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主的沉默:一个在人灵内的细语

「天主借着自己的沉黙使祂子民的信德和爱德增长。祂更新他们,又藉此『更新了一切』」。这是一篇在「信德的光」系列之内的新文章。

—— 我们听到祂的说话是如何微弱啊!
—— 我们从天主的沉黙中认识祂
—— 沉默的云层


出谷纪叙述天主在西乃山上以充满光荣的方式显现给梅瑟。「全山猛烈震动……梅瑟遂开始说话,天主藉雷霆答复他。」(出19:16-22)在场聆听的羣众都因天主的大能和尊威而惊叹。虽然在以色列人的历史中,天主类似的显现也多次出现过[1],但是天主一般都不是满载光荣地显现给祂的子民,而是静静地、暗中地显现。

梅瑟去世几百年之后,厄里亚先知在他被依则贝耳迫害时,也受到天主的引领而走到天主的圣山。他藏身于一个山洞内,看到与出谷纪所记载如出一辙的天主的显现:地震、暴风、烈火。但是天主不在这些东西里。列王纪的作者说,在烈火之后出现的是「轻微细弱的风声」。厄里亚立即用外衣蒙住脸出来,站在洞口。天主遂向他说话。(参阅列上19:9-18)

圣经希伯来原文记载厄里亚听到的是「一个细弱的沉默的声音(demama)。」希腊文《70贤士版本》和《拉丁文通行版本》的译本则是「轻微细弱的风声」,大概是由于要避免「沉默」和「声音」两者之间表面上的矛盾。《标准译本修订版本》译本把它译作「一个宁静而弱小的声音」。但demama的真正意思正是沉默。列王纪原著的作者用这个矛盾来指出,沉默并不是空的,反而是充满天主的临在。「沉默保卫着奥秘」[2],即天主的奥秘。而圣经正是邀请我们进入这个沉默,以便能够找到天主。

我们听到祂的说话是如何微弱啊!

可是,用这个方法来谈论天主,对于我们来说是困难的。圣咏强而有力地表述这点:「上主,求祢不要一言不发,天主,求祢不要静黙无话!」(咏83:1)「祢为什么掩起祢的慈颜?」(咏44:25)「为什么让外邦人们常说:他们的天主在何处居住?」(咏115:2)在整部圣经里,天主都亲自把这些问题放在我们的口中,放在我们的心里。祂要我们在我们的祈祷这个炼炉里面默想它们。它们都是重要的问题。一方面是因为它们直指天主在一般情况下如何给我们表露祂自己,祂的行事方式;它们帮助我们明白该如何寻觅祂的面容,如何聆听祂的声音。另一方面,因为它们显示出掌握天主与我们接近的难处,尤其是在人生中的痛苦时刻时,是一个任何人,信者和不信者,都有过的经验,纵使各人的经验都是有所不同。信德和恩宠生活并不会使天主对我们来说更加明显。信天主的人也会经历天主表面上的隐藏不露。

为什么天主要沉黙不语呢?圣经常常指出祂对我们沉默,祂与我们疏远是由于人类的不忠。正如我们在申命纪中读到的:「这人民要起来,在要去的地方内,同异邦之神行淫,而离弃我,破坏我与他们所订立的盟约……因了他们归向其他的神所作的一切邪恶,那天我必掩面不顾他们。」(申31:16-18)罪过,拜邪神,就是那使我们看不见天主、阻碍我们与祂相见的「面纱」,就好像那使我们听不到祂的说话的杂音。然而天主正在耐心地在这块我们亲手架起的、耸立在我们与祂之间的屏障后面等候着,静候适当的时机来重新找回我们。「我不会对你怒容相向,因为我是仁慈的。」(耶3:12)

因此,经常出现的情况不是天主默然不语,而是我们不让祂说话,不聆听祂的声音,因为我们的生命中充斥着太多杂音了。「人类不但有失聪,它使人的社交生活大打折扣。对于与天主有关的事物,人类也有听觉失灵,而这种情况在我们这个年代更甚。我们就是不再能够听到祂的声音;充塞着我们听觉的有太多频道了。与祂有关的说话对我们来说都看似是不科学的,对我们这个世代已经不再适当了。在这种听觉失灵,甚至是对天主的事情完全失聪的情况下,我们自然也丧失了与祂谈话,向祂说话的能力了。可是,我们这样就失去了作决定的知觉。我们各种内在的感官濒临退化的危机。失去这种知觉后,我们与周围的现实的互动大大地和危险地收窄了。」[3]

