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主所钟爱、召叫、和派遣的:使命感

「倘若我们让自己由天主的大爱引导,倘若我们注意祂的感召,留心祂的轻声指示,那么使徒工作就会成为塑造成我们的身份的『一种生活方式』。」

一个在今天也是响当当的召唤
一个「至关重要的命令」
我们并非是做使徒工作,我们就是使徒!
凭着圣神的力量


宗徒大事录第五章记述了一个其影响力历久不衰的情节。宗徒们在被监禁后,一位天使奇迹式地解救了他们。但是他们没有逃避那些当权者,反而回到圣殿施教。他们再被拘捕和解送到司祭长前。司祭长们因为又见到他们而感到诧异,就遣责他们说:「我们曾严厉命令你们,不可用这名字施教。」宗徒们却毫不畏缩地回答说:「听天主的命应胜过听人的命(宗5:28-29)。」

教会早期的基督徒秉承了这个深切的信念。宗徒大事录记载了很多事例,而基督教会早期的历史事迹也不言而喻。我们一次又一次地读到同样的、率直的说话:「我们不得不说我们所见所闻的事(宗4:19)。」早期的信友们都畅快地甘愿冒受罚,甚至被杀害的危险。他们心内怀着一种连死亡也不能夺去的、也令他们禁不住要与他人分享的欢乐和丰盛的生命。对我们这些两千年后才来到教会的人来说,一个急切的问题就是:这一切不只是属于过去的吗?还是我们也该同样地生活呢?

一个在今天也是响当当的召唤

我们或许会以为我们与早期的基督徒有着很大的鸿沟,因为他们的圣德的深度是我们望尘莫及的。他们与基督 —— 或最低限度是与十二宗徒其中的一个 —— 的亲密接触令他们几乎是完美的,让他们充满那无论任何人或事都不能扑灭的热火。可是,只要我们打开福音看看,我们便知道事实并非如此。

和我们一样,宗徒们往往表现出他们是一群有弱点、有缺失的人。其一:他们没有读过书。耶稣与第一批的七十二个门徒一起只不过数星期,就派遣他们出去了(参阅路10:1-12)。然而教会早期的信友们都非常清楚的一件事就是:主耶稣为了他们中的每一个人而死亡和复活,恩赐给了他们圣神,又指望他们在世界各地广传祂的救恩。使徒工作不在乎培训,也不在乎拥有过人的品质。使徒工作只不过是虚心接受基督的召唤,对祂的恩赐持开放的态度,以及以自己的生命去回应而已。或许这就是为甚么教宗方济各用圣保禄宗徒的一句说话来提醒我们:「上主已经拣选了我们每一个人,『为使我们在祂面前,成为圣洁无瑕疵的(弗1:4)。』」[1]

教会在每一个时代都明察到自己接受了一个来自基督的召唤,以及一项随之而来的职务;教会自己就是这个召唤和职务。「教会创立的目的便是为光荣天主父而传播基督的神国,使人人分享救赎神恩,再通过人使普世导向基督。」[2] 这不只是一个美丽的愿景、一个发自人的作为。相反,教会「的使命不仅是将基督的讯息和祂的恩宠送给人,还要以福音精神去贯彻现世事物的秩序,使它完美。」[3] 换句话说,教会——以及教会内的每一个信友——是基督的使命的延续;基督是天主派遣来到世上的,为了使天主对祂的受造物的大爱得以临现于普世,并且得以成全。而这个大爱乃源于天主圣神。这个使命之能够成事,全因吾主从前派遣了、如今又给我们派遣圣神。

因此,我们的生命也是对一个召唤的回应,以及一个在世界中央、为了世界而进行的职务。倘若我们从这个角度看,我们的神修生活和对使徒工作的看法便会有所不同。吾主从人群中拣选了我们,派遣了我们在俗世中与他人分享我们自己得到了的救赎。「『你们去宣扬福音……我同你们常在一起。』这是耶稣曾说过的,而祂也向你说了。」[4] 祂对我、对每一个人说了这句话。在天主的临在中,我们每一个人都可以思考以下这个事实:「我是一个基督徒,因为天主召叫了我和派遣了我……。」在天主圣神的鼓动下,我们会从心底里以圣咏中的话来回应:「我的天主,承行祢的旨意为我所喜爱(咏40:8)。」

