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主的升天(二):祈禱生活和協同耶穌救贖世界

節錄自載於《基督剛經過》書中,聖施禮華於1966年5月19日耶穌升天節題為《吾主的升天》的講道

祈禱生活

「向賜我生命的天主歌頌讚美。」[1] 若說天主是我們的生命,那麼自然應當承認,我們的生活必須滲透交織着祈禱。然而切莫以為祈禱是例行公事,做完了便可置於腦後不去管它了。義人「專心愛好上主的法律,晝夜默想上主的誡命。」[2] 「我徹夜不寐地默想着祢。」[3]「我向祢行的祈禱,像馨香上升。」[4] 我們整個的一天,從早到晚,可以全部是祈禱的時間。其實,聖經告誡我們,連睡眠也應當成為祈禱 [5]

回顧福音關於耶穌的記述,祂常常通宵整夜地同祂的聖父親密談心。宗徒們見耶穌祈禱時心中總是漾溢着愛。看到老師這種恆心祈禱的態度,他們便要求祂道:「主,請祢教我們祈禱罷!」[6] 教我們這樣祈禱罷!聖保祿敦促信友們要「在祈禱上,要恒心」[7] ,即是把基督活生生的榜樣傳播到各地。聖路加以他藝術家畫龍點睛的大手筆,用短短一句話勾畫出教會初期教友的祈禱生活:「這些人……都同心合意地專務祈禱。」[8]

好基督徒靠聖寵幫助,是在祈禱的操場上練出真功夫的。祈禱是我們的生命賴以維持的糧食。祈禱的形式不止一種,我們常會在天主親口傳授的禱文「天主經」,或在天使傳授的「聖母經」的字裡行間,找到表達自己心靈衷曲的方式。又能使用其他經過時間考驗,並表達億萬信友兄弟姊妹虔誠心的祈禱經文。例如,禮儀中的祝文Lex orandi,或其他發自熱心靈魂內心的禱詞:如向聖母誦念的短禱:「投奔聖母誦」(Sub tuum praesidium)、「託賴聖母誦」(Memorare)、「母后萬福誦」(Salve Regina)……。

在其他情況下,我們所要的不過是脫口而出的一兩個字的短句。這一類短句,可以從仔細閱讀耶穌傳記中學到。例如:「主!你若願意,就能潔淨我。」[9] 「主啊!一切你都知道,你曉得我愛你。」 [10]「主,我信!請你補助我的無信罷!」[11] 加強我的信德。「主,我不堪當。」[12] 「我主!我天主!」[13] ……還有其他短句,或是充滿真情熱愛,或是發自靈魂深處,或是在日常各種不同境況中應運即席而發。

除此之外,我們的祈禱生活還應該有固定的時間作基礎。每天撥出一定的時間在聖體龕前專誠與我主晤談,同天主靜心交談,感謝祂在聖體龕中佇候我們達二‍十個世紀之久,而且往往孑然一身,孤守空堂。與天主的這種披心交談,就是心禱。心禱時,我們的整個靈魂全部投入其中,我們的理智,想像,記憶和意志都全部投入其中。心禱是一種默想,幫助我們可憐的本性生活及其日常習慣的各種境況,藉以取得超性的價值。

我們的一天,由於這種默想的固定時間以及口誦心維與勤念短誦,可以轉化成連續不斷的讚頌天主,自然而然,毫無造作。正如彼此戀愛的人時時想念着對方,我們時時不忘天主的臨在,念茲在茲,念念不忘。於是我們的一舉一動,甚至最細微的屑事,都會充滿屬靈的神效神益。

這即是基督徒在靈修生活上茁壯成長的秘訣,關鍵在於堅持走在連續與我主密切契合的道路上。沿着這條道路出發,他將被引向徹底委身承行主旨的既嚴峻又引人入勝的奮鬥中。我再補充一點:這條道路絕不只是為少數俊傑所設,而是對每一個人暢開的。

