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主的名字是神圣的
真理在我们的人际关系中闪耀出来
在生活中真诚
在本周弥撒中恭读的山中圣训里,圣史玛窦指出耶稣的权力凌驾于以色列从天主手中领受了的律法之上。基督肯定了律法的永恒价值,同时又宣称人需要以新的精神去活出它。爱如今就是一切诫命的核心。「它既被延续,又被超越:天主的律法被转化、并且被深化为爱的律法,它是唯一反映出天主父的面庞的律法。」[1] 它从一条外在的律法转变为「人的内在律法,圣神在其中发挥作用:而且,圣神自己成为了在人的心内的导师和引导者。」[2]
梅瑟从天主手中领受并传给人民的第二条诫命是「要尊重上主的名」[3]。 对此,耶稣在山中圣训里说:「你们又一向听过对古人说:『不可发虚誓! ......'我却对你们说:你们总不可发誓:不可指天,因为天是天主的宝座;不可指地,因为地是祂的脚凳;不可指耶路撒冷,因为她是大王的城市;也不可指你的头发誓,因为你不能使一根头发变白或变黑。」(玛5:33-36)在犹太社会中,人们经常发誓,有时甚至是假誓(参阅玛23:16-22); 但是,由于天主的名字是神圣的兼且是人无法读出的,犹太人便透过说述其他东西来避免读出它。
耶稣教训人,每一个誓言都涉及天主的圣名。因此,人是不能随意发誓的。「所有的宣誓必然涉及天主,因而在一切言谈中必须尊重天主的临在及祂的真理。向天主呼求时说话的谨慎,配合着对天主的临在必恭必敬的态度。我们每一句话都是或肯定、或藐视天主的临在。」[4] 天主将祂的名字托付给了我们这些相信祂的人,从而揭示出祂个人的奥秘。「名字的恩赐表示对人的信任和亲密。 …… 因此,人不能滥用上主的名。人应以敬爱朝拜的沉默,把上主的名保守在心中。不应在自己说话时轻易提起上主的名,除非为了祝福、赞美、光荣祂。」[5] 圣奥思定在讲道时说,祂的名字「在人因着祂的伟大和尊威而带着崇敬来读出时是伟大的;天主的名字在人带着敬畏和害怕冒犯祂的意念来提及时是神圣的。」[6]
发誓意味着以天主作为某件事的见证者,以祂的真实作为所说的事的真实性的保证。耶稣断然地反对我们必须透过发誓来确保自己的话语的真实性。真理必须自行闪耀出来。当然,人的语言是脆弱而无力的,但只有当我们相信自己的语言反映出事实时,才有可能建立健康而高贵的人际关系。「如果人互不信任,不讲真话,人类就不可能共存。」[7] 这种信任的基础就是爱。 「我们蒙召在我们之间、在我们的家庭中和在我们的社区中建立一种清晰和相互信任的气氛......这在圣神的恩宠下是可能的,圣神让我们用爱去做每一件事,从而完全地履行天主的旨意。」[8]
以面向真理、愿意为真理而牺牲的方式生活,会让我们的内心充满和谐与平安。「只有谦卑才能找到真理,而真理又是爱的基础。」[9] 相反,生活在虚假的交流中是情况严重的,因为它会阻碍人际关系,从而阻碍爱。在有谎言的地方就没有爱,就不可能有爱。而当我们谈论人际交流时,我们指的不仅仅是言语,还有手势、态度,甚至是沉默和缺席不在场。人以他一切的态度与行动来说话。我们一直都在互相沟通。我们所有人都靠互相沟通而生活,而我们总是置身在真相与谎言之间。」[10]
基督徒的圣召是一条与基督认同的道路。祂是真理(若 14:6)。 祂来到世间,是为给真理作证(若18:37)。 因此,热爱真理是基督徒生活所固有的,是基督的门徒说话和做事的基本法则:「你们的话该当是:是就说是,非就说非。」(玛5:37)一切真实的事都是来自天主,「其他多余的,便是出于邪恶。」(玛5:37)在通往天主的道路上,必然有着人对真理的热爱。这会促使我们努力通过思、言、行为来了解它并传递它。为人诚恳就是事奉真理,而按真理行事就是与天主共融。
当圣施礼华被问到他最喜欢哪一种美德时,他立刻回答:「诚恳」。受他直接的启发而创办的第一所学校的座右铭就是:「让我们是就说是,非就说非。」他在一篇讲道中说:「基督徒需证明所做的事皆真诚、信实、坦荡,他的品行应反映基督的精神。如世上有人能言行一致,那便是基督徒,因他被托付了结果实的恩赐(参阅路19:13),而那恩赐则是拯救及释放人的真理(参阅若8:32)。 你们或会问:'如何能达到生命的真诚?』耶稣给了教会所需的方法,祂教了我们如何祈祷、如何认识祂的天父,祂派遣了圣神......祂又留给我们可见的恩宠──圣事。 利用它们,加强你的虔敬,每天祈祷,不要拒绝基督十字架甘美的负荷。」[11]
有时候,我们可能会在真相面前感到恐惧不安,对其中所包含的承诺和要求感到惊惶失措。我们可以祈求天主赐给我们恩宠,让我们常常透明、单纯地行事,不虚伪,不复杂。我们知道,如果真相不完整,至少就我们而言是不完整的话,那就不是真相。我们这样地、诚实地行事,就会赢得信任,而不需要添加夸张的表达来赢得别人的信任。
圣母玛利亚默默地聆听天使的话语,不懂的地方就询问,并且慷慨地回应,没有藉词推搪。随着她一句「尔旨承行」,救世的真理者就在她的胎中化身成人。在她身上,真理和爱的终极结合得以实现了。我们可以祈求她那母性的代祷,好使我们,她的孩子们,可以学会在爱中活出真理,从而开辟那条通往最伟大的「真理」的道路。
[1]教宗圣若望保禄二世,1999年4月7日公开接见时的讲话
[2]同上
[3]《天主教教理》,2142
[4]同上,2153
[5]同上,2143
[6]圣奥思定,《论山中圣训》,2、5、19
[7]圣多玛斯. 阿奎那,《神学大全》,II-II,q. 109,a. 3,ad. 1
[8]教宗方济各,2017年12月12日三钟经前的讲话
[9]教宗本笃十六世,2019年11月19日接见国际神学委员会的委员时的讲话
[10]教宗方济各,2018年11月14日公开接见时的讲话
[11]圣施礼华,《天主之友》,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