一个「至关重要的命令」

圣施礼华在五零年代游走欧洲各国,探访那些早期去了当地开展主业团的使徒活动的主业团信友们。「他给和他一起的人主讲的下午默想往往以主耶稣对宗徒们说的下述话语为主题:『我拣选了你们,并派你们去结果实……ut eatis(若15:16)。』」[5] 它好像是一阕歌词中的重句,好使耶稣这句话能在他们的心内回响着。他要他们牢牢掌握这个给他们的生命赋予了意义的真理,以及对其所引申的使命有着敏锐的感觉。「不是你们拣选了我,而是我拣选了你们,并派你们去结果实,去结常存的果实(若15:16)。」

我们读过,也听过许多关于首批在主业团内跟随主耶稣的人的故事:在Porta Coeli举行的第一个学习圈,座落于马德里Ferraz 街的第一间学生宿舍,圣施礼华在西班牙内战的几年间保持活泼和深邃的家庭生活,在西班牙国内进行的初步发展,抵步罗马,在世界各地迅速的发展等等。这些年轻 —— 也有不那么年轻 —— 的人跟随着圣施礼华,察觉到自己是在回应天主一个真确的召唤。他们借着主业团遇上了耶稣,及发现了一个值得为了它而献出自己一生的无价之宝:就是基督的大爱。他们的使命就是把这个大爱带到世界各地,以基督这团爱火燃烧许多人的心。他们感到散播这团热火的急切性,无须他人提醒他们。正如教宗方济各所写的:「善总要向外传扬。寻求真理和善的真正体验,会按其本质在我们心内滋长,任何人只要深深体会被释放的经历,对他人的需要都会更为敏锐。」[6]

他们中有些人是年轻热诚的,其他的人或许是较为沉默寡言的。可是他们都确信,在这个年轻的神父和他的工作的背后,是天主的一个清晰可见的圣意。因此,他们都准备好对上主邀请他们放弃一切以跟随祂说「愿意」。他们经历到圣施礼华常常给他们说的:「你要明白。我的孩子,你不只是一个和其他人联合在一起去行善的人。那已经很不错了,但仍是不够。你是一个使徒,要实践基督必须服从的命令。」[7] 又由于他们全然自愿地跟随耶稣,所以对祂这个命令并不感到烦重。正如圣施礼华也说过的:「这个对于这件事工的天主性的超性信念,会令你们对主业团有着这么深切的热诚和爱情,以至你们会非常乐于为了完成它而犠牲自我。」[8] 他们不需任何人解释这些说话:他们自己就亲身活出它。

我们并非是做使徒工作,我们就是使徒!

回味这些关于主业团首批成员的往事会令人感动。自从十二宗徒宣教至今已经有许多个世纪了。但是主业团创办至今则不足一百年。教会自古至今的历史给我们显示出,吾主的召唤在过去、现在和将来都在每个信友 —— 包括我们 —— 的心中回响着。基督已经以祂的大爱夺得了我们(参阅斐3:12)。我们每一个人都受召去拥抱祂的大爱,让祂转化我们的生命。我们的生命越加以基督为中心,「我们圣召所赋予的使命感,将会随着我们全然喜悦地自我奉献而被强化」[9] 就会越大。

像教会初期的基督徒一样,主业团首批成员同样也找到了基督,并且全心全意地拥抱祂的大爱和随之而来的使命。他们也看到自己的生命如何奇妙地改变了。在他们身上,我们看见范康仁监督在获选后不久就提醒我们的事情得到应验:「我们是自由的,好能爱那召唤我们的天主,那身为爱的天主赐给我们能爱祂和爱人的那份爱。这份爱让我们很清楚明白自己的使命,『那并非偶而去做的使徒工作,而是凭借着圣召,惯常性地,将之视为我们一生的理想。』」[10]

