化是体现于腐败、欺诈和滥权,并且构成了一条极之错误的道路,罪恶的道路,因为一条路会带领你到另一条!犹如一条锁炼,即使 —— 是真的 —— 它通常是一条最方便行走的道路。反之,福音精神要求的是一种严谨但喜乐 —— 充满着喜乐!—— 的生活态度,严谨而富有挑战性的生活风格。这种生活具有诚实、公平、尊重他人和他们的尊严,以及责任感的特性。而这就是基督徒的精明!」(教宗方济各,三钟经,2016年9月18日。)

Francisco Var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