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稣在祂的讲道中提出了一种看待实事的新方法。有些法利塞人只着重严格遵守律法,而且这些律法越来越多。相较之下,基督信息的中心却是那为我们带来幸福的、天主的慈爱。毕竟,这就是天主把律法交给梅瑟的目的:是为了帮助人以一种能够让他们快乐的方式去生活。然而犹太的当权者却制定了如此多的律法,以致天主的律法的初衷也变得模糊了。对他们来说,最重要的就是要严格地遵守这些律法的一撇一划。他们不认为有必要去寻找这些律法给自己的生命可带来的益处。
因此,大多数以色列人都渴望听到耶稣的福音。也许他们感觉到祂的说话包含着一种解放性的信息,解决了他们最深切的担忧。然而法利塞人拒绝接受这个信息,并寻找机会去指控祂违反天主的律法。某个安息日,当耶稣在一个法利塞人家里吃饭时。「在祂面前有一个患水臌症的人。(路14:2)」这个场面甚有可能是为了让师傅耶稣难堪而刻意安排的:如果祂治愈那个人,他们就可以谴责祂不守安息日。如果祂什么都不做,那就会强化他们对安息日的执着。
耶稣的推理很简单。「『安息日许不许治病?』祂问他们。他们都默然不语。耶稣遂扶着那人,治好他,叫他走了。然后向他们说:『你们中间,谁的儿子或牛掉在井里,在安息日这一天,不立刻拉他上来呢?』(路 14:3-5)」耶稣这个问题清楚地表明,当权者对律法的理解并非来自天主,因为它忽视了人的福祉。相较之下,基督信息的吸引力在于祂非常关切我们的幸福。「耶稣的整个生命及其生活之道,即与穷人的交往、祂的作为、祂的正直、祂每天简单的慷慨施予、祂最后的整全自我交付,这一切都是宝贵的,并向我们的个人生命道出祂神圣的奥迹......有时候,我们失去传教热忱,是因为我们忘记福音回应人的最深需要,忘记人受造是为接受福音要带给我们的福祉:与耶稣的友谊和对弟兄姊妹的爱。如果我们成功地将福音的主要内容,通过美充分地表达出来,这信息肯定会回应人内心最深的渴求。」[1]
耶稣并不弃绝律法。事实上,当那个富贵少年问祂为承受永生该作什么时,耶稣以天主的诫命作答(参阅谷10:18)。 持守这些律法就是我们自身幸福的基础。渴望过一个没有任何责任的生活,除了非常不现实之外,也不能保证幸福:我们的行为将会缺乏给生命赋予意义这个更加大的目标。此外,这个做法最终会产生一系列人原先没有为自己选择了的各种限制。主业团的监督范康仁蒙席提醒我们:「人们所渴求的没有限度、虚无的自由,常被视为是进步的最终目标。我们并非不常看到这种见解,它与许多压迫的形式和表面的自由并存,实际上只是奴役的链条。」[2]
然而,法利塞人在这个场合中的行为表明,他们的生活已经沦为除了遵守律法之外便一无所有。他们不是把幸福寄托在天主身上,而是寄托在执行律法时所得到的安全感和满足感,不管这些律法的意义为何。此外,他们视救恩为对他们的善行的一个赏报,而不是天主的恩赐。可是耶稣却邀请我们去寻找天主的律法的真正意义。这样,我们就不会视遵守诫命为任意的、对我们来说是陌生的一件事,而是对天主的慈爱的回应,天主的慈爱就是我们存在的根源。圣施礼华写道:「这事实多伟大!因它说出自由之道,又使人看到自由在人生命里的意义。让我概括而言:知道造物主和受造物有如此亲密的关系,知道我们由主所造,圣三对我们又如此偏爱,我们是如此难得慈父的子女,就足以使我们充满喜乐和肯定!我求主帮我们定志:每天都紧记主说的事实,只有这样我们才可像自由人般行动。”[3]就像散布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各种责任一样,当我们出于对天主和对他人的爱而履行这些责任时,诫命就会标志出一条通往地上和天上的幸福的道路。
安息日这条诫命的原意已经变得模糊了。这条诫命是为了呼应天主创造天地万物后的休息:「因为上主在六天内造了天地、海洋和其中一切,但第七天休息了,因此上主祝福了安息日,也定为圣日。(出20:11)」它也纪念以色列人从埃及的奴役中被解放出来:「你应记得:你在埃及地也曾做过奴隶,上主你的天主以大能的手和伸展的臂,将你从那里领出来;为此,上主你的天主吩咐你守安息日。(申5:15)」天主将安息日托付给了以色列人,是为了将这一天当作立约的记号。那天「是为上主所保留的神圣日子,用以赞美天主,祂的创世工程,以及祂拯救以色列的行为。」[4] 星期日,耶稣复活的日子,变成了基督徒的安息日。这一事件代表了犹太安息日的圆满实现,因为它「意味着开始了新创造」[5],将我们从罪恶的奴役中解放出来的新创造。
犹太教的安息日和基督徒的星期日所指的都是历史上一些非常重要的,值得每周重温的时刻。两者都帮助我们紧记我们是从哪里来的,使我们的生命有意义和与他人团结在一起的是什么。「纪念是使一个民族变得强大的东西,因为它使人感到植根于一个旅程、植根于一个历史、植根于一个民族中。纪念帮助我们理解,我们并不是孤单的,我们是一个民族:一个有历史、有过去、有生命的民族。」[6] 在这个意义上,「参与主日共同举行的感恩祭,是归属和忠于基督与祂的教会的明証。信徒以此证实他们在信德和爱德内的共融。他们一起为天主的神圣性和他们对救援的希望作証。他们在圣神的引导之下,彼此鼓励。」[7] 圣母玛利亚可以帮助我们培养一个纪念她圣子赋予了我们新生命的热愿,这个新生命使我们在每个主日都在信仰上与我们的兄弟姐妹团结在一起。
[1]教宗方济各,《福音的喜乐》宗座劝谕,265
[2]范康仁蒙席,2018年1月9日的牧函,1
[3]圣施礼华,《天主之友》,26
[4]《天主教教理》,2171
[5]同上,2174
[6]教宗方济各,2018年11月2日的讲道
[7]《天主教教理》,2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