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教人的情感

「基督徒的伦理学并不认为人性的情感是有害的,反而重视它的发展与引导,因为它在人生的喜乐中扮演着重大角色。 」

有一些人性的感受,自古以来就被视为不妥,特别是那些会减少,或否认,人性自由的感受。 罗马及希腊的斯多葛派学者们,都强调自我情感管控。 许多古代的宗教和东方的思想学派也是如此。 这些学派的教导是,若想了解人的真相(做个真正的自我,「成为你自己」),最好的方法就是控制或压抑自己的感受。 的确,许多充满智慧的传统也强调,不羁的感受及欲望,可能会凌驾人的自由。 看来前人已从经验中得知,人心深处有着相互对立,时常自相冲突的力量。

这些传统又都提及人由欲望所产生的焦躁。 它希望理智能遏止人的欲望,使人藉由谨言慎行去达至和平。 它相信人能够借此找到内心的自由的希望,这自由不是教人各走各路,而是人人该当面对的挑战。 每个人都需要学习自我主宰,以理性为依归。 此后,人们渐渐将此道称为德性,随之而来的是喜乐与幸福,和充满祥和的生活。

心灵的皈依

基督徒的伦理学认为人的情感的乱子是起因于原罪。 人心成然能攀至高贵、英勇及圣德,但是它也有可能伦为卑鄙下流、违反人道的本能。

耶稣强而有力地呼求我们内心和欲望的皈依:「你们一向听说过:『不可奸淫!』我却对你们说:凡注视妇女,有意贪恋她的,他已在心里奸淫了她。」 [1]

耶稣严正地要求众人,将自己的心思欲念由内而外地转化。 仅仅不犯错、或只遵守言行举止的外在规范是不够的。 祂要人的心作彻底的转变:「因为从里面,从人心里出来的是些恶念、邪淫、盗窃、凶杀、奸淫、贪吝、毒辣、诡诈、放荡、嫉妒、毁谤、骄傲、愚妄:这一切恶事,都是从内里出来的,并且使人污秽。」 [2]

基督的教导是对人的内心皈依的恒常呼唤。 善人从自己心中的善库发出善来,恶人从恶库中发出恶来,因为心里充满什么,口里就说什么。[3]祂多么重视内心的纯洁:「你们在人前自充义人,但是,天主知道你们的心。」[4]违反道德的举止源于欲念在心里的不当滋长。 因此,正确地管教人的情感是十分重要的。

基督徒的伦理学,并不认为人性的情感是有害的,反而重视它的发展与引导,因为它在人生的喜乐中扮演着重大角色。 要适当地引导情感,首先要做心灵净化的工作。 因为人的心灵已经被罪恶所扰乱了,所以要先将心灵改正过来。 圣施礼华曾写道:「主,我不求你拿走我的感受,因为我可以利用它来 事奉祢,但求你淬链它。 」 [5]

管教人的情感,必需植基于人性的尊严,对人性予以尊重。 这是梳理感受最佳的方式,以使人的情感特质更趋成熟。 我们获得幸福与圣德的程度就有赖于在这方面的成效。

感受与德性

每一种人的情感,均能促进某些行为而同时又限制着另些行为。 因此,情感能促进或限制生活的心理及心灵层面的健康,亦能促进或限制德性的实践及价值观的落实。 切记:忌妒、自私、骄傲和懒惰确是某些德性的缺乏,但也是意味着正确地管教情感的缺乏。 所以,实践德性,就是培育人心的教育,反之亦然。

人时常忘记,感受是一种强而有力的人性本质,为善或恶,为促进或限制我们的行为。 因此,人可能会疏于锻练它,也许是由于错误地认为感受是阴暗又神秘的,是接近肉体多于理智,几乎是难以驾驭的。 有时,问题出于把感受与情感混为一谈,或是因为知道管教感受需要良好的判断力和恒心,是一件很艰巨的事,因而却步不前,以至忽略或什至没有意识到培训人的感受的必要性。

感受塑造着充满酸甜苦辣的人生。 要圆满一个幸福富足的人生,我们不能忽视感受的重要。 「为了追求幸福,你需要的是:一颗恋爱的心,而非舒适轻松的生活。」[6]幸福要求人引导自己的心灵,而这不是一件容易事。 但是,每一个人都能疏导他的感受。 我们不可陷于宿命的心态,认为感受是几乎无法改善或无法培育的。 我们也不应认为每一个人都有了一个既定了的方向:是慷慨或妒嫉、是忧郁或喜悦、是热情或冷漠、是乐观或悲观,犹如一切都是命中注定,无法改变的。

的确,情感包含与生俱来的,难以掌握的一部份。 然而,我们有着能产生深远影响的家庭、学校、文化和信仰。 更重要的是,我们可以依赖天主的恩宠,及个人的努力,去改进、加强自我的品性。

立善表、高要求、多沟通

引导情感时,善表能起很大的作用。 从父母身上,孩子学会同情他人的痛苦、谅解他人、帮助有需要的人。 我们在不知不觉中,从四周的人中所学习的,和在我们的记忆中生根的,就是这些情感。

