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人性,就越神性(五):成为一位真心朋友

所谓真正的友谊都需要努力进入他人的生活里,也要允许他们占有我们生活中的空间。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可看出友谊更容易被建立所需的一些美德。

越人性,就越神性(五):成为一位真心朋友(收听普通话录音)


亲密的相遇
仁慈和温柔
连续性与和谐
与人相处所需的德行


当一个人的生命即将走到尽头时:「知道他离此世归父的时辰已到。」(若13:1)他的思绪往往会聚焦在重要的、尚未完成的事情上:给所爱的人写几句深情的字句、快速的回顾一下自己的生活、试图与某人和解……

我们在耶稣生活的点点滴滴中也可看到类似的情况。祂与最亲近的朋友们庆祝逾越节晚餐是祂临终时刻的前奏。我们透过若望福音,读到那时一些深感人心的「友谊之页」,我主为我们留下了祂爱的见证遗产。「在充满亲密感的晚餐厅中,耶稣告诉门徒们:『我称你们为朋友。』」若15:15那句话也是对我们所有人所说的。天主爱我们,并非只因是祂的受造物而已,而是如在基督内的孩子一般,祂赐给了我们真正的友谊。」[1]

亲密的相遇

友谊是种双向的关系,借着给予和接受而成长。耶稣提供给祂的朋友们现世最伟大的礼物:「我也要求父,他必会赐给你们另一位护慰者。」(若14:16)但祂也期待我们的回应。祂要求我们接受祂的礼物:「你们应存在我的爱内。」(若15:9)没有任何单方面友谊的存在。所谓真正的友谊都需要努力进入他人的生活里,也要允许他们占有我们生活中的空间。

一个人跟另一个人试着互相接近并不总是容易的:因为社会的环境,以及我们自己的惰性,令我们很少指望别人;或要保护我们的内心世界,免得受到可能的侵犯;或只考虑别人对我们的用处。为了使友谊成为可能的,我们就要愿意打开自己的心扉来。这肯定会使我们变得较脆弱,但也让我们变得更有人性。试问哪个人未曾经历过与另一个人深入交心、感受到两个内心世界相遇之际的刻骨铭心?我们也许会认为,这些充满坦率浓烈的境遇仅仅会发生在年轻人身上。然而,事实上任何人只要敞开自己内心世界、破除他人进入其间的恐惧,都会具有跨域任何年龄层的能力,而与对方建立起深厚的友谊:无论是与父母、兄弟姐妹、子女、夫妻、同住者、还是工作的同事。

仁慈和温柔

自古以来,人们就意识到「友谊是种德行,或涉及某德行;也是生活中最不可缺的要求之一。」[2] 为了使友谊加强并有进展,朋友之间需要培养一些能促使内心世界交流的性情。友谊包括「寻求对方的益处、彼此相依、亲近、温柔和平稳,并且透过生命的分享而变得更相似彼此。」[3]

寻求对方真正的利益,也可称为仁爱,也许是友谊所需的主要心态。这并非意味只关心「另一个人的某个具体的好处」,而是关心「他/她整个人」。我真心要他们快乐。仁爱是我们对朋友真实情感的表现,包括「爱他人意味着以他们的原貌、带着他们的问题、他们的缺点、他们个人的过往、他们的周遭环境,和他们亲近耶稣的时间点,去看待和肯定他们。因此,要建立一段真挚的友谊,我们需要锻炼一种能够用情感看待别人、能够用基督的眼睛注视他们的功力。」[4]

为提高我们向他人完全敞开的能力,也需要增长自己的温柔。这有时与人们的想法刚刚相反,温柔「不是弱者的德行,而是精神力量的标志,是关心、同情和对他人真正开放的能力。」[5] 温柔是一块肥沃的田地,需要每天耕耘,可在其中成长、与人分享、和信任别人。圣施礼华说:「你们每个人和我一样都要有颗充满柔情的心。」[6] 这份柔情,既可在那些易于表达自己感情的人身上发现,也可在性格比较内向的人身上发现,总之有许多不同表达的方式。比方,在最后晚餐的亲密时刻,耶稣斥责不愿让祂洗脚的伯多禄(参若13:6-11);但祂却允许若望把头斜依在自己的怀里(参若13:23)。的确一颗温柔的心,使他能理解对方的需要、并尊重他们之间的亲密关系、尊重他们的独特风格;避免任何不讨人喜欢的介入,并静享其沉默的临在。

连续性与和谐

友谊的另一个必要成分是能延续这份关系,因为两个内心世界不会突然向对方打开。重要的事情需要时间才能在人心里生根和成长。有时候我们会认为自己刚刚交到了一个新的「最好的朋友」,然而实际上这种关系仍需经营、成长。「需要大量的时间交流、一起度过、了解彼此。这就是培养友谊的温床。非要靠耐力不可,友谊才能真正的开花结果。」[7]

