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天以来,以色列人的首领们一直在试图抓住耶稣的错误或祂前言不对后语的地方。 他们提出了一个他们认为激进的问题,迫使耶稣做个抉择:给凯撒纳丁税,可以不可以? 我们该纳不该纳? (谷12:14)我们必须记得,由于政治的原因,再加上宗教的原因,犹太人在罗马帝国中感到很不自在:崇拜皇帝,就等于冒犯以色列的天主。 他们向耶稣提出的问题似乎没有正确的答案。 如果祂说可以,祂的人民就会视祂为一个叛徒; 如果祂说不可以,他们就会有一个指控祂反对罗马当权者的机会。
耶稣的回答使祂超脱这个争端:凯撒的就应归还凯撒,天主的就应归还天主(谷12:17)。 首先,祂提醒他们所有国民对国家都有的责任:钱币上的肖像是凯撒的,税赋就必须缴纳。 但紧接而来的是,祂又提醒他们人在天主前的责任,祂的肖像印刻在我们心中和灵魂中的天主。 这个以色列的首领们想要祂解决的两难抉择,是源于一个错误的假设。
圣施礼华常常提醒我们:「事奉天主和事奉人; 行使公民权利和宗教责任; 建设和改进世上的城镇和相信渡过现世走向天乡,这些都没有冲突、没有敌对。」 [1] 相反。 若能处理得宜,我们的生活的这两范畴会互相滋养,互相强化。 将光荣归于天主,会引导我们爱护祂所创造、并赐给了我们作为产业的世界,而与我们的同侪一起努力去建设一个更公正的世界,则是一个参与天主的化工的方式。
凯撒的就应归还凯撒(谷12:17)。 圣施礼华总是乐于告诉我们,当我们基督徒在工作时,要双脚立稳大地,昂首顶向天际。 他告诉他的儿女们:「毫无疑问:对挤身于世界的男男女女的你们而言,任何逃避日常生活现实的行为,都是与天主的旨意背道而驰的。」 [2] 我们在自己的各种社会职责和任务中找到我们成圣的道路。 我们蒙召去通过自己的工作使世界变得更加美好,并将基督的光带到所有尘世的环境和职业中。
圣保禄说:「一切都是你们的,你们却是基督的,而基督是天主的。」 (格前3:22-23)主业团的监督范康仁蒙席写道:「面对这个『一切都是你们的』现实,我们为他人的喜乐而欢欣; 我们享受周围所有一切的美好事物,我们也参与我们这个时代的挑战。」 [3] 由于世界不同地区的战争和贫穷,我们周围许多人正陷于苦难之中并且需要援助。 圣保禄的说话是在邀请我们把世界的各种挑战变成我们自己的挑战,从与我们最接近的人开始:在家庭内的困难、在工作中的不和、在面对一项进展缓慢的工作时鼓励他人所倍感的疲惫,或者其他我们不得不面对的痛苦情境。
我们每个人都可以协助解决当代的问题。 透过诸圣的相通,我们可以确信,我们的祈祷和圣事生活确实能够减轻那些出现在我们周围的苦难。 而我们的才干使我们能够通过自己的行动去改善周遭人的生活。 「在危机和暴风雨中,上主呼唤我们,邀请我们重新唤醒和激活这种团结,它能够为这些似乎一切都被破坏的时刻带来稳固、支持和意义。 愿圣神的创造力激励我们去创造新形式的亲密互助、丰硕的手足之爱,和普世的团结。」[4]
天主的就应归还天主(谷12:17)。 在确定了可以向凯撒纳税之后,耶稣强调一个更加深层的真理:我们是属于天主的。 我们在社会中建立的关系是很重要的,它影响着我们的喜乐与担忧,又成为我们性格的一部分。 然而耶稣提醒我们,我们是按照天主的肖像而受造的。 「如果说凯撒的肖像印在罗马的钱币上,因而这些钱币就应归还凯撒,那么刻在人心上的,是造物者天主,我们生命唯一的主。 因此,真正的世俗主义并不意味着把灵性的层面抛诸脑后,而是承认:有赖于那富有创意的、人的良知能够接受和执行的天主上智的指令,那么根本地确保着我们的自由自主免于尘世现实的影响的,正正是灵性的层面。」[5]
天主赐给了我们一切。 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能够、也必须在生活中明认我们对天主这一基本的归属,并且对我们的天父诚心感谢。 祂一个一个地创造了我们每个人。 每一个人都是不可复制的,但始终如一都是按照祂所钟爱的圣子耶稣的肖象而受造的。」 [6] 认识到自己有赖于天主,并不会减低我们的人性或削弱我们彼此之间的关系。 相反,这会帮助我们明白自己是被钟爱的子女,赏识自己的价值,和视大家为兄弟姊妹。 当我们努力去为改善我们的世界而工作时,我们就是把属于天主的东西归还天主。 这样,我们就常常可以充满希望地面对将来,和勇毅地回应各种挑战。 我们可以请求童贞圣母玛利亚,借由天主的助祐,使世界成为一个更加美好的地方,就像她曾经在自己家中和在纳匝肋所做的一样。
[1]圣施礼华,《天主之友》,165
[2]圣施礼华,《热爱世界》
[3]范康仁蒙席,2022年3月19日的牧函,7
[4]教宗方济各,2020年9月2日公开接见时的谈话
[5]教宗本笃十六世,2008年9月17日公开接见时的谈话
[6]教宗方济各,2017年10月22日三钟经前的谈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