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熟的个性

如果我们常常自问天主要我们作什麽并尝试满足祂,我们会变成更坚强和首尾一致的男和女。

你是谁?当我们去工作面试时,当我们在机场过海关检查时,当我们在互联网尝试取阅文章时,以及在其它很多场合下,我们被要求提供私人资料。在提供姓名、出生日期、职业、国籍、身高、体重、及瞳孔颜色等等资料上并没有困难。我们甚致可以列出一些性格上的特徵:我们是否善於运动;我们是否很容易长胖;我们是悲观或是乐观、外向或是内向的人。但归根结底,我们并没有回答「你是谁?」 这一条问题。

在这篇有关培育性格的文章的开端,我们意识到一个成熟的基督徒,在获召为天主儿女的光照下,拥有一个崇高及清晰的目标。意识到这一个目标并且使之成为属於自己的,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界定自己。以下的章节会帮助我们明白个人成长是怎样发生,怎样是成熟的迹象,包括圣神在我们灵魂内的工作。这过程的由始至终,我们的性格都是渐渐在形成中。我们自孩提时已经知道自己是谁,又开始瞥见那个目标,虽然一切还要努力达成。

我们的性格渐渐巩固,并且更意识到我们在世上的价值和使命;我们知悉自己的才能和有限;我们察觉他人的善与恶。在一开始,父母为我们作决定。他们为我们选择名字和食物;他们给予我们信仰,及为我们挑选学校… 当我们进入青春期,我们独有的特徴会变得更为明显,我们并且会为自主而展翅高飞,但却永不会孤单。在我们尘世旅程完结时,我们会有一个明确的性格,去结朿充满意义的一生。那用天主的手引导我们的笔触所写的一生故事已临到结局。然後,连同「百倍」[1] 的赏报,我们真正的故事会在我们面前展开:我们会再找到所有我们爱过的、和所有爱过我们的人。

瞄準靶心

好像弓箭手射箭,如果他想射中目标,他一定要瞄準。我们一定要注视著我们的理想,并稳定地朝著目标前进。一个成熟的人在开始一项新任务前,或是要做一个决定前,会设法聚焦目标,好能不会把手段误为目的。明白自己是谁和正在前往那里,就不会被安逸的乐事带来表面快乐,或是被那些自以为是的人的幻觉所朦骗。要瞄準目标,我们需要依靠有经验的人来告诉我们弓弦应有的张力,手应该怎样拿著弓,和怎样留神真正重要的事。一个旁观者可以告诉我们应该射到那一处,并以友善和充满信心的语气纠正我们:高一些,向多一点右,向多一点左,预计风向的影响... 这正是父母、尽职的教师、朋友、或是给予我们基督徒生活忠告的神父所试图做的。

顺从那些爱我们的人的建议,和顺从天主在我们灵魂内的推动,是达到所期望的目标的关键。要射中目标,我们要瞄準靶心,但我们会分心,漠视一切徵兆和警告而偏向了另一个方向。所以,知道目标是不足够的;我们要每一刻都努力追求它,锲而不捨,并寻求帮助。

很多时候,我们感到很难改变和修改我们的性格。然而,我们对这些限制可以有很不同的反应。这些反应显著地影响着我们的喜悦及同他人分享喜悦的能力。我们的行事方式和怎样对事物作出回应,标誌著我们的性格。正如一句古老的座右铭说:In omnibus respice finem,当你做任何事时,要保持注视著自己的目标。在工作或是休息时,在睡觉或是清醒时,我们永远都是一样的,有著一样的、永不消失的性格:一个绝对不需要去隐瞒的性格。害怕显示出真正的自我,是一个软弱和摇摆不定的性格的明显徵兆。基督徒视天主为父,不会重视在生命中要求得到什麽,反而是天主和生命要求我们贡献出什麽。

如果我们常常自问天主要我们作什麽并尝试满足祂,我们会变成更坚强和首尾一致的男和女。我们不但知道自己是谁,而且也知道在每一情况下该怎样作出回应。我们的性格在工作中成长,并因我们的个人特质而成形。我们喜欢自己的性格和所做的事。即使当我们未能明白一些事情,或是经历自身的软弱时,我们和天主的关係都标纪著一份父子亲情和信赖的精神。基督徒的「身份證」是和耶稣所持的一样,以有著祂的十字架作为独特的标记。[2] 藉著认识基督,我们更好地认识自己。藉著凝视基督,和祂强而有力的帮助,我们定能射中靶心。

