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想:常年期第十一周星期三

一些能帮助我们在常年期第十一周做祈祷的反思。

圣人陪伴我们
对圣施礼华的回忆
我们个人的成圣之路


圣人陪伴我们

现在,上主要用旋风接厄里亚先知升天(参阅列下2:1)。 这是人人都知道的,无论厄里亚和跟随着他的厄里叟走到哪里,人们都问厄里叟说:「『上主今天要接你的师傅离开你,你知道吗?』 他回答说:'是,我知道,你们不要作声。' (列下2:3, 5)」有一天,他们两人独自行走。 「他们二人立在约但河边。 厄里亚将自己的外衣卷起,击打河水,水即左右分开,他们二人从干地上走了过去。 过去以后,厄里亚对厄里叟说:'在我被接去离开你以前,我应该为你作什么,你尽管求罢!』 (列下2:7-9)」

他们的分离迫在眉睫。 厄里叟知道这一点,他不想完全失去厄里亚的临在。 他表达了一个卑微的愿望:「求你把你的精神给我两分。 (列下2:9)」他不敢要求全部,但他要求的是一个长子应该可以继承得到的部分。 他没有雄心勃勃要成为像他师傅一样,但他想继续依靠天主的大能。 亲近圣人会让我们更加亲近天主。 「教会的历史中都标注着这些男女,他们以自己的信德、善行和生命,成为世世代代的明灯,也成为我们的明灯。 圣人们以各种方式彰显复活之主的强大有力和具变革性的临在。」[1]

「我们所想到的,不只是那些已荣列真福品或圣品的人。 圣神在天主圣洁和忠信的子民身上,丰沛地倾注圣德...... 我乐见耐心的天主子民的圣德。 他们包括:怀着深挚的爱养育子女的父母,为支持家庭生计而努力工作的男男女女,还有总是保持微笑的病人和年长修道者。 从他们日复一日地坚毅前进,我看到战斗的教会所展示的圣德...... 圣德是教会最美的面貌。」[2]

对圣施礼华的回忆

对厄里叟提出的要求,「厄里亚说:『你求了一件难事; 不过当我被接去离开你的时候,你若能看见我,你就可以得到。』 他们正边走边谈的时候,忽然有一辆火马拉的火车出现,把他们二人分开; 厄里亚便乘着旋风升天去了。 厄里叟一见,就呼喊说:'我父,我父! 以色列的战车,以色列的骏马!』 随后就再看不见他了; 厄里叟遂抓住自己的衣服,撕成两半。 (列下2:10-12)」

厄里叟的经历就像耶稣升天时众门徒的经历一样,也可模拟为那些曾经与圣人生活在一起后又失去了他们的人。 例如,我们在听到认识圣施礼华的人讲述自己对他去世的悲痛,以及缅怀过去的记忆的感恩时,我们深受到的感动。 曾经与圣施礼华一起生活多年的真福欧华路这样描述:「我们的父亲施礼华在我们身上孕育了圣召的超性生命; 他用自己的精神滋养了我们; 他培育并坚定了我们的信德; 当我们的周围都变得疑惑重重时,他安稳地支撑着我们; 他指引着我们的脚步; 他把自己心中热爱天主的爱火所发出的温暖送给了我们; 他在我们悲伤时安慰我们,让我们的道路充满喜乐; 他教我们如何去爱; 他在我们的软弱中注入他自己的力量,使我们的忠诚变得有可能。 正因为我们的生活是以他的生命为根基,甚至几乎是在消耗着他,当上主在那个6月26日召回他时,那一瞬间,我们中不止一个人或许觉得,我们的一切都会逝去。」 [3] 但那只是「一瞬间」,因为天主不会抛弃祂的子民。

「厄里叟拾起厄里亚身上掉下来的外衣,回去站在约但河边,拿着从厄里亚身上掉下来的外衣击打河水说:『上主,厄里亚的天主在那里?』 他一击打河水,河水就左右分开,厄里叟走了过去。 耶里哥的先知弟子们从对面看见了他,就说:『厄里亚的精神已降在厄里叟的身上了。』 (列下2:13-15)」厄里叟便开始了他的活动,与他的师傅一脉相承。

我们个人的成圣之路

厄里叟的活动虽不像厄里亚那样引人注目,但也体现了上主在祂的子民中的临在。 它具有独特的特征,比如他平易近人和特别照料有需要的人。 厄里叟曾经要求得到厄里亚两分的神恩,可是天主圣神在每个人的身上都以不同的方式彰显出来。 正如洗者若翰说:「天主把圣神无限量地赏赐(若3:34)」给人。 「神恩虽有区别,却是同一的圣神所赐...... 随祂的心愿,个别分配与人。 (格前 12:4, 11)」

「你必须认识真我,发展你独有的成圣之道,而不必在意人家的说话和想法。 成圣是指更圆满地活出自我,成为天主所梦想和创造的你,而不是作复制品。 你的生命必须具有先知性,可启发他人,在这个世界留下印记,只有你才能留下的独特印记。」 [4] 上主敦促我们无畏无惧地承担起个人在这世上的使命。 祂通过圣人的生活鼓励我们。 「它试图通过我们属灵和智力的资源,以我们的专业技能或生活经验,甚至加上我们的限度和缺陷,召唤每一个人去看看:我们能够如何越来越加合作地将基督放在所有人类活动巅峰的浩瀚工程当中。」 [5]

上主的仁慈使我们成为那贯穿救恩史的、恩宠和慷慨的链条的一部分。 圣施礼华这样祈祷:「愿玛利亚的心神在你们每人内,在主内喜乐。」 [6] 我们也可以作同样的恳求。 这样,我们就能够勇敢地回应天主的邀请,踏上那神圣的历程。

[1] 教宗本笃十六世,2011年4月13日公开接见时的讲话

[2] 教宗方济各,《你们要欢喜踊跃》宗座劝谕,6-9

[3] 真福欧华路,1976年6月1日的牧函,97

[4] 教宗方济各,《生活的基督》宗座劝谕,162

[5] 范康仁蒙席,2017年7月7日的讯息

[6] 圣施礼华,《天主之友》,2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