朋友之间里当怀着希望看到对方、愿多花些时间在一起、分享各自认为有价值的事物。宗徒们喜欢和耶稣在一起,不仅是因为他们知道祂是以色列的默西亚,还因为祂是他们的好朋友。他们不仅是被祂的智慧光芒所吸引而跟随祂,主要是因为耶稣已经成为他们生活中必不可缺的一部分:「我要再见到你们,那时,你们心里要喜乐,并且你们的喜乐谁也不能从你们夺去。」(若16:22)

培养友情一定得花些时间与朋友相处,为能了解他们更深刻、加强友谊,甚至不受距离的影响,直到成为持久的朋友。然后,朋友之间自然而然的会形成一股特殊的和谐,因为一方总会自发地将赋予自己生活意义的美善传达给对方。一个人开始逐渐重视另一个人的价值,分享给他带来的喜乐;同时,也很自然地为令他悲哀的事情而感伤。朋友之间的关系是完全坦诚的;一个人不会透过欺骗,或伪装友谊为其他的利益而赢得朋友。

与人相处所需的德行

圣多玛斯.阿奎那说:「在这个世界的财富中,没有什么比友谊更诱人的了,因为友谊是团结有德之士,并维护和培养德行。」[8] 德行之道是友谊关系的基石。那些在生活中培养天主形象的人,轻易能认出彼此,并寻求分享这份内在美。

某些德行更适于准备友谊之路,并帮助其成长。这些是与人相处所需的德行。这友谊的大环境,是我们每个人都被召去随处创造的,是我们付出许多努力,让他人的生活更美好的成果。增进融洽、喜乐、耐心、乐观、细腻和所有一切德行,好能惬意地与他人一起生活,这对于让人们能感到喜悦及受欢迎而言是很重要的:『亲切温柔的言语,能使友人增多。』(德6:5) 尽力去改善我们自身的性格,是促进友谊的必要条件。」[9]

在友谊的范围内,要分辨一个人性格中的品质,哪些应该改变,哪些应该可被朋友容忍、甚至爱惜,是不容易做到的。也许没有必在这里做太多的区分;然而重要的是要在自己身上下些功夫,这是我们心力所能及的事情。如果我偏内向害羞,我可试着养成外向;如果我的反应偏强烈,我可努力调适;如果我偏向不擅表达,我可试着更从容地表达自己的感受等。一味顽强地肯定自我是毫无助益的。圣施礼华敦促人们避免这个陷阱:「有时,你企图为自己找借口,说什么你是一时分心,心不在焉啦,或是什么你的性格就是乏味拘谨的啦。所以嘛,你接着又说,你甚至连住在一起的人都不大认识。听着,说老实话,这样的借口,不是连你自己都不能接受吗?」[10]

* * *

所有的友谊都是一种被接受的礼物,透过接受它,反而成为给予对方的礼物。这是爱的关键特征:爱只能由已领受过的人给予付出。即使耶稣赐予祂宗徒们的爱,也是以祂所获得的爱为前提的。「正如父爱了我,同样我也爱了你们。」(若15:9)

因此,除了上述培养帮助我们向他人打开的所有德行之外,我认为要成为一个真正的朋友,其关键就在于增长我们对天主的爱。随着我们与祂的亲密关系的增加,我们爱别人的能力也因之与日俱增。「爱天主与爱近人是不可分割的,它们构成唯一的诫命。可是二者都生活在来自天主的爱内,是祂首先爱了我们。这样,它已不是一个外在强加给我们的无法实现的『诫命』,而是天主从内里所赐给的一种爱的经验,这个爱从其本质来讲,是往后必须与他人分享的爱。借着爱而成长。爱借着爱而成长。爱是『神圣』的,因为它来自天主,并将我们与天主结合;借着这个结合的过程,使我们转化为一个『大我』,这超越我们之间的分歧,使我们成为一体,直至最后,天主将成为『万物之中的万有』(格前15:28)。」[11]

[1] 范康仁蒙席《牧函》2019年11月1日,2

[2] 亚里斯多德《Nicomachean Ethics》1155a

[3] 教宗方济各,宗座劝谕《爱的喜乐》123

[4] 范康仁蒙席《牧函》2019年11月1日,8

[5] 教宗方济各,讲道,2013年3月19日

[6] 圣施礼华,家庭聚会笔记,1971年9月15日

[7] 方济各访谈,2015年9月13日。全文见阿根廷天主教资讯社网站

[8] 圣多玛斯.阿奎那《On the Government of Princes》I,X

[9] 范康仁蒙席《牧函》2019年11月1日,9

[10] 圣施礼华《犁痕》755

[11] 本笃十六世,通谕《天主是爱》18

霍赫.马里奥.哈拉米洛(Jorge Mario Jaramill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