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的基督徒生活

聖施禮華也未偏離第一篇講道的主題:平凡的生活,一般的常態,每天的事情。當他論及德行時,他的對象總是生活在世俗中的基督徒,因為「這是他們的場所,天主願意他們所在的地方」。節錄取自載於《天主之友》由真福歐華路所寫的引言。

節錄自載於《天主之友》書中,聖施禮華於1960年3月11日題為《豐盛的平凡生活》的講道,三部分中的第二部分。

小事和童年生活

你們有些人雖然對人生有一定的經歷,但仍愛發虛榮幼稚的白日夢,就像塔雷斯康的塔塔音一樣;幻想可在家裏的走廊獵獅,其實捉到的最多也不過是老鼠罷了。每想及這類人,我就想提醒你:能伴同天主忠信地完成你平凡的日常工作,是多麼了不起的事!每次你在工作中克服困難,上主和我們都會知道,並且是為主所喜悅。

你可以肯定,要做令人矚目的事,機會不大;因為這些事不常發生!不過,在日常平凡瑣碎的小事上,你卻不怕沒有機會顯示對基督的愛。正如熱羅尼莫曾這樣說:「最細小的東西,也可顯現偉大的精神,我們欽崇造物主,不單只因為祂造了天地、太陽、海洋、大象、駱駝、牛、馬、豹、熊、獅子,也因為祂造了小的生物,如蟻、蚊、蠅、蟲類這些生物,我們連它們的名字都不曉得,但無論大小生物都令我們敬仰造物主創造的鬼斧神工。同樣,把自己奉獻給基督的人,無論大小事上都要熱心。」[1]

當我們默想主的話:「我為他們祝聖我自己,為叫他們也因真理而被祝聖。」(若17:19)我們唯一的目標就變得昭然若揭:追求聖德,或換言之,我們聖化自己,為的是聖化他人。不過,每想到只有很少人接受這神聖的邀請,誘惑便來了,加上又覺得身為工具的我們,談不上甚麼價值。老實說,比起其他人,我們是少數,而且就本身來說,也沒有什麼價值,但上主的肯定卻是充滿權威的;祂說基督徒是鹽和光,是世界的酵母:「少許的酵母就能使整個麵團發酵。」(迦5:9)所以為什麼我常教你們,要關心每一個人,百分之一百的關心每一個人,切勿歧視任何人,因我們確信基督救贖了所有的人,祂切願用我們這一小撮人,雖然本身並無價值可言,把祂的救贖向所有的人傳揚。

基督的門徒定要善待他人,對錯要分明,但糾正犯錯人的時,要有仁厚的心腸,否則不能幫他聖化他。我們要學習一同相處,彼此了解,彼此寬待,有手足之情,常常記著聖十字架若望所言:「哪裏沒有愛,注入愛心,便會找到愛。」[2] 就算在表面最缺乏激勵的專業工作、家庭、社會環境都要如此作。你我都要緊抓遇到的每一微細的機會,聖化它們,聖化自己及聖化和我們分擔工作的人,這樣才能感受到:生命中肩負救贖的擔子,是何等甘飴及富激勵性!

我想繼續與上主談的是我許久以前已注意到的,現在才用得上的,聖女大德蘭所說的:「那過去的一切,如不能悅樂天主,便是毫無價值,等於空無一物。」[3] 現在你明白,為何一旦靈魂離開了它的目標,忘了天主創造它是為成聖,便失去了它所有的平安和寧靜嗎?努力保持這超性的觀點,就算在休息娛樂時 ── 就和工作一樣重要。

