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课题:「我们的天父」

「如果我们真诚地诵唸『我们的天父』,就能走出个人主义,因为我们所接受的爱,能从中解放我们。主祷文以『我们的』一词开始,一如後面的四个祈求中的『我们』,不排斥任何人。」

1. 耶稣教导我们仰望天主如我们的天父

耶稣藉由天主经教导我们要视天主为我们的天父:「向天父祈祷在於进入祂的奥秘,如其所是,就如子给我们启示的。『「天主父」这一称呼,以前从未向任何人启示过。当梅瑟亲自问天主祂是谁时,他听到的是另一个名字。「父」这名字是在子内启示了给我们,这是父的新名字。』(戴都良,《论祈祷》,3)。」(天主教教理,2779)

耶稣在给宗徒们教授天主经时,也给他们启示了他们也可以分享祂身为天主圣子这一特性。「藉著这篇祷文的启示,宗徒们发现自己对於神性父子之情有著特殊的分享,圣若望在他的福音序言中这样说:『凡接受祂的,祂给他们,即给那些信祂的名字的人权能,好成为天主的子女』(若1:12)。所以理所当然地,他们遵从祂的教导去祈祷:我们的天父。」[1]

耶稣基督经常区分出「我的父」和「你们的父」(参阅若20:17)。事实上,当祂祈祷时,祂从来不会说「我们的父」。这表示出祂和天主的关係是很特殊的;是一种别人所无、是祂独有的关係。随著天主经这篇祷文,耶稣要祂的门徒们知道他们是天主的儿子这个身份,但祂同时也指出,祂与天父的父子之情是自然的,有别於我们与天父之间的、是天主无条件地赐予给了我们的、义子女的关係。

一个基督徒的祈祷,是一个天主的子女以对父亲的信赖而向天主父所作的祈祷,「东西方的教会礼仪,都以一个典型基督徒的美丽词语(parrhesia),来表达圣神引领我们使用主祷文的此种德能。这词的含意是:纯樸而率直,子女般的信赖,喜乐的信心,谦逊的大胆,深知被爱(参阅弗3:12;希3:6及4:16;及若一2:28;3:21及5:13)」(天主教教理,2778)。“parrhesia”一词原意是指一个希腊公民享有在大众集会中自由发表言论的权利。教父们以之来表示基督徒在天主父面前的、如子女一样的行为举止。

2. 神性父子之情和基督徒的手足之情

我们称天主为父,使我们认识到透过兄弟姊妹间那真正的、超性的手足之情,神性父子之情会让我们与基督,「众多弟兄中的长子」(罗8:29)合而为一。教会就是天主与人之间的新共融(参阅天主教教理,2790)。

这就是为什麽一个基督徒的成圣虽然是属於他自己的和个人的,但却永不会是一种个人主义,或是以自我为中心的。「如果我们真诚地诵唸『我们的天父』,就能走出个人主义,因为我们所接受的爱,能从中解放我们。主祷文以『我们的』一词开始,一如後面的四个祈求中的『我们』,不排斥任何人。为了确实真诚地诵唸主祷文(参阅玛5:23-24及6:14-15),我们必须克服彼此的分歧与对立。」(天主教教理,2792)

由神性父子之情所建立的友爱是普及至所有人的,因为在某种意义上,所有人都是天主的子女 —— 他们都是祂所创造的 —— 并且都是被祂召叫去成圣的:「世界上只有一个种族:天主子女这种族。」[2] 所以,基督徒应该意识到自己有责任去带领全人类走到天主台前。

神性父子之情会激励我们去做使徒工作,因为使徒工作是父子情义和手足之情的必然的表现:「你要留神注意别人,特别是你周围的人 —— 他们究竟是谁?他们首先是天主们儿女,拥有这莊严称号所赋予的全部尊严。他们既然是天主儿女,同他们打交道,就应该表现合乎天主儿女身份的举止行为。我们的爱,自然应该做到鞠躬尽瘁,死而後已;应该做到朝乾夕惕,谨小慎微,体谅关怀,无微不至,克己为人,不求人知。」[3]

3. 灵修生活的基础就是对神性父子之情的意识

当一个人热切地活出神圣父子之情时,它会成为一种「发自灵魂的深刻态度,深入人的整个存在,它存於我们每个思念、愿望、情感。」[4] 它必须是从不间断地活出的,不只是偶尔当某些情况出现时才活出的:「我们一天到晚都是天主的子女,虽然我们会拨出特定的时刻去思考这个事实,好使我们能够充分地意识到父子之情这个虔敬的核心。」[5]

圣施礼华教导我们,一个人对父子之情的「感觉」或活生生的意识「是主业团的精神基础。所有人都是天主的子女,但是孩子看待父亲的方法却大有出入。我们必须试着作孝顺的子女,觉悟到上主因爱自己的孩子,把我们从世界上带回祂的家里,成为祂家庭的一份子,使祂的一切属於我们,我们的一切也属於祂,培养我们的亲情和信赖,最後我们大胆地像小孩子一般向祂要求说:把月亮摘下来给我们吧!」[6]

基督徒的喜悦就是扎根於我们对於神性父子之情的感觉:「喜悦是我们孝爱天主,知道我们的天主父以偏爱来爱我们,知道祂支持我们、帮助我们,和宽恕我们的必然後果。」[7] 在他的讲道中,圣施礼华经常回味著在他生命中出现的这个现实:「我不想在这里详细讲,(在圣体柜内的耶稣知晓一切。)但我的经历使我明白自己是天主的儿子,我经历进入天父内心的喜乐,藉著天主爱的力量和我的卑微,改正、洁净自己,侍奉天主,以及明白和宽恕他入……多年来我坚持从上面的快乐现实汲取支持。」[8]