然而,有时候不是我们听不到天主的说话,而是祂似乎不在聆听我们的说话,是祂在处于被动状态。例如约伯传记载天主似乎长期地充耳不闻一个正在身处各种试探中的义人的祈祷。「我们所听到的语句,何其细微!」(约26:14)每一个人每一天都有同样的经历,就是我们向天主发出的,希望能获得祂安慰自己的回应的呼号,有时候似乎落了空。圣经和基督教理常说的天主的慈悲,对一个因病苦或不公而身陷困境,祈祷又似乎得不到回应的人来说,有时候真的是难以感觉到的。为什么天主会充耳不闻呢?如果祂是一个父亲,而祂又是全能的,为什么祂不来解救我呢?「天主的冷漠、祂的黑暗、祂的疑难,今天比以前更加严重。甚至努力要成为祂的信徒的我们,也经常有一种天主的真实感已经从我们的手心溜走了的感觉。我们不是经常问自己祂为什么似乎在今世的万籁俱寂之中隐藏起来吗?我们不是有时候感到自己在不断反思后,剩下来的只有说话,而天主的真实感却比以前更加遥远呢?」[4]

然而,让我们能够更好地掌握天主沉默的奥秘的,不是我们从自己所经历过的事中,而是在默示录,在耶稣自身的历史中。耶稣,这位真正的义人,忠信的仆人,天主的爱子,却不能豁免面对苦难和十字架上死亡的煎熬。祂在革责玛尼所做的祈祷,得到的答复是一个天使前来安慰祂,但不是来把祂从即将承受的痛苦中解脱出来。耶稣在身悬十字架上时用圣咏第22篇里的一句诗词做祈祷也是惊人的:「我的天主,我的天主,祢为什么舍弃了我?祢又为什么远离我的恳求,和我的哀号。」(咏22:2)这个不认识罪(格后5:21)的祂也经历到这么严重的苦难,显示出人生经常遇上的,激烈的痛苦和忧伤,不能被解读为一个天主摒弃人的记号,或视祂的沉默为祂的不在或冷漠。

我们从天主的沉黙中认识祂

当门徒们在路上遇到那个胎生的瞎子时,他们所提出的问题反映当代许多人都共有的一个想法:「谁犯了罪?是他,还是他的父母,竟使他生来瞎眼呢?」(若9:1)虽说假如今天我们听到有人说这样的话会觉得奇怪,但是它与现代人的思维仍然距离不远,因为他们仍然视痛苦为人在竭尽己力后仍然避无可避的情况下勉强接受的一个「厄运」。耶稣给门徒们改正说:「也不是他犯了罪,也不是他的父母,而是为叫天主的工作,在他身上显扬出来。」(若9:3)有时候,天主会缄默不语,似乎对我们的情况漠不关心,那是因为祂要开辟一条能够进入我们心灵的道路。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明白,例如祂为什么容许圣若瑟在察觉到圣母玛利亚在他不明所以的情况下怀了孕时所受的煎熬(参阅玛1:18-20),而祂的而且确可以有另外的安排。天主是为了使圣若瑟能够接受一些更加伟大的事而磨练他。「祂永不会扰乱祂子女的欢乐,除非祂要使他们能够接受更大、更确切的欢乐。」[5]

安提约基雅的圣依纳爵写道:「任何一个明白了主的说话的人,都明白祂的沉默,因为人在天主的沉默中认识祂。」[6] 天主的沉默往往就是我们可能听到祂而不是听到自己的「地方」。假如没有在我们的祈祷中出现的天主的「沉默的声音」,「人性的『自我』最后会陷于自困的僵局,而理应回向着天主的声音的良心就有陷于变成一块反照自我的镜子的危险,使人内心的对话变成独白,成为千万个自我解脱的方法。」[7] 再者,倘若天主时时刻刻都在说话,都在介入我们的生活里去给我们排难解困,那么我们不是容易会有低看祂的临在的危险吗?我们不是像福音比喻里的两兄弟(参阅路15:11-32)一样,所寻求的只是祂能赐给我们的恩惠,不是与祂活在一起的欢乐吗?