「天主经」是当然的指南

耶稣透过祂的生命和教导而成了我们的典範。我们从祂那里接受了基督徒这名字,和那篇属於我们自己的祷告:天主经。[3] 它是一篇给予我们的生命和性格最佳指引的祷文。它教导我们应该求怎麽、和祈求的优先次序。我们的经验、我们阅读的书、我们眼睛里留下的影像,会使我们勇往直前或是裹足不前。很多因素会协助我们前进,或是使我们偏离正轨。在这错综複杂中,祈祷能在我们一生的每一天引导我们写下新的一页。

我们虽然经常诵唸天主经,但它仍然常常使我们讚叹。我们再次明白到,我们在天的天主父正在看顾著我们:不是在远方或是在外面,而是在我们近旁。[4] 我们不说我的天父而说我们的天父,因为身为一个人,意味著我和他人存在著一种关係。我们祈求祂的名受显扬。祂一无所求,但还是愿望被认识、被朝拜、被寻求和被光荣,因为只有这样,人才能满足对快乐的渴求。[5] 我们继续祈求:愿祢的国来临。我们个人的生命是被这一呼求所启发的。它在基督内成为真实,让祂的恩宠在我们内运作,带领我们到达永恒的光荣。「基督徒的身份意味著两个拥抱。一个在受洗时,天父所给的拥抱,那时我们还是小孩,但这个拥抱使我们渴望另一个拥抱,就是当我们成为浪子(又是在玛利亚内受偏爱的孩子)时,慈悲天父在光荣中等待著给我们的拥抱。」[6] 愿祢的旨意奉行在人间,如同在天上:帮助我们的生命导向祢,祢是我们个人身份的基石和目标。我们都以这角度来看我们所有的成功与失败,喜乐和悲伤。

我们认识到自己是需要依靠物质的生物:我们日用的食粮。深一层次来说,这日用粮是指圣体圣事,耶稣自己,祂邀请我们去领受祂。在弥撒中,在唸完感恩经後,主祭对信众说:我们才敢说 … 然後他与信众一起诵唸上主所教导的祈祷。日用:今天和现在就是拣选祂的时刻,修正我们的生命去符合天主的圣意,不要怀著怨愤,但要宽恕。我们怎能充耳不闻耶稣对我们每一个人的训道:求你宽恕我们的罪过,如同我们宽恕别人一样?

有一次,在一个信友是小众的国家,老师在一堂为外国人而设的本土语言课堂上指著字典中「惩罚」一词问一个有基督信仰的学生:天主会做什麽?那个学生感到自己被处於困境之中,因为虽然他认为老师的问题并不公平,但是他并没有信心可以给予一个全面的解释。不过,他简单的回答却给同学们带来了惊讶。他说:天主会宽恕人。我们祈求天主帮助我们分享祂这个有标致性的、使我们藉著它而肖似祂的特质。

我们以「不要让我们陷於诱惑,但救我们免於凶恶」来结束。我们要天主把我们充满衪的爱和仁慈,不只是包含寛恕,也警惕我们在路上的危险。透过祂的圣教会,天主向我们指出应该避免什麽。山中圣训中的真福八端正定下了一个艰巨的,导向平安和成义的生命的大纲。相对地,罪恶不只冒犯天主,也伤害我们和夺去我们的安详,因为它使我们分心,而没有人能事奉两个主人。[7] 所以我们感恩,因为我们得知在前进时每一步应该踏在哪里,为了达成愿望而应该把希望寄託在哪里。通过祈祷,我们的性格得已确立。我们察觉到我们的一生都是和天主不断的交谈。而且,若是天主偕同我们,谁能反对我们呢?[8]

把全部押在一张樸克牌上

我们眼望高处,迈向天国。我们知道「基督要求我们给予祂全部的爱,全部的生命,全心全意地;而我们要张全部希望押在一张樸克牌上 — 天主的爱的樸克牌。主,我爱祢,只因为我要爱祢。」[9] 当我们追随我们自己的召叫时,我们以回应天主的恩赐和要求来巩固自己身为基督徒的身份。我们的每一个行动,和朋友及同事们的人际关係,都应带著这个印记。我们的身份,需要和天主对我们的召叫一致。

