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化用于祈祷的殿宇
教会是世界的圣殿
与基督一起,我们是教会的活石
当耶稣住在耶路撒冷时,祂每天都在圣殿里教训人。 圣殿是人通过祈祷和祭献与天主相遇的地方; 圣殿象征着上主的保护、祂的临在,以及祂常常准备倾听祂的子民,帮助那些向祂提出需要的人。 天主愿意居住在人间,好让人能够找到天主。
耶稣常常会在宗徒的陪同下,怀着圣子前往圣父的家去祈祷的喜悦之情去那里。 可是那里的气氛并不总是有利于祈祷的。 律法所规定的献祭导致圣殿── 尤其是它那偌大的庭院 ── 更像是一个商业场所。 我们不难想象那里的叫卖声以及滔滔不绝的人流和物流。
在前往圣殿的其中一次,耶稣决定「把买卖人赶出去,对他们说:『经上记载:我的殿宇应是祈祷之所,而你们竟把它做了贼窝』。 (路19:45-46)」这一情景一定让在场亲眼目睹它的人感到震撼。 现在想起它来,我们也会想起自己「是圣神的宫殿:我是一座殿宇,天主的神居住在我之内...... 我们也必须不断地洁净自己,因为我们是罪人。 我们通过祈祷、补赎、和好圣事和圣体圣事来净化自己。」[1]
天主居住在其中的圣殿不仅是一座由人手建造的建筑物。 归根结底,圣殿是基督的身体,也就是教会。 教会就是天主临在的地方。 「古时的圣殿所预示的,通过圣神的大能而在教会中得以实现的正是这一点:教会是『天主的殿宇』...... 让我们扪心自问:我们在哪里可以与天主相遇呢? 我们在哪里可以通过基督与祂共融呢? 我们在哪里可以找到圣神之光,以照亮我们的生活呢? 答案就是:在天主的子民中,在我们本身就是的教会中。」[2]
当然,人能够「使教会光辉的容貌变得暗淡」[3],因为尽管教会是一个被基督圣化了的子民,可是她也是由脆弱的受造物所组成的。 圣施礼华指出:「这个表面上的矛盾,标志着教会奥迹的一个层面。 教会既是天主性的,也是人性的,因为它是由人组成的,而人有着自己的缺点...... 我们的主耶稣基督建立了圣教会,祂期望这个天主子民的众成员能够不断地努力去争取圣德...... 而在基督的这个净配身上,人见到救恩的途径的奇妙,同时也见到那些踏上这条途径的人的悲贱。」 [4]在每一个基督徒的生活中,教会对整个世界来说就是一座圣殿。 因此,在天主的助佑下,我们要尽己所能清晰无误地展示天主在我们内的临在。
基督的教会是用活石(伯前2:5)建成的,其中第一块为人所撵弃,但为天主所精选,所尊重的活石(伯前2:4)就是耶稣。 同时,每一个受了洗的人都是一块活石,一同建成一座属神的殿宇,成为一班圣洁的司祭,以奉献因耶稣基督而中悦天主的属神的祭品。 (伯前2:5)」冗长的仪式或禽畜的祭献已经不再需要了。 天主所期待的祭献,首先就是我们每天把自己的生命与基督的生命结合在一起而呈奉的祭品:这就是天主所要的「圣洁的祭品,无玷的牺牲」[5],是祂所喜悦的。
正如圣安博所说,天主要我们心中的圣殿「不是一个商贾之家,而是圣德之家。」 [6]耶稣以洁净圣殿的方式,邀请我们净化自己的意向,好使我们尽可能真诚地追寻天主。 为了让我们的心灵成为祈祷的殿宇,我们需要从喧闹和骚动中抽身而出,以寻找内心的静默,让自己能够默观耶稣的时刻。 伟大的、尽管是人难以察觉的事情会在静默中发生; 在我们的生命和周围环境中发生的巨大变化。
在今天的时辰礼仪中的一首赞美诗表达了这一点:「基督徒所到的每一处都不孤独,而是充满爱。 因为他的心中装着整个教会。 他总是说'我们',即使他说的是'我'。” 圣母玛利亚就是教会的'我们'的中心; 她是圣神的宫殿,是教会之母。 她为我们代祷,好使我们的生活能够一天比一天神圣和幸福,好使我们能够成为圣殿中更好的活石,而这圣殿就是她的圣子。
[1] 教宗方济各,2013年11月22日的讲道
[2] 教宗方济各,2013年6月26日公开接见时的讲话
[3] 圣施礼华,《对教会的忠诚》,2
[4] 同上,6
[5] 罗马弥撒经书,感恩经第一式
[6] 圣安博,在Catena Aurea中对此段圣经的注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