充满我们生活的使徒使命并不是一件有人加诸我们身上的工作,也不是我们自己在各项日常职务中添加的一个差事。它是我们的圣召所给我们显示的、我们的身分的一个正确的表达:「我们并非是『做使徒工作』,我们就是使徒!」[11] 同时,藉由活出这个使命,我们身为使徒的身分就会得以强化。在这里,我们常常可以从圣保禄宗徒一生的事迹中吸取到感召。我们从阅读他的传教旅程的故事中惊异他往往怎样徒劳无功而返。例如在他第一次旅程中,当他到了丕息狄雅的安提约基雅时,他被那里的犹太人所反对,及后更被驱逐出城外。跟着,他也为了保命而逃离依科尼雍(参阅宗,13及14章)。

尽管如此,这位外邦人的宗徒却从来没有忘记耶稣在他前往大马士革途中向他作的、后来他在这个城市内得到确认的召唤。所以,他永不言倦地重复说:「基督的爱催迫着我们(格后5:14)。」纵使在给那些他仍然未见过的人写的信中,他也无畏无惧地自称为「基督耶稣的仆人保禄,蒙召作宗徒,被选拔为传天主的福音(罗1:1)」的人。他的身分就是一个「蒙召作宗徒」的,藉由主的圣召而成为一个宗徒的人。而且他也称呼他这封书信的受众为「蒙召属于耶稣基督的人……一切住在罗马,为天主所钟爱,并蒙召为圣徒的人(罗1:6-7)。」圣保禄知道自己是蒙天主所召的,但同样也深明所有信徒皆如此。[12] 他的使命感使他活出超越现世的手足情谊。

同样,对于「我是谁?」这个问题,我们每一个人都可以答说:「我是一个天主所钟爱的、耶稣基督所救赎的、被选为一个使徒的、受召去把自己获得了的爱分施给许许多多人的人。因此,使徒工作不是我的一件工作,它对我来说是必须的。」当我们确实找到基督时,我们察觉到自己是要成为盐与光,因此必须在自己所到之处散发味道和亮光。这一个发现「颠覆」我们的神修生活,是无人可以代我找到的。

凭着圣神的力量

当我们在自己生命里发现上主,当我们察觉到自己被爱,受召,获选,而且决定跟随祂时,「就好像一度新光在我们内点亮了;它是一个奥妙的推动力,驱使一个人去献出自己最高尚的精力,以进行一项日久就会成为一种生活方式的活动。」[13]

使徒使命的意义,首先就是「一度新光在我们内点亮了」。黑暗和对生命的意义的不明朗消失得无影无踪了。基督给我们作出的邀请使我们能够明白我们的过去,亦给我们提供一条清晣的、走向将来的道路。耶稣自己在世上的生活也是这样。虽然人们恳求祂逗留在某一处,但是祂知道祂必须继续祂的旅程,「因为我被派遣,正是为了这事(路4:43)。」纵使在受难时,祂也保持安静和自信,站在比拉多前宣认说:「我为此而生,我也为此而来到世界上,为给真理作证(若18:37)。」

以「使命感」来生活的意思就是每时每刻都明认上主派遣了我们去把祂的大爱带给自己周围的人。这正是我们受造的目标。意思就是每时每刻都按照这个使命感来决定该做什么:这个给我们一生旅程带来清晰的目标的使命感。困难、障碍、挫折或许会出现;黑暗的时刻也会;可是北斗天星会继续在天上闪耀着。我的生命有一个意义;我有一道亮光指引着我。

这道使命的亮光同时也是一个驱策我们继续前进的「推动力」。然而它并不是一股人性的力量。当然有时候,我们会感到很热心,感到有一个热愿去把基督的爱火燃点我们周边的人。但是任何一个跟随了上主一段或长或短的时间的人都经历过,人性的推动力是飘忽无常的。这就是人性的一部分,也是圣人们都曾经有过的经历。我们只须回味一下真福欧华路的一生就可以再想起这一点。我们知道当他加入主业团后不久,他就无奈地写信给圣施礼华,告诉他自己的热情已经消失了。[14]

