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耶稣拣选了的十二宗徒中,我们见到有着各种背景的人。 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过去、自己独特的历史和性格。 有些人较为冲动和热情,又有些人则较为内向和喜欢思考。 有些来自一个对律法的解释更加严谨的氛围,另外又有些则在遇上耶稣之前可能对律法知之甚少。 总之,他们都接受了同一个使命:去宣讲天国的来临。 而为了帮助他们这样做,主耶稣赋予了他们驱魔和治病的能力(参阅玛10:1-7),并且日益深入地培育他们。
宗徒中大多数都没有特别的智慧上的准备去执行这项使命。 在很大程度上,福音向我们表示出他们是没有受过教育的人。 有时候,他们无法理解主耶稣最简明的举例和比喻,又很容易因一些肤浅的讨论而偏离了话题。 然而有一件事是他们非常清楚的:他们是基督所拣选的。 成为一个宗徒并不在于是否拥有卓越的品质,而是在于接受耶稣的召唤,开怀接受祂的恩赐,和使其在自己的生命中结出果实。
十二宗徒在遇上基督时所发现的是一个值得为其付出一生的宝藏。 因此,他们都感到被驱使去将这团热火蔓延到周围的每一个人。 「善总要向外传扬。 寻求真理和善的真正体验,会按其本质在我们心内滋长」[1],并且传递给他人。 圣德因其吸引力而扩展:它是一种吸引身在我们周围的每一个人的优美。 我们意识到自己所获得了的恩物是何其美丽,可以与圣咏集的作者一起感叹道:「主啊,我已到来;我来就是为了承行祢的旨意!」(参阅咏40:8-9)
当圣施礼华在思考一个使徒的使命时,常常强调人绝对不应忽视自己付出的努力的最终意义:「我的孩子们,不要忘记,我们并不是与其他人一起做一些善事而已。 这虽是多...... 但仍是很少。 我们是要履行基督命令的宗徒。」[2] 我们确实知道,自己正在致力的是一件比自己当初所感知的更加伟大的事。 这使我们预见可能会遇上的困难。 天主永远不会送来一些不为我们带来好处的东西 ── 一些尽管可能沿途有光又有暗、但不会终归给我们带来幸福的东西。
任何伟大的人性事业都是由往往需要做牺牲的小任务组成的。 当我们遇到困难时,我们可能会觉得所付出的努力是不值得的,然后我们的希望就会减弱。 可是如果我们提高视野,就会察觉到我们的使命比我们可能感到困难的具体工作更加伟大、更有希望。 作为一个宗徒并不是要完成一项有几完美的任务,而是一个构成我们那最深层次的身份的实事。 一些黑暗的时刻总是会出现的,然而那颗指向北方的星星却会永远地闪耀着。 一个宗徒的生命总是有一个目标,一盏指路明灯。 无论我们身在何处,我们不但想做一些「好事」,而且也希望透过自己个人的见证去传播基督的福音。
在与耶稣在一起的那些年头里,宗徒们对自己所目睹的神迹和群众的皈依而感到兴奋。 他们甚至参与了这些神迹和皈依的得以实现。 可是当他们看到主耶稣被判死时,那初期的热情却被疑虑所取代了。 甚至后来当他们知道基督已经从死亡中复活时,他们的恐惧仍然使他们瑟缩在家里。 直到圣神在五旬节降临,他们才获得了一个新的恩赐,使他们有力去履行福传的使命。
促使他们克服恐惧和开始帮助他人的事工的就是护慰者圣神的推动力。 这项首次的福传工作并不是透过有效的人为策划而发生的,而是透过「圣神真实的力量,非受造的爱德。」[3]「我知道鼓励话语总是说不够的,除非圣神的火在我们心中燃烧。 为了维持传教的热忱,我们需要坚定地信赖圣神,因为是祂'在我们的软弱中扶持我们。'(罗8:26)但这种慷慨的信赖必须受到滋养,所以我们需要不断呼求圣神。」[4]
当我们履行福传使命时,我们也可能留意到自己最初的热情可能会逐渐减弱。 这不是错的:这只是人性,而且也是诸圣人早已经历过的。 我们会经历一些内心因渴望将基督的热火传播给他人而燃烧的时刻,也会经历内心似乎变得更加冷淡的时刻。 可是如果我们愿意让自己被圣神所转化,圣神就会一点一滴地赐给我们一颗像基督一样的心,而我们的福传使命就会成为我们的存在的中心点。 我们可以请求圣母玛利亚教导我们像她一样,热切地留心护慰者圣神每天给我们的默启。
[1]教宗方济各,《福音的喜乐》宗座劝谕,9
[2]圣施礼华,1934年3月19日的指示,27;载于《道路》历史-释义版,第942点的注释
[3]范康仁蒙席,2017年2月14日的牧函
[4]教宗方济各,《福音的喜乐》宗座劝谕,261、2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