「沉默可以在我们内心深处划出一个地方,好让天主能住在那里,好使祂的圣言会存留在我们心内,我们对祂的爱会在我们的心智里植根,感召着我们的生活。」[8] 我们借着明白到当面对困难时需要以满怀信心的祈祷去寻找天主,就可免于自满。我们会动用所有潜能,而且我们与周围的人的沟通会得以强化。天主的沉默,祂不是经常都立即出来解决我们的问题这个事实,会唤起人的自由的动力。它会召叫我们去主导自己的生命,去察觉到自己对周围的人,对他们的具体需要的责任。「那股静静地、不将锣打鼓地改变世界,把它转化为天主的国度的力量就是信德 —— 而祈祷就是表达信德的方法……没有我们的皈依,天主不能改变什么东西,而我们的真正的皈依始于灵魂所发出的、恳求宽恕和救赎的『呼号』。」[9]

在耶稣的教训里,祈祷经常被视为一个孩子与在天之父的对话,其中求恩占了很重要的部分。(参阅路11:5-11及 玛7:7-11)孩子知道天父经常都会聆听自己,而他所获得的承诺不是远离苦难和病痛,而是圣神的恩惠。(路11:13)天主的回复,祂前来帮助我们的,就是慈爱圣神的大恩。这个大恩比任何俗世的、使我们的问题得到解决的方法更加珍贵。它是一个我们应该以子女的信心来接纳的恩赐,但是它不会免除我们必须尽己所能去面对困难。纵使有天主同在,我们有时候必须走过的「黑暗的幽谷」不会自动亮起灯光;我们仍然要继续行走,或许仍是满怀惊栗地,但却是一种充满信赖的惊栗:「我不怕凶险,因祢与我同在。」(咏23:4)

天主这种可以鼓动我们的决心和信赖的行事方式,可见诸于祂如何在人类历史中完成祂的启示。我们可以想想亚巴郎怎样离开他的故乡,凭着对天主的许诺的信赖而动身前往一个天主要带领他去的,他不知道在哪里,也不认识的地方(参阅创12:1-4)。我们看到以色列子民对天主的救赎的信赖,甚至在一切人性的希望都似乎荡然无存时(参阅艾4:17)。我们也读到当天主似乎屈服于一个地方国王反复无常的行径时,圣家三口如何宁静地逃往埃及(参阅玛2:13-14)。再者,如果我们以为生于耶稣当代、亲眼目睹祂所言所行的人会较为容易相信祂,那是不正确的,因为甚至这些人也不能避免要在信与不信之中做一个重要的抉择,在祂的身上认出天主的临在与行动。[10] 新约圣经中有很多段落都给我们指出,这个抉择绝对不是很明显的。[11]

今天和从前一样,纵管天主的启示给我们提供了祂的可信性的确证,然而掩盖天主的临在的面纱仍没有完全被揭开。祂的沉默继续是在挑战我们。「人的存在是一条信德的道路,说它道路,它是一条大多是半亮的,很少是全亮的道路,有暮色低垂的时候,甚至有漆黑一片的时候。我们在这里,要达到与天主亲近的目标,靠着听觉比靠着视觉就更加重要了。」[12] 这不只是说出天主经常都是比人类的智慧伟大。它也指出,天主显示祂自己的方法,与我们身为按祂肖像造成的人而拥有的自由是如何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天主的启示仍然是一个充满亮光的朦胧,它让我们自由地抉择是否对祂开放怀抱,还是瑟缩在自己的自满之中。天主是 「一位有血肉之心的君王,一位有着我们同样的人心的君王。祂是宇宙万物的创造者,但对我们毫不作威作福,却黙然出示伤痕,哀求我们稍给祂一些爱心。」[13]