所以我们永远不应忘记,我们真正的力量,那促使我们走出自我去服务他人的冲劲「并不是个策略,那是圣神真实的力量,非受造的爱德。」[15] 的确,「鼓励话语总是说不够的,除非圣神的火在我们心中燃烧。」因此,「为了维持传教的热忱,我们需要坚定地信赖圣神,因为是祂『在我们的软弱中扶持我们。』(罗8:26)但这种慷慨的信赖必须受到滋养,所以我们需要不断呼求圣神。」[16] 主业团的信友们每天都在弥撒圣祭中,以及在例如玫瑰经和主业团经文里呼求圣神。

有时候,我们或许会感到有助的,是使用一些特定的祷文,诸如圣神降临节弥撒圣祭中的继抒咏,伏求圣神降临歌,或历代教会作曲作词人所流传下来的各篇圣神祷文之一。在所有这些祷文中,我们恳求圣神来临,以转化我们,把主耶稣的行动中充满着的大爱和力量倾注于我们。我们恳求祂:「慈爱的圣神,人灵的创造者和圣化者,祢在我们内所行的第一件工作就是转化我们,好使我们肖似耶稣。大爱之神啊,求祢帮助我们按着耶稣的模样改造自己,在思想、言语上、在受苦难时、在行为上肖似耶稣。」[17]

所以,圣神那转化人灵的推动力会给我们一颗燃烧着的心,好像耶稣的心一样,而使徒使命就是我们的心所输送出的血液。渐渐地,它会在我们内成形,成为「一项日久就会成为一种生活方式的活动。」[18] 倘若我们让自己由天主的大爱引导,倘若我们注意祂的感召,留心祂的轻声指示,那么使徒工作就会成为塑造成我们的身分的「一种生活方式」。我们再不需要「定志去做它」,也不需要身在某特定的地方或环境中才能做宗徒的事工。正如一个医生,无论在何时何地(在公车上、在假日、在周末等等时候遇上一个病人),不只是在行医时,都是一个医生一样。我们在任何地方、任何情景中都是一个宗徒。归根结底,我们简单地就是:「凡受天主圣神引导的,都是天主的子女(罗8:14)。」重要的是要对师保圣神的行动保持开放,留心「怎样才能更妥善地完成天主藉圣洗托付给我们的使命」[19],这个让我们的一生得到成全的使命。

[1] 教宗方济各,2018年3月19日《你们要欢喜踊跃》宗座劝谕,2

[2] 梵二教会传教工作法令,1965年12月7日,2

[3] 同上,5

[4] 圣施礼华,《道路》,904

[5] Andres Vazquez de Prada,The Founder of Opus Dei,Vol. 3,236

[6] 教宗方济各,2013年11月24日《福音的喜乐》宗座劝谕,9

[7] 圣施礼华,1934年3月19日的指示,27。节录自Historical-Critical Edition of The Way, commentary on point 942

[8] 圣施礼华,1934年3月19日的指示,49。节录自Vazquez de Prada,The Founder of Opus Dei,Vol. 1,444

[9] 范康仁蒙席,2017年2月14日的牧函,8

[10] 同上,9

[11] 同上

[12] 这正是希腊文ekklesia(拉丁文是ecclesia),意思就是「教会」,文字上的意思是「受到召集的人们」,就是说:「是天主从世界各地召集和聚合的子民,以组成藉信德和圣洗成了天主子女、基督肢体和圣神宫殿的会众。」(《天主教教理简编》,147)有关英文「Church」一字的出处,参阅《天主教教理》,751

[13] 圣施礼华,1932年1月9日的书信,9

[14] Historical-Critical Edition of The Way, commentary on no. 994

[15] 范康仁蒙席,2017年2月14日的牧函,9

[16] 教宗方济各,2013年11月24日《福音的喜乐》宗座劝谕,261及280。教宗也在劝谕里说:「让我们以祈祷为坚稳的根基,今天就呼求祂,因为没有祈祷,我们的一切作为就会徒劳无功,我们的信息就变得空洞无物。」(259)

[17] Alexis Riaud,The Holy Spirit Acting in Our Souls,Sinag-Tala,Manila,1992,34

[18] 圣施礼华,1937年1月9日的书信

[19] 教宗方济各,2018年3月19日《你们要欢喜踊跃》宗座劝谕,174

Lucas Bu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