你可以爬到事業的巔峰,可以因你在世上隨心選擇的作為,獲得喝采,但如你放棄了這超凡、可激勵所有人類活動的觀點,你便離棄了正道。

讓我打個岔兒,其實我並沒有離開話題,我從不過問來訪者的政治觀點,因為我根本不在乎!我的態度正好說明主業團的基本事實;就是,因天主的仁慈聖寵,我完全奉獻自己,為了服務聖教會。我對政治不感興趣,理由是每個基督徒都享有全然的自由,但也要承擔個人的責任。我們可以不受限制地參與合適的政治、社會、文化活動,但教會訓導禁止的除外。為了你們靈魂的好處,我唯一擔心的是:一旦你們超越了界限,那你們的行動便與你所宣認的信德對立起來。你們的見解可享有尊重,只要它們不引你離開上主的法律,這一點為不明白「這正是基督為我們贏得的自由,qua libertate Christus nos liberavit。」(迦4:31)的人,是費解的,為那些搞派系的人也是一樣,他們各走極端,一是堅持一時的見解為教條,一是通過貶低信德,錯誤地理解它,而去貶低人的價值。

言歸正傳,就算你在社會、公務事業上功成名就,但如你忽略了靈性生活及上主,你會徹底失敗。在最後審判時,為天主甚麼才重要?只有奮力成為真正基督徒的人,才能獲勝。所以有些人如以世俗眼光去看,本來應很快樂,但其實卻充滿不安怨懟,表面嘻嘻哈哈,但內裏卻滿是苦澀。不過,如我們每天致力承行主的旨意,榮耀讚頌祂,使祂的國度遍及全人類,這種情形就不會發生在我們身上。

真正的基督徒生活

我會很難過,每當我見到一位天主教徒 ── 天主的孩子,因洗禮而被召作另一個基督 ── 只有形式上的熱心,使自己的良心好過些;懷著「假信仰」偶然祈禱,他認為值得時才做;只在規定的日子望彌撒,還不是全部都去呢;對他的口胃卻關懷得無微不至,少吃一餐也不行;為了一盤扁豆,他寧可在信德的事情上妥協,而不放棄他的工作;又厚顏無恥地藉基督徒的身份在社會上向上爬。啊!讓我們不要做掛名的基督徒,我要你們做真正、真材實料的基督徒,要做到這樣,你必須義無反悔地尋找適合的靈性食糧。

根據經驗,我們要提防喪失勇氣,內在生活要求我們每天不斷地重新開始。你我都知道,掙扎是永不會完結的,當你省察良知,你常會感到少許的挫折,有時也會很嚴重,但這些只顯示我們欠缺愛心,欠對上主的順服、犧牲和精益求精的精神。好罷,讓我們加強做補贖的渴求,真誠地痛悔,但不要失掉內心的平安。

四十年代初期,我常去巴倫西亞,那時我並沒有什麼賺取生計之道,卻有一些人在這身無分文的神父周圍,我們走到那都會祈禱,有時會在午後空無一人的沙灘,就像主的門徒一樣。你還記得路加曾記載,聖保祿和他離開提洛到耶路撒冷嗎?「眾人同妻兒陪送我們直到城外,我們跪在岸上祈禱。」(宗21:5)

一天黃昏,在美麗的餘暉裏,我們見到一艘漁船緩緩靠岸,一些曬得黝黑,壯得像花崗石的男子漢,混身濕透,赤著古銅色的上身,開始拖拉在船後的網,網內都是銀閃閃的魚。他們的腳深陷沙中,以驚人的力量拉扯繩索,突然出現一個曬得黝黑的小男孩,用他的小手握著繩索,笨拙地拉扯著。那些粗豪的男子漢一定心軟了,否則如何會讓這男孩加入,而不攆他走?因為他礙手礙腳算不上幫忙。

我想到自己也想到你們,我們每天都在拉扯著繩索,拉著許多東西,如果我們像那孩子一樣走到我主天主前,深知自己軟弱,但卻準備隨時支持祂的計劃,我們就更易達到目標。我們就會把網拉上岸,網內滿是魚獲,因為主的力量能達到我們力所不及之處。

© Fundacion Studium

備註


[1] 聖熱羅尼莫《書信》60,12(PL 22,596)

[2] 參閱聖若望十字架 Letter to María de la Encarnacion,6-VII-1591

[3] 聖女大德蘭《自傳》20,26

照片來源:Evgeny Nelmin on Unsp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