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稣在讲道中使用了一些惊人的意象。 例如当祂谈到一个仆人从田里工作回来时,祂不但没有捍卫这个仆人休息的权利,反而肯定主人有权对仆人说:「预备我吃饭,束上腰伺候我,等我吃喝完毕,以后你纔吃喝。 (路17:8)」乍看起来,耶稣似乎是在认同主人的专横; 然而基督想向门徒展示的是他们履行自己的职责的态度。 无论他们的职责是对天主还是对人的,都不应该为履行了它而期望得到奖赏或认可,而是要找出卑微的、平凡的服务的价值。 「你们也是这样,既做完吩咐你们的一切,仍然要说:我们是无用的仆人,我们不过做了我们应做的事。 (路17:10)」
当时有些人将自己与天主的关系建立在一个回报的逻辑上:如果自己的生活繁荣昌盛,就会认为自己得到了天主的祝福,因为是天主赏给了他们财富,作为他们的善行的回报。 因此有时候,遵守法律的主要动机就是要获得天主的钟爱和得到一些利益。 「在天主面前,我们绝不能表现得好像相信自己已经做完一项服务而应该得到巨大的回报。 这是一个幻象,可以出现在每一个人的身上,甚至在那些在教会中非常努力地服侍主的人身上。 相反,我们必须意识到,实际上,我们为天主所做的是永远不够的。」 [i] 耶稣用这个仆人的意象来提醒我们,我们是谁,以及我们为什么要工作:我们要为天主和为他人献出自己的生命。 圣施礼华的建议是:「忘记你自己。 但愿你的雄心壮志,只为你的兄弟们,只为人灵,只为教会,一言以蔽之,只为天主而存在。」 [ii]
在我们生命中的某些时刻,我们可能也感到像这个比喻中的仆人一样。 经过一天繁重的工作后,我们回到家里,渴望得到一点安宁,可是当我们到达时,就意识到有其它的工作需要自己努力和关注:照顾孩子、做家务、帮助前来找我们的亲人...... 当我们抵受了一天的重担后,愉快地拥抱这些为我们周围的人服务的机遇可能会更具挑战性。
耶稣的榜样帮助我们将自己的生活看作是一个不断地为他人服务的行动。 福音多次向我们展示,基督为了要照顾前来找祂的人而推迟了自己期待着的休息。 祂在受难之前所做的最后事件之一就是为自己在世上生活时最爱的人洗脚。 这个祂临死前留给他们的见证,是一个更加适合仆人,不是主人做的行为。
当我们拥抱这些服务他人的机遇,不会拒绝或勉强地接受它时,我们就会体验到在生活上肖似耶稣的喜乐。 「我们对上主是否忠诚,取决于我们是否愿意服务。 而我们知道,它有时候是需要付出代价的,因为它让我们嚐到'十字架一样的苦涩'。 但是,随着照顾和帮助他人的行动的增多,我们内心就越会自由、更相似耶稣。 我们越是服务,就越能感到天主的临在。 毕竟,当我们为无法报答我们的人和为贫困者服务,以温柔和同情心去拥抱他们的困难和需求时:我们就会发现我们被天主所热爱和拥抱。」[iii]
除了许多服务的机遇外,每一天都有不同的休息方式。 有时候,我们可能会认为只有某些特殊的方式才能帮助我们恢复体力,例如与家人或朋友共度几天,结束一段繁重的工作,或是去度假。 这些方式都是重要和必需的,但我们也需要在每天的日常生活中抽一些片刻来充电。 否则,我们可能会流于低估了平凡的生活,而只会欣赏那些非常令人兴奋的东西。
我们可能会因为不想停下来、想立即解决所有事情,以及被我们的待办事项的清单压得喘不过气来,而不必要地让自己感到疲惫。 懂得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在平凡的事务中找到休息,会使得我们能够安详地做必需做的事情。 我们不是在逃避现实; 我们是在让它再次变得清晰。 当我们花时间做一件令自己愉快的嗜好、好好地睡一觉、或与家人和朋友共度一段时光之后,那么无论是在工作中、在家庭生活中还是在灵修生活中的严重的不协调,看起来就会有所不同了。
圣施礼华鼓励我们以品味那在基督徒的生活中最令人欣慰的实事之一来恢复力量:从你对天主的孝爱中汲取力量。 天主是父亲 ── 你的父亲! ── 充满温暖和无限的爱。 当你独自一人时,时常称祂为父亲,并告诉祂你爱祂,非常爱祂,而且,你因为是祂的儿子而感到骄傲和强壮。」 [iv]正如有时候,只要我们放眼凝视大海或一个美丽的风景,就可以让我们以新的动力回到工作岗位; 我们与天主的密谈就是我们休息的时间,帮助自己理解所做的事的意义。 圣母玛利亚或许是经常都以这种方式去休息的:只需默默地注视着她的圣子酣睡,或是与其他孩子一起玩耍。 她可以帮助我们学会该怎样休息,以帮助自己重新发现为天主和为弟兄姊妹服务的喜乐。
[i] 教宗本笃十六世,2010年10月3日的讲道
[ii] 圣施礼华,《犁痕》,630
[iii] 教宗方济各,2021年9月19日三钟经前的讲话
[iv] 圣施礼华,《炼炉》,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