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1. 什么是弥撒中的“成圣体”? 它与实体转变是否相同?
2. 为什么成圣体很重要?
3. 它发生在弥撒中的哪个时刻?
4. 谁可以进行成圣体?
5. 弥撒以外可以成圣体吗?
在弥撒礼仪中,「成圣体」指的是一个核心时刻,当司祭藉着基督的话语和祈求圣神,使饼酒转变成为基督的体血。 祝圣后的饼酒形持续多久,基督的临在就持续多久。 (参阅《天主教教理》,1377)教会忠于主的命令,为纪念祂,继续做祂在受难前夕所做的,直到祂光荣地再来。 (参阅《天主教教理》,1333,《弥撒经书总论》,79d)
藉着祝圣,饼酒发生实体转变而成为基督的体血。 生活的、光荣的基督,祂的体血、连同祂的灵魂和祂的天主性,真正地、真实地、且实体地临现于祝圣过的饼酒的形下。 (参阅《天主教教理》,1413)教会将这种转变称为「实体转变」,因此我们可以恰当地说,透过祝圣仪式,饼酒转化为基督的体血。
与圣施礼华一起默想
- 我们做不到的,我主却能做到。 耶稣基督,真天主真人,祂临别赠与我们的不是象征,而是一个实体。 祂本人要亲自留下来与我们同在。 祂要到圣父那里去,但祂也要常留人间。 祂赠与我们的,不是普通留念的礼品,不是一帧相片,相片日久天长也会褪色发黄,影像糢糊,除了同辈人以外,谁也不会对它感兴趣。 祂赠与我们的是祂本人,连同祂的体血、灵魂和天主性,真真实实地临现于饼酒形下。 (《基督刚经过》,83)
- Quam oblationem… 祝圣的时刻临近了。 现在,基督在弥撒中再一次藉司铎亲自行动:「这就是我的身体」......「这一杯就是我的血」。 耶稣与我们同在! 饼酒的实体转变(transubstantiation)重现天主无限圣爱的奇迹。 今天,当那时刻再次出现时,我们不需言辞向我主说:天下没有任何事物能把我们与祂分开。 当祂在脆弱的饼酒外形下,毫无防范地委身交予我们的双手时,祂已使我们心甘情愿地成为祂的奴仆。 「求祢让我们时常因祢而生活,品尝祢爱的甘饴。」(《基督刚经过》,90)
2. 为什么成圣体很重要?
成圣体很重要,因为在弥撒中,它是圣体圣事的实在的临现,基督徒借此进入「与真正临在于祝圣后的饼酒中的基督共融。」(教宗方济各,2018年3月7日的教理讲授)正如圣经所记载的,教会从一开始就举行这件圣事:「他们专心听取宗徒的训诲,时常团聚,擘饼,祈祷。」(宗2:42)这个做法回应耶稣基督在最后晚餐中所表达的渴望:「你们要这样做,来纪念我。」(路22:19;格前11:24-25)耶稣用这些话语来嘱咐门徒们领受祂圣事性的临在的这个恩赐,并重复地这样做,「直到我再来」(参阅格前11:26)。
圣体圣事不单是提醒人们在历史中发生过的一件事。 它是透过礼仪庆典来「实现」,「纪念基督、祂的生活、祂的死亡和复活、以及祂在父前的代祷。」(参阅《天主教教理》,1341)因此,借着圣神的德能和基督的话语,在成圣体时,「基督就是如此真实而奥妙地临现」(《天主教教理》,1357)在人们中间,使他们能够与祂共融。 正如教宗圣若望保禄二世所强调的:「感恩圣祭,是基督救恩于信友团体中的临在,也是他们的精神食粮,因此是教会在历史旅程中最宝贵的财产。」(《活于感恩祭的教会》通谕,9)
与圣施礼华一起默想
- 我们现在必须结束这段祈祷。 请你们在灵魂深处亲切细味天主的无限美善,意识到基督将亲临这些面饼中,包括祂的体血、灵魂和天主性。 虔诚恭敬地朝拜祂吧! 在祂面前重申你们爱的虔诚奉献。 不要怕对祂说你们爱祂。 感谢祂日复一日地赏给你们祂慈爱的印证。 勉励自己满怀信赖之心去领圣体。 这爱的奥迹使我惊奇迹,不能自已! 在此奥迹中,我主竟来把我的心灵作为祂的王座,且向我保证,只要我不抛弃祂,祂永远都不会离开我。
