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次,基督对群众说:「不是凡向我说『主啊! 主啊!』的人,就能进天国; 而是那承行我在天之父旨意的人,纔能进天国。」(玛7:21)耶稣感觉到祂的听众中有一些有皈依的愿望,而且用言语表达这一愿望的人,可是不知何故却未能将它付诸实践。 也许他们自发性地立下了许多好的定志,但缺乏深度或摇摆不定。 也许他们承认师傅耶稣的权威,但不相信祂的教训能够保证他们会有一个充实而幸福的生活。
这就是为什么耶稣觉得有必要与众人分享祂所宣告的道路的一个要素。 基督化的生活不只是一个停留在理论上的概念; 它是一个使人转变的实事,要求我们采取一个既定的立场,将我们的信念转化为行动。 「有信德并不等于有知识:有信德意味着接受耶稣基督带给了我们的天主的信息,活出它并且把它发扬光大。」[1] 耶稣的邀请是影响我们整个人的; 它是一个在我们的理智、意志和心灵的深处产生共鸣的呼唤。
我们的行为方式揭示出我们对这个目标的兴趣有多大。 就像一个要拥有良好体形的人会制定一套运动和饮食的计划一样,跟随主意味着要做出具体的选择。 它包括远离任何可能使我们与天主分离的事物,以及促进那些加强我们与祂的关系的行为:祈祷、领圣事、参与基督徒的培育活动...... 这种信仰和行动之间的一致性,会真实地反映出我们的信德。 用圣施礼华的话来说:「总而言之,我们的口唇应流露真诚的欲望,有效地回应造物主的邀请,尽己所能,以坚定的信德遵照祂的旨意,更坚信祂是不会失败的。 如果我们如此地热爱天主的圣意,我们就会明白,信德的价值不仅在于我们表达得多清楚,更在于我们以行动坚决地护卫它,使其付诸实践。」[2]
当信德在我们的习惯性行为中发挥影响时,我们的内修生活就会更加深入地成长。 圣神会在我们活出信念的坚实基础上建造一个持久的身份,就像一座建在坚实的地基上的房子一样。 在福音中,耶稣比较了两座房子的命运,一座是建在沙土上的,另一座是建在磐石上的。 第一座几乎无法抵御雨淋水冲,但第二座的结构却可以。
在我们与天主的关系中,我们也会遇到挫折,体会到自己本性的软弱。 有时候,我们想做一件事,但最终却做了相反的事。 这可能会导致沮丧和疲劳。 承认这些困难的存在并不是悲观主义,而是健康的现实主义。 「基督徒的乐观不是甜情蜜意的乐观; 也不是纯粹人性的信心,认为一切都会好转的。 这种乐观深深扎根在我们的自由意识里,也扎根在我们肯定认识恩宠的力量。 这种乐观带领我们要求自己时时刻刻奋力回应天主的召唤。」[3]
有时候,我们可能会特别强烈地感受到与主亲近的喜乐,可是在其他时候,祂却似乎已经离开了我们。 这时,那些曾经让我们满足过的东西就会显得是无关紧要的或代价高昂的,而且我们的心可能使我们想起其他的、会保证我们得到所渴望的幸福的道路。 在这些时刻,圣神距离我们并不遥远。 我们可以转向祂,好使我们能够在这些困难的情况中,把房子建造在祂临在于我们的灵魂中的磐石上。 很多时候,我们的感受与我们对天主的渴望是朝着同一个方向吹而的; 可是也有时,我们朝着一个自己知道是好的目标前进,却没有顺风的帮助,甚至是逆水行舟[4]。 如果我们的生活是基于坚定的信念,基于在任何情况下都可以表现出来的崇高理想,那么房子就不会被那不可预测和无法控制的水流所冲走。 相反,我们会视这一刻为一个加强我们的理想和使我们选择了的爱趋于成熟的机遇,因为护慰者圣神就居住在我们的心中。 当雨过天晴时,我们就会看见,把房子建在坚固的磐石上是值得的。
当暴风雨肆虐时,我们感到需要寻求庇护。 当我们留意到自己的脆弱以及思绪不宁时,祈祷就可以提供一个安全的避难所。 祈祷并不是一件我们只有在特殊的情况下才使用的东西。 耶稣向祂的宗徒强调应该时常祈祷,不要灰心(参阅路18:1)。 如果我们从客观的角度来细想一下,没有一个情况比这种情况是我们需要更多的、或较少的祈祷的,因为祈祷时时刻刻都是我们一个令人欢乐的必需品。 透过它,我们察觉到圣神在多大程度上陪伴并慈爱地引导着我们的生命。
然而经验告诉我们,有些情况往往会使我们远离祈祷,尽管矛盾的是,这些情况正是我们比其他任何时候更加需要祈祷的。 这就是耶稣在革责玛尼庄园对宗徒们说的:「醒寤祈祷罢! 免陷于诱惑; 心神固然切愿,但肉体却软弱。」(玛26:41)当诱惑更加强烈地呼召我们时,当感觉消失时,当我们的信德似乎在减弱时...... 祈祷会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有力量,尽管它看起来并非如此。 如果因为我们相信自己距离得很远,因为我们没有感觉,或因为我们的信德动摇不稳,所以就不做祈祷,这是不合逻辑的:这时正是我们最需要在祈祷中寻求庇护的时候。 我们可以从这里重新开始,找出圣神正在引导我们去哪个地方。 圣施礼华写道:「当你感到上主好像已放弃你的时候,不要让自己悲伤。 下更大的决心寻求祂。 祂是爱,不会留下你独自一人。 要坚信'祂留下你独自一人',是出于爱心,才使你能看清楚,在你的生命里,什么是属于祂的,什么是属于你的。」[5]
当风暴愈演愈烈,房子的地基似乎要塌陷时,我们就可以引用在圣咏集里面找到的呼喊:「求祢别向我们追讨祖先的恶行,以祢的仁慈速来协助我们,因为我们实在是可怜万分。 天主,我们的救主,为祢名的光荣,协助我们,为了祢的圣名,宽赦我们的罪过,拯救我们!」(咏79:8-9)如果我们有时缺乏用来做祈祷的说话,我们可以深入圣咏之中,在其中找到我们做祈祷的格式:「在圣咏集里面,信友会找到答案。 他知道,即使所有人性的大门都被关上了,天主的大门却是敞开的。 即使全世界都作出了一个定罪的判决,在天主内却仍然有救恩。 『主在垂听』:有时在祈祷中,只是知道这一点就足够了。」[6] 这时,我们也可以仰望童贞圣母玛利亚。 她会向她的圣子呈上我们的恳求,并且帮助我们平安和宁静地度过风暴。
[1] 教宗方济各,2014年2月21日的讲道
[2] 圣施礼华,《天主之友》,198
[3] 圣施礼华,《炼炉》,659
[4] 圣施礼华,《犁痕》,127
[5] 圣施礼华,《炼炉》,250
[6] 教宗方济各,2020年10月14日公开接见时的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