成熟是一项末完未了的任务,所以我们若要始终如一地生活,意味著学习做真正的自我。任谁想赢得一场遊戏或一个打赌,都会计算许多因素,并且不会冒大险。但是在我们基督徒的旅途中,我们把一切都放在天主手里。我们的一生就是从这个目标得到意义。如果我们没有在言行中表达出对他人真正的爱,我们是没有可能爱天主,而爱天主就是使我们的生活得到合一。当我们找到一个能够满足我们的生命的清晰使命时,我们会感谢帮助我们找到了它的那个人,同时我们又信任他。一个明确的基督徒性格,会导致我们一次过地将一切风险放在天主身上。这就是「基督信徒冒风险的安全感。」[10]

与基督认同是我们基督徒圣召的目标。如果我们首尾一致,如果我们自然和简樸地生活,我们定能认出祂,因为祂表掦那些毫无诡诈的人。[11] 相反,「所有缠绕不清、複杂的东西,或在个人问题上兜兜转转,都会形成一道屏障,阻挡人听到主的声音。」[12] 建立我们性格的方法,就是清除那些似乎提供虚假安全感的屏障;我们要拆掉分隔我们和天主及他人之间的墙壁。在耶稣内,天与地是合而为一的。我们与祂认同,就是找到真正的我。

超性的性格

只有人类才可以做能够成为意味深长的姿态的行为,和充满意义的说话。在人身上展现出来的,是身体的美好(一种被谦逊包裹著的美好)、性格的记号、和自由的空间。只有人类,本能才可以变成倾向,因为人能够了解自己衝动的原因,并且学习控制它。我们不应被盲目的力量所牵引,反而要用我们的理智和意志去管理它。只有男人和女人是天主照自己的肖像所创造而成为人的。[13] 祂预定了人要接受教育和渐渐成长。最重要的是,祂预定了人要和祂建立密切的关係,在人本性的基础上建立超性的身份。

这个身份并不会使我们孤立於他人,而是为他人、与他人一起形成。这使我们忘却自我并放眼在外。我们在婴儿身上观察到,他出生後数月,就开始认出自己母亲的面貌和笑容。过些时候,他发觉自己并非世界的「主人」;他停止将所有东西视为己有,并停止说「我的,我的 [14]. 」。一个青少年会学到他不能够要求所有的东西。如果他要求父母给他买一辆单车,他作要求前会等待时机,或许他会尝试改善自己的行为,直至自己生日的来临。如此,他学习到等待的价值,预备充满乐观地真正等待:这就是基督信徒的望德。

在成长的过程中,我们开始明白到自由不但意味著选择的能力,而且也带来责任:某人、某事正在期待我们的回应。所以,培育自己的性格,首先不是要满足自我,而是要增进我们对他人的坦诚,和改善我们可以为他们做的任何事。这项工作由家里开始,在家庭里。「一个家庭瀰漫著爱和信任,那麽不论遇上任何事情,家人依然彼此信任,各人因而愿意展现真正的自我,自然而然地摈弃欺诈、虚假和谎言。」在家庭中,每一个人学习明白真正的自我和可以为他人做什麽。

惊讶於这奇妙的神圣计划,会引发一个关於我们存在有什麽意义这个问题:我是谁?我们作为受造物的脆弱身份,要完全依靠只有天主才拥有的完美身份。教会早期的兄弟姊妹很明白这一点:「基督徒生活在肉性中,但不随从肉性。他们生活在世上,但却是天国的子民。」[15]

Wenceslao Vial


[1] 玛19:29

[2] 参阅教宗方济各2014年11月26日在圣玛尔大之家的讲道

[3] 参閲玛6:9-13

[4] 参閲圣施礼华,「道路」,267节

[5] 参閲本笃十六世2011年9月11日的讲道

[6] 教宗方济各,「福音的喜乐」宗座劝谕,2013年11月24日,144节

[7] 玛6:24

[8] 罗8:31

[9] 圣施礼华,1960年11月30日一个家庭聚会的笔记

[10] 圣施礼华,「基督刚经过」,58节

[11] 若1:47

[12] 圣施礼华,「天主之友」,90节

[13] 参閲创1:26

[14] 教宗方济各,「爱的喜乐」宗座劝谕,2016年3月19日,115节

[15] 丢格那妥书,5 (PG 2, 1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