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想:常年期第三十二周星期三

一些有助于我们在常年期第三十二周做祈祷的反思。

让癞病人的呼喊成为我们自己的呼喊
治愈是来自充满感恩的信德
在任何情况下都感恩


让癞病人的呼喊成为我们自己的呼喊

当一群癞病人终于遇上耶稣时,他们向祂呼喊说:「师傅,耶稣,可怜我们罢! (路17:13)」在古代,成为一个癞病人是极大的不幸。 他们在身体上受的是极度的痛苦,以至犹太人给这个疾病起的名字的直译是鞭笞。 似乎这还不够的是,他们在道义上所受的痛苦也加剧他们肉身上的痛苦,因为这个疾病被认为是具有高度传染性的:人们害怕癞病人,又有严𧫴的规条去诊断这个疾病,将病者与社会隔离。 当病人获得治愈后,必须得到司祭证明属实; 他们必须合乎一系列的条件。 最后,这种疾病被人归咎于病者犯了的罪。

这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耶稣在前往耶路撒冷的路上遇到的十个癞病人的痛苦和悲惨情况。 他们住在一个村庄的郊区。 有亲戚、朋友和富有同情心的人每天给他们带来食物。 他们可能透过这些人听说过耶稣; 他们知道祂是一个辣彼,一个师傅,又有权威地宣讲和行神迹。 当耶稣走近这个村庄时,一定是有人给他们报讯了。 他们前来,站在远处向耶稣请安,希望祂能医治他们。 一个中世纪的圣人评论道:「他们在远处站着,因为他们不敢靠近。 同样的事情也发生在我们身上:当我们顽固地坚持活在罪恶中时,我们也会与祂保持距离。 为了治疗和痊愈我们的罪过这个癞病,让我们竭尽全力呼喊说:'师父,耶稣,可怜我们罢'。 但让我们在心中呼喊,而不是用口舌呼喊。 心中的呼喊会更加锐利。 心中的呐喊会穿透诸天,上升到天主的宝座前。」[1]

治愈是来自充满感恩的信德

这十个癞病人呼求耶稣医治他们。 祂叫他们去让司祭检查他们,法律规定任何痊愈都必须由司祭确认。 他们遵从师傅耶稣的说话而去,証明了他们的信德。 当他们去的时候,他们意识到自己确实已经痊愈了,可是只有其中一个,是个撒玛黎雅人,回到耶稣跟前:「看见自己痊愈了,就回来大声光荣天主,并且跪伏在耶稣足前,感谢祂。 (路17:15-16)」耶稣对其他九个人没有回来光荣天主,不想表达他们被治愈的感激之情而感到痛惜。 祂对那个撒玛黎雅人说:「起来,去罢! 你的信德救了你。 (路17:19)」

我们默想今天的福音,可以区分「医治的两个层次:一个是较为肤浅的,与身体有关。 另一个是较为深层次的,触及人的深处,圣经称之为'心'的地方,并且从那里蔓延到一个人的整个生命。 完全的和彻底的医治就是'救赎'。 通过区分'健康'和'救赎',即使是普通的语言也有助于我们理解救赎远不止健康:事实上,它是一种新的、完整的、确实的生命。 此外,耶稣在这里,就像在其他情况时一样,说:'你的信德救了你'。 正是信德拯救了人类,使他们重新建立与天主、自己和他人的深切关系; 而信德是用感恩来表达的。」 [2] 我们不知道其他癞病人是怎样。 他们身体上的疾病的确被治愈了。 但福音显示耶稣只承认这个撒玛黎雅人得到属灵的医治,尽管他在信德上似乎比天主的选民的信德更为偏远。

「那些好像这个得到治愈的撒玛黎雅人一样,知道如何说『谢谢』的人,表示出他们并不认为一切都是他们所应得的,而是归根结底,是来自天主的恩赐,即使这个恩赐是透过人或自然地来的。 因此,信德需要人向主的恩宠敞开心扉; 这意味着认识到一切都是一个恩赐,一切都是恩宠。 在'谢谢'这两个小小的字里,藏着多么珍贵的宝藏啊!」[3]

在任何情况下都感恩

「事事感谢:这就是天主在基督耶稣内对你们所有的旨意。 (得前5:18)」今天弥撒的福音前欢呼取自圣保禄以上的教导,它邀请我们经常都要向天主表达我们的感恩之情。 每天当我们醒来时,我们可以感谢祂,即使是那些我们倾向于认为理所当然的,但如果缺乏了我们就会怀念的事情上:呼吸、感觉、视觉、行走、大自然的美丽、太阳的光芒和温暖、我们的家庭、爱和被爱的能力...... 基督徒也感谢天主恩宠的奇妙,感谢我们在通往圣德的道路上前进时,每天继续领受我们不配领受的一切。

圣方济沙雷指出:「多少年前,世界上绝对没有你...... 天主从虚无中创造了你,许你能有今日,这是全凭祂的好生之德...... 想想天主给你殊荣,赐你得作万物之灵,肉身虽死,灵魂永生,且能上配天尊,永享天福...... 天主安置你在世界上,并非由于祂需要你,却只是想藉你显示祂的良善...... 祂赐给你理智,以便认识祂; 赐给你记忆,以便怀念祂; 赐给你意志,以便爱慕祂; 赐给你想象,叫你受恩无忘; 赐给你眼目,叫你仰观俯察; 赐给你口舌,叫你宣主弘道...... 想想天主赐给你多少恩惠。 你的身体,既得到舒适的供养,又受着友谊的温暖...... 多少次,祂赐你领受圣事的机会? 多少次,祂给你内心的灵感和光照? 多少次,祂饶恕了你的过失?」[4]

圣施礼华说:「我们每天在主业团祷文Preces唸的祷词是多么美丽啊。 你可以用它作为短诵:gratias tibi,Deus,gratias tibi! 天主,感谢祢! 如果我们感恩,天主就会赐给我们更多。 但是,如果骄傲使我们对不属于我们的东西宣示拥有,我们就会把自己隔绝于天主的助佑。」[5] 让我们转向圣母玛利亚,她谦卑地为一切而感谢天主,因而获得了难以想象的恩赐。

[1] 圣博诺塞尼,On the Gospel of Saint Luke,no. 2,40

[2] 教宗本笃十六世,2007年10月14日三钟经前的讲话

[3] 同上

[4] 圣方济沙雷,《成圣捷径》,慈幼出版社(1993),卷一,第9,10,11章

[5] 圣施礼华,1971年3月19日一个家庭聚会的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