在基督临在的安慰下,在圣体的滋养下,我们在现世要忠心耿耿,那么我们也将在天堂里与耶稣和圣母同奏凯歌。 「死亡! 你的胜利在那里? 死亡! 你的刺在那里? …… 感谢天主赐给了我们因我们的主耶稣基督所获得的胜利。」(《基督刚经过》,161)
- 这是爱的奇迹。 「这确实是天主子女的神粮。」永生圣父的首生子耶稣把自己交付给我们,作我们的神粮。 这同一耶稣也在天堂伫候着我们,等待迎接「祂的宾客,同祂一起继承天父的嗣业的人,作祂随从的人」。 因此,凡以基督为神粮的人虽死于世,却享有永生,因为基督就是永生。
对得享圣体真玛纳神慰的基督徒来说,永福早已始于现世。 旧生命已一去不复返了。 让我们弃绝旧我的一切陈腐,脱胎换骨「使我们的心灵言行,内外一切,焕然一新。」
这就是喜讯,这就是好消息。 说是「消息」,因为它宣告我们梦想不到的深情挚爱。 说是「好」,因为没有比与至善的天主结合为一更好的了。 这就是喜讯,这就是好消息,因为它以难喻的方式让我们预嚐天堂的滋味。 (《基督刚经过》,152)
教会自起初就一直举行弥撒圣祭,并且分它为「圣道礼仪」和「感恩礼仪」两个部分。 圣道礼仪包括宣读和聆听教会所提供的圣经章节。 然后,感恩礼仪包括呈献饼酒、内容包括了成圣体的祝圣词的感恩祈祷(即感恩经),和领圣体礼。 (参阅《天主教教理》,1345-1355)
实体转变的本质和必要元素是:由小麦制成的面饼和由葡萄酿成的酒,两者被称为「面饼酒形」; 以及由司祭以基督的身份诵唸的祝圣词。 这祝圣词是:
祂在受难的前夕,把面饼拿在祂神圣而可敬的手中,举目向天,仰望祢—祂的全能天主圣父,感谢赞颂祢,把面饼分开,交给祂的门徒说:
你们大家拿去吃:这就是我的身体,将为你们而牺牲。
晚餐后,祂同样拿起杯来,又感谢了你,交给祂的门徒说:
你们大家拿去喝:这一杯就是我的血,新而永久的盟约之血,将为你们和众人倾流,以赦免罪恶。 你们要为纪念我而举行这事。 (《罗马弥撒经书》)
藉着基督在建立圣体圣血时所用的说话的力量,以及祂透过司铎而做的行动,与圣神的德能共融,基督的圣体和圣血就以圣事的方式临现于饼酒形下。 (参阅《天主教教理》,1353)「基督在圣周四的晚上建立了圣体圣事。 祂要每次当司铎面对酒饼唸成圣体的祝圣词时,祂的祭献都能以不流血的方式重新呈现。 过去二十个世纪以来,无论是在最卑微的小教堂,或是在最宏伟的大教堂或圣殿,复活后的主已经千百万次地将自己献给祂的子民。」(教宗本笃十六世,2008年9月13日于巴黎的讲道)
与圣施礼华一起默想
- 我要强调,弥撒是天主的行动,是天主圣三的行动。 它不单是人的活动。 献祭的司铎只是实行我主的愿望,为天主的行动提供自己的身体和声音而已。 他不是以自己的名义行事,而是以基督的身份,因基督的名义行动(in persona et in nomine Christi)。 (《基督刚经过》,86)
- 圣体的奇迹不断重演。 圣体具有耶稣本人的一切特征。 祂是真天主真人,是上天下地的主宰,祂竟以最自然而寻常的方式把自己交付给我们,作我们的神粮。 天主圣爱等候我们已有二千年之久。 这可是一段漫长的岁月,但又不尽然,因为对于恋爱中的人来说,时间转眼飞逝。
耶稣受到自己爱情的催迫,受到祂愿意教我们去爱的渴望的催迫,竟降临世界,寓身于圣体圣事中永留人间。 「祂既然爱了世上属于自己的人,就爱他们到底。」圣若望一开始便用此语来记述逾越节前夕所发生的大事。 那时,耶稣「拿起饼来,祝谢了,擘开说:『这是我的身体,为你们而舍的,你们应这样行,为记念我。』晚餐后,又同样拿起杯来说:'这杯是用我的血所立的新约,你们每次喝,应这样行,为纪念我。'」(《基督刚经过》,151)
4. 谁可以进行成圣体?