正是藉祈禱生活,我們才能懂得今天這節日的另一方面,即使徒工作——貫徹執行耶穌升天前賦予宗徒們的使命:「你們要在耶路撒冷及全猶太和撒瑪黎雅,並直到地極,為我作證人。」[14]

使徒工作:協同耶穌救贖世界

由於天主的事有着令人驚奇的順理成章的自然發展性,默觀的靈魂自然會充滿使徒工作的熱情:「我的心在我腔內滾滾沸騰,我愈沉思愈覺得烈火如焚。」[15] 「我來是為把火投在地上,我是多麼切望它已經燃燒起來!」[16] 使徒工作的火焰,要靠祈禱來取得它的力量。沒有比祈禱更好的辦法使基督徒響應天主的召喚,在全世界開展和平的戰鬥;補足基督苦難所欠缺的。[17]

我們知道基督已升天了。但是,基督徒能在祈禱和感恩祭中像十‍二位宗徒那樣同基督接觸往來;可鼓舞他們用使徒工作的服務熱情引火燎原,協同基督救贖世界,撒播和平喜樂的種籽,所到之處,遍撒無遺。服務,即使徒工作。我們若單憑自己的力量,那麼在超性境界將一事無成。但是我們若甘當天主得心應手的工具,那麼將無往不利,卓有建樹。「我賴加強我力量的那位,能應付一切。」[18] 28 天主因其無限的慈愛,常選擇不夠資格的工具。所以宗徒沒有其他要求,唯有讓主在他內,並藉他而工作,完全服從天主的支配,讓天主藉受造物,藉祂所挑選的人靈來實行祂的救世工程。

基督徒一旦意識到自己已在聖洗聖事內植根於基督,同基督合而為一時,便能成為一名宗徒。藉堅振聖事,他又被賦予為基督聖名而戰鬥的資格。藉其信友的普通司祭職使他在一定意義上分享基督的司祭職。雖然他的這一信友普通司祭職與公務司祭職有着本質的區別,但給予他參與教會朝拜天主的資格,給予他藉祈禱和補贖,藉言行和榜樣來幫助他人歸向天主的能力。

我們人人都應當成為基督其人。基督是天主與人類之間的唯一中保。 [19] 我們同基督合而為一,俾能協同基督把萬有奉獻給聖父。身為天主兒女,我們的聖召要求我們雖然人在塵世,卻應力求聖化自己,同時走向世上所有的途徑,使之一一轉化為引導人靈克服險阻歸向天主的光明正道。我們以普通公民的身份,投入各種世俗活動,便是在群眾中起發酵作用的酵母。[20]

基督升天了。然而祂賦予人間一切正當的事物一種特別的被贖得救的質稟。聖大額我略以驚人之筆描繪這一現實,寫道:「這樣,耶穌離去了,回到祂來這裡之前所住的地方;又從祂定居的地方回到這裡來;因為正是在祂去天堂的同時,藉其活動已把天堂與世界彌合為一。在今天這慶節,我們應當莊嚴宣佈:我們被判死刑的判決書已經作廢,我們被罰腐朽的鐵案已經平反。我們的人性原來被宣判的刑書是:『汝本塵埃,塵埃是歸』,現在卻同基督一起升天了。」 [21]

所以我一再告誡你們,:這世界是可以聖化的。在聖化世界的過程中,我們基督徒負有特殊使命。人類已被罪惡玷污。我們就是要把世界從犯罪的機緣中洗滌乾淨,我們就是要把世界獻給我主,作為一個屬神的奉獻:即依賴我主的聖寵,竭盡我們的努力,變世界為一個獻給我主的中悅的奉獻。嚴格地講,任何高尚的人性現實,都具有超性境界,因為天主聖言取了完整的人性,並以祂的降生於世及其親手勞作而祝聖了世界。在領受聖洗聖事時我們所接受的偉大使命,即是協同基督救贖世界。基督的愛催迫着我們 [22] 肩負起這救靈的一份使命。