不过,仅靠立好榜样是不够的。 开朗大方的父母,有时也会有冷淡自私的孩子。 父母亲立善表是很重要的,但是他们也要教导孩子怎样去认清他人的需求,去明白慷慨是多么的吸引人。 此外,父母也应培养孩子怎样对自己作出要求。 如果孩子无法对自己做任何要求,他们很快就会让懒散和自私的心态去伤害自已情感的成熟。 所以,权威和纪律,在教养的过程中都是有决定性的。

除此,良好的沟通,在一个开放的氛围里,是不可或缺的。 家庭环境应该培养亲密感,鼓励每一个成员能有信心地表达自己的情感,和家人分享,并接受指导。 孩子们对表达自己的情感不应该是难于启齿的,相反,我们要鼓励他们忠实、热情地表达自己所遇到的快乐或烦恼。

陶成的力量

介于感受和行为之间,还有重要的一步。 譬如说,有时个人内心充满恐惧,却也能表现英勇。 体验憎恨,却也能宽恕。 我们的「自由」介于感受和行为的中间。 感受如何去被接纳,接纳后又如何产生行为,在于个人自己的决定。 一个决定是否成熟,一方面取决于做决定的当下有没有以智德来考量,另一方面,也取决于以往的陶成,及在决定的当下,是否有展现出勇德。 所以,个人在生命的过程中,都塑造了他自己的「感受的方式」,进一步再形成行为的模式。 一个胆小的人,在遇到某些刺激时就产生惧怕。 久而久之,每当遇到同样的刺激时,他的反应就是惧怕,以至逃跑。 这种习惯就成为他情感的一部份了。 相反地,如果他能克服这种恐惧,往后遇到同样的情况时,就算他仍会感到恐惧,他仍然会勇敢以对。 这就是德性的表现。

归根究底,虽然我们无法改变天生的遗传,也无法扭转迄今已经接受了的培育,然而,借着陶成培育、个人努力,和天主的恩宠,我们可以确信每个人都能够有所改变,并变得更好。

感受与道德教育

教育应着重道德的成长,而非仅止于知识的增长、意志的锻炼和感情的稳定。 健全的感情教育,应培养人能够在行善时感到快乐,在作恶时感到难过。 我们得帮助年轻人去追求真是值得追求的东西。

我们内心存有使我们倾向于行善的感受,也存有威胁我们的道德生活的感受:「我愿意的善我不去行,而我不愿意的恶,我却去作。」[7] 我们应该好好地教育自己的感受,使我们对能够带来幸福和谐的事感觉很好,对相反的事则感觉很不好。

初期的基督徒对人性的感受态度是很正面的。 圣保禄对斐理伯人说:「你们该怀有基督耶稣所怀有的心情。」[8]天主教教理也强调,将我们的情感投入圣化的奋斗中。 「人在道德上的完美,不仅在于人为意志所驱使而向善,也靠感性对善的欲望,一如圣咏所说: 『我的心灵以及我的肉身,向生活的天主踊跃欢欣。』」 [9]

的确,行善有时候会令人感觉它没有吸引力。 正因如此,我们的感受不是一项永不出错,也不是一个可靠的道德指引。 但这不应使我们轻视感受的力量和影响。 我们反而更应致力引导它,使之益于行善,以获得幸福。 譬如说,若我在说谎时感觉不适,在诚恳时感觉舒畅,这会是很有助益的事。 若我会因为他人的不信实、自私、懒惰、偏袒而感到难过或烦恼,这些感受比其他任何理由更能使我懂得怎样防范自己的失足。

有情感作为可靠的指引,活出德性和获得圣德就会变得更容易。 无论如何,就算是一个具有良好成长背景的人,他要行善通常也需要超越自己,有时还得付出很大代价。 但是,以善为准的行为总能使人生更加丰富。 相反地,选择恶行就是欺骗自己,使自己最终走向复杂又不幸的生活。 人人都被召唤,于此世及死后都过得幸福快乐。 「我每天更加相信天堂的福乐,是为那些懂得如何在世上快乐生活的人。」 [10]

内心的自由

有时,我们将义务视为压力,将责任比为自由的丧失,因而限制了我们情感的发展。 然而,履行责任使我们变得更加完美。 如果我们将责任看做一种亲切的呼唤,我们定能开心地拥抱该做的事。 我们会逐渐发现,教育情感,能使人尽力将欲念与应尽的本分相互协调,致力向善,并活出幸福圆满的人生。 借此,我们会获得更多的自由,因为幸福并不是只做想做的事,令我们抛弃承诺,被欲望牵着走。 幸福是渴求去做我们该做的事。

管教情感能引导我们走向正直的道德行为。 我们做好本分,并不是因为规定、压力,或被迫,而是因为它会带领我们朝向完满幸福的人生,去获得真正的自由。

A. Aguiló

[1]玛5:27-28 .

[2]谷7:21-23 .

[3]路6:45 .

[4]路16:15 .

[5]圣施礼华,链炉,750 .

[6]圣施礼华,犁痕, 795 .

[7]罗7:19 .

[8]斐2:5 .

[9]天主教教理,1770 .

[10]圣施礼华,链炉, 10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