沉默的云层

「我的天主,我的天主,祢为什么舍弃了我?」(玛27:46)耶稣以这句祂身悬十字架上时做的祈祷「使人类在感到天主表面上看似不在而发出的呼号成为属于祂自己的,并且把这一呼号送到天父的心里去。祂借着与整个人类一起喊出这句孤单无助至极的祷文,给我们打开了天主的圣心。」[14] 事实上,这句耶稣向天父呼号所用的、圣咏中的悲怆祷词,在其后接踵而来的就是一个充满希望的、瞭阔的视野的赞颂(参阅咏22:20-32)[15]。纵使在痛苦的深渊之中,耶稣也永不会忘记这个希望:「我把我的灵魂交托在祢的手中。」(路23:46)祂知道祂在十字架上的圣死会永远地改变历史,纵使有时候,邪恶和死亡似乎得到最后的胜利。祂身悬十字架上时的沉默,制胜了那些定祂为有罪的人的喊声。「看,我已更新了一切。」(默21:5)

「信德也是指一直信奉天主,信奉祂确实爱我们,信奉祂是活的,信奉祂有奥秘的能力介入,信奉祂对我们不离不弃,和信奉祂以德能和无限创造力在恶中带出善来。这意指信奉祂常常胜利地前进……天主的国已临现世界,并在这里和那里以不同的方式成长。」[16] 天主借着自己的沉黙使祂子民的信德和爱德增长。祂更新他们,又藉此「更新了一切」。

我们每一个人都可以去以一个充满专注力的沉默、一个能够聆听的沉默回应天主的「轻柔的沉默」。「我们每一个人都知道上主如何奇妙地在我们的心灵中运动。而这就是可以掩盖着的,大能的,以遮盖我们的奥秘的天主圣神的可谓风格。这种在我们内、在我们的生命中掩盖着的就是沉黙。沉默就是遮盖我们与天主之间的关系、我们的圣德、和我们的罪过的云层。它是一个我们不能解释的奥秘。但是当我们的生活中没有沉默时,我们便会失去奥秘,它会舍我们而去。」[17]

Marco Vanzini - Carlos Ayxelá

建议阅读

宗座文化委员会,Where is Your God? Responding to the Challenge of Unbelief and Religious Indifference Today

教宗方济各,2013年12月20日在Santa Marta的讲道

教宗本笃十六世,2006年10月6日的讲道

教宗本笃十六世,2012年3月7日的谈话

圣纽曼枢机,Christ Hidden from the World,Parochial and Plain Sermons 4

圣纽曼枢机,Christ Manifested in Remembrance,Parochial and Plain Sermons 4

萨拉枢机(Robert Sarah),The Power of Silence,Ignatius Press


[1] 参阅如:创18:1-15;列上18:20-40及依6:1-13

[2] 教宗方济各,2013年12月20日在Santa Marta的讲道

[3] 教宗本笃十六世,2006年9月10日的谈话

[4] 若瑟拉辛格,“Are we saved? Or Job speaks with God”,Ser Cristiano,Sígueme 1967,p.19

[5] Alessandro Manzoni,The Betrothed,ch. 8

[6] 安提约基雅的圣依纳爵,Letter to the Ephesians,XV,2 (Sources Chrétiennes 10,pp. 84-85)

[7] 教宗本笃十六世,2008年2月6日的讲道

[8] 教宗本笃十六世,2012年3月7日的谈话

[9] 教宗本笃十六世,2007年10月21日的谈话

[10] 参阅Romano Guardini,The Lord,IV.6,“Revelation and mystery”

[11] 参阅如:若6:60-68;8:12-20及9:1-41

[12] 教宗本笃十六世,2006年3月12日三钟经的谈话

[13] 圣施礼华,《基督刚经过》,179

[14] 教宗本笃十六世,2008年2月6日的谈话

[15] 这情况经常在圣咏中出现。圣咏作者向天主诉说:「上主,祢把我全然遗忘,要到何时?上主,祢掩面而不顾我,要到何时?」(咏13:2-3)—— 但并没有对天主失去信心:「我今信赖祢的爱怜;我心欢愉祢的救赎;我要向我恩主歌赞。」(咏13:6)

[16] 教宗方济各,2013年11月24日《福音的喜乐》宗座劝谕,278

[17] 教宗方济各,2013年12月20日在Santa Marta的讲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