請看:救贖工程之勝利完成,恰恰是在耶穌釘在十字架上死於恥辱與光榮之時。「這為猶太人固然是絆腳石,為外邦人是愚妄。」[23] 但是,這救贖工程將按天主聖意繼續進行,直到我主的日子到來為止。同耶穌聖心心心相印而生活,就必認識我們同祂一樣,也是被派遣來「拯救罪人的」[24] ,就必清楚意識到我們自己更日益需要信賴天主的仁慈。結果,我們便會培育一種強烈的願望:同基督一起作祂的協同贖世者(共同救贖者),同祂一起拯救天下所有人靈,因為我們即是而且願作基督其人,ipse Christus:「祂把自己交出來,作為眾人的贖價。」[25]

偉大的工程仍然等待着我們,我們不能袖手旁觀,因為我主清楚地告訴我們:「你們拿去做生意,直到我回來。」[26] 直到祂回來統領天國那天,我們不能遊手好閒。在世間拓展天國之責,並非只限於有神職的教會人士成員,保祿宗徒說過:「你們便是基督的身體,」 [27] 有特殊使命要執行。

有待完成的工作不計其數。這是不是由於二‍十個世紀以來無所成就呢?我認為這兩千年裡大有成就。貶抑先輩的建樹是不公平,也不客觀的。兩千年來大有成就,而且大有卓越的成就。但另一方面,也犯過一些錯誤,使教會喪失了一些地盤,產生了一些恐懼畏難情緒。但是在此同時,人類繼續不斷地更新着。每一代人都必須努力不懈,幫助人類認識自己原是天主之愛的充溢湧流澤及他人。

內修生活就是在麵餅中和聖經中同基督日益密切地結合為一。而使徒工作則是內修生活明確而必要的外在表現。嚐到天主之愛滋味的人,必會感到救靈任務的壓力。內修生活與使徒工作絕對不可分割,正如真天主亦真人的基督與祂的贖世主(贖罪者∕救世主∕救主∕救贖者)的使命不可分割一樣。天主聖言甘取人身是為了救贖人類,使人類同祂合而為一。正如信經所云:祂之所以降臨世界,從天降來,是「為了我們人類,為了我們的得救。」

對於基督徒,使徒工作猶如本能,不是外加到他的日常活動上的,不是外加到他的專業上的。自從我主有意建立主業團之日起,我便不斷重複這一點!我們必須聖化自己的日常工作;必須藉各自正當從事的具體專業,藉各自生活的具體境況來聖化他人。

對於基督徒,使徒工作猶如呼吸。天主兒女的生活,不可一日無超性的生命力。今天的慶節提醒我們,救靈神火是響應我主愛的誡命的表現。在祂升天時,耶穌派遣我們到全世界去為祂作見證。我們任重道遠,因為為基督作見證,便是首先自己要勉勵遵行祂的教義,使人能從我們的行為表現想到耶穌的嘉言懿行,聖範德化。我們的行為表現,應使人一看便知,此人是基督徒,因為他心無嫉恨,因為他樂於體諒,因為他不偏不激,因為他甘作犧牲,因為他的品行不愧為和平君子,因為他懂得愛。

© Fundacion Studium


[1] 詠41[42]:9

[2] 詠1:2

[3] 參閱詠62[63]:7

[4] 參閱詠140[141]:2

[5] 參閱申6:6, 7

[6] 路11:1

[7] 羅12:12

[8] 宗1:14

[9] 瑪8:2

[10] 若21:17

[11] 谷9:23

[12] 瑪8:8

[13] 若20:28

[14] 宗1:8

[15] 詠38[39]:4

[16] 路12:49

[17] 參閱哥1:24

[18] 斐4:13

[19] 參閱弟前2:5

[20] 參閱瑪13:33;格前5:6

[21] In Evangelia homiliae, 29, 10 (PL 76, 1218)

[22] 參閱格後5:14

[23] 格前1:23

[24] 弟前1:15

[25] 弟前2:6

[26] 路19:13

[27] 格前1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