在每一个礼仪庆典中,所有信友都会积极地参与其中。 「圣事庆典的举行者是整个团体,即基督的身体联合其元首。」(《天主教教理》,1140)然而,每个成员都蒙召去履行一个特定的角色,因为「每个肢体,都有不同的作用。」(罗12:4)成圣体是由司铎执行的,司铎是「基督的一个形象,他宣读这些话语,但其效力和恩宠是来自天主的。」(金口圣若望,De proditione Iudae homilia 1,6)的确,借着圣秩圣事,司铎领受了一种恩宠,使他们能够举行各种敬拜的行动,尤其是成圣体,好为其他的信友服务。
这并不表示其他人没有一个重要的角色,因为「这种全体民众完整而主动的参与...... 是信友汲取真正基督精神的首要泉源。」(梵蒂冈第二届大公会议《礼仪献章》,14)在这个意义上,尽管信众不能举行成圣体的仪式,但他们的角色是基本的。 「举行感恩祭既是整个教会的行为,因此,每人在感恩祭中,该按他在天主子民里的身分,完全尽好只属自己分内的职务。 按照这准则,感恩祭中过去有时曾被忽略的某些部分,如今实应加以重视。 这天主子民是基督的宝血所赎回、被主所召集、由祂的圣言所滋养的。 这子民的被召,是为向天主呈献全人类的祈求,并藉奉献基督的祭献,而在基督内感谢天主救赎的奥迹。 最后,这子民也藉着领受基督的体血,而团结一起。」(《弥撒经书总论》,5)
与圣施礼华一起默想
- 我主耶稣基督,似乎惟恐其他所有的证据还不足以证明祂的仁慈,便建立了圣体圣事,使祂自己常能与我们亲密相偕。 祂之所以如此,乃是受到爱的推动。 祂本身无求于人,却不愿与人分离,这实在是令人难以彻底理解的。 至圣圣三爱人如此,把人高举到圣宠的品位,且按照天主的肖像与模样造了人。 天主把人从罪恶 —— 从亚当的罪,从亚当子孙承袭的原罪,也从人的本罪 —— 中救赎出来,并切愿寓居于人的灵魂中:「谁爱我,必遵守我的话,我父也必爱他,我们要到他那里去,并要在他那里作我们的住所。」
天主圣三对人的爱,因圣体而卓绝地永留人间。 许多年前,我们从教理问答中学到,圣体可被视为一个圣祭,也可被视为一件圣事。 而圣体同时在共融圣事中作为祭台上的宝藏,也在圣体柜中呈现给我们。 教会还订立了另一纪念圣体奥迹的庆日,纪念在普世圣体柜中的基督圣体,就是基督圣体圣血节(Corpus Christi)。 今天是圣周四,我们在弥撒圣祭和恭领圣体时,同时把注意力聚焦在圣体作为我们的祭献,和我们的神粮之上。
我正在向你们谈及天主圣三对人类的爱。 然而,有什么比弥撒更能说明这一点呢? 天主圣三在弥撒圣祭中共同一致地行动。 因此我喜欢重复集祷经,献礼经和领圣体后经的结束语。 我们向天主圣父祈求:「以上所求是靠祢的圣子,我们的主耶稣基督,祂和祢及圣神,永生永王。 阿们。」
在弥撒中,我们持续地向天主圣父祈祷。 司铎代表永恒的大司祭耶稣基督,祂同时又是这圣祭所奉献的牺牲。 圣神的行动虽以奥妙的方式进行,却确实临在于弥撒之中。 圣若望·达马森说道:「藉着圣神的德能,面饼转化成基督的身体。」(《基督刚经过》,84-85)
5. 弥撒以外可以成圣体吗?
弥撒是由两个部分组成,即圣道礼仪和感恩礼仪。 这两部分紧密地互相结合,形成一个崇敬的行动。 (教宗方济各,2017年12月20日关于弥撒圣祭的教理讲授)因此,举行成圣体的礼仪,与弥撒圣祭是密不可分的。 「信友在弥撒中,享用天主之圣言和基督之圣体的圣筵,能使他们获得教导和滋养。」(《弥撒经书总论》,28)
与圣施礼华一起默想
- 我看到自己好比一只小鸟,只惯于飞很短的路程,从一棵树梢飞到另一棵树梢,或者,最多飞到三楼的阳台。 有一天,它成功地飞到一座楼房的屋顶,(你可不能称那座楼房为摩天大楼)。
忽然间,有一只老鹰攫走了我们的小鸟,因为它以为小鸟是它的幼雏。 在老鹰强而有力的爪下,小鸟被带到越来越高的天空上,飞越山脉和被白雪掩盖的山顶,飞越白色的、蓝色的、粉红色的云层,越来越高,甚至能直望太阳。 然后,老鹰放开了小鸟而对它说:好了,你自己飞吧!
上主,愿我永不再靠近地面飞翔。 愿我经常被圣体里至圣太阳── 基督 ── 的光芒照亮! 愿我永不停止飞翔,直到我憩息在祢的心里。 (《炼炉》,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