当我们默想神性父子之情时,其中一个最艰难的问题就是关於邪恶的疑问。很多人都不能理解的是:既然天主是无限仁慈的,为什麽邪恶仍然出现在世上呢?可是,圣人们教训我们,我们的生命中出现的一切事情其实都是为了使我们更好的。这是因为圣人们对神性父子之情和十字圣架之间的相互关係都已经有了一个非常深切的认识。例如,当圣汤玛斯摩尔被监禁在伦敦塔里时,他对他的长女说:「我亲爱的女儿,永远不要让发生在我生命中的任何事情使你心烦意乱。除非天主意愿,没有任何事情是可以发生的。而且我深信,无论发生什麽事,无论它看来是多麽不好,都会是为了好的。」[9] 对於那些没有这麽轰天动地、但仍然会使一个基督徒内心不安的事情来说,圣施礼华也有相同的教导:「倒霉?接二连三的挫折?难道你看不到这是你天主父的旨意?祂是美善的,祂爱你 —— 祂亲自爱『你』—— 比世上所有爱护自己子女的母亲更爱你。」[10]

对圣施礼华来说,神性父子之情并不是一个像糖果般甜腻的、完全没有任何苦难和痛楚的现实。相反,他视它为一个在本质上与十字苦架密切地结合在一起的现象,对於所有愿意紧密地跟从基督的人来说是挥之不去的:「耶稣在山园内祈祷『Pater mi,我父(玛26:39),Abba Pater! 阿爸,父啊!(谷14:36)』。天主是我的父亲,祂也许会磨难我;祂温柔地爱我,即使祂会伤害我,也是一样。耶稣受苦,是为满全父所旨意……。而我呢,也愿意步武师傅的足迹,奉行天主的至圣意愿。纵然一生遭遇苦难,我能抱怨吗?这一定是我身为天主儿女的确切标记,因为天对待我,像对待祂自己的圣子一样。既然如此,我该像圣子一样,在我的革责玛尼山园里,独自叹息哀祷。而当我俯伏在地,承认自己的虚无时,自我灵魂深处,对上主发出这样的呼号:Pater mi, Abba, Pater, … fiat! 我父,阿爸……,我愿奉行祢的旨意!」[11]

对於神性父子之情的意识,其另外的一个重要後果就是我们像子女般全心将自己交託在天主的手中。这不单只是一个人藉著苦修奋鬥而获得的成果,虽然这确实是必须的,而且也是放心让自己任由天主所带领,此之所谓「交託」。它涉及到一种积极的交託,像子女一样,会自由地和刻意地把自己交託於父亲。这种做法在一些人中可以产生出一套活出神性父子之情的特有方式(但并不是唯一的、每一个人都必须使用的方式),就是「神婴小道」。这个方式在於不但视自己为一个孩子,而且在天主面前是一个幼小的、需要特别关怀的小孩。圣方济沙雷以下述的说话来描述它:「你若不变成如同小孩一样的淳樸,你决不能进入我父的天国(参阅玛18:3)。只要小孩尚小,他依然是很淳樸;他只认识自己的母亲,他只有唯一的爱,他的母爱,他只有一个渴望,他母亲的大腿;他只想躺在这可爱的安宁中。那完美的淳樸灵魂只有唯一的爱,天主;并且在这唯一的爱内,唯一的渴望,躺在天父的怀抱和在那裏让自己休息,好像一个有爱心的儿子把一切全部交托给父亲眷顾,不寻求什麽但要保持这神圣信赖。」[12] 圣施礼华也建议我们利用神婴小道这一途径:「做孩童,你们就无忧无虑:因为,小孩很快就忘记不乐,而重去玩他们平日的遊戏。因此,如果你们捨弃一切在天主手中,就不会担忧,因为你们会在天父内休息。」[13]

4. 在天主经里的七项祈求

随著天主经里面的第一个呼求「我们的天父」的,就是七项祈求。「前三项祈求是以天父的光荣为对象:愿祂的名受显扬,愿祂的国来临,愿祂的旨意承行。其他四项祈求是向祂表达我们的心愿 :求得有关我们生命的滋养,或求从罪恶中得到治疗,这都有助我们以圣善战胜邪恶的战鬥。」(天主教教理,2857)

正如圣多玛斯亚奎纳所教导的,天主经是所有祈祷文的典範:「天主经是诸祷文中最完美的。……我们在此祷文中不但祈求我们能正直无邪地所渴望的一切,且渴望的顺序也很适当。可见这篇经文不仅教我们祈求,也培育我们的情操。」[14]

第一项祈求:「愿祢的名受显扬」

没有受造物是能够增加天主的神圣的。所以「『圣化』这个词的意思,在此并不侧重於圣化的主因(只有天主能够圣化,使之圣化),而是侧重内心的尊敬对待:承认天主之名的神圣性,以神圣的方式对待它……从我们向天父呈上第一项祈求之时起,我们就已沉浸在祂天主性的奥秘和人类救恩的计划中。向天父祈求,祝愿祂的名受显扬,带领我们进入『祂在爱子内所预定的计划』,为使『我们在祂面前成为圣洁无瑕疵的』(参阅弗1:9,4)」(天主教教理,2807)。因此,这第一项的祈求就是去恳求天主使祂的神圣能够在我们的生命中发扬光大:「只有天主能圣化,那末谁能圣化天主呢?但因经上这句话的启发:『你们於我应该是圣的,因为上主我是圣的』(肋 20:26),我们祈求天主赐给我们恒心,使我们不断活出在洗礼中已获得的圣化大恩。我们每天为此祈求,因为我们天天有过犯,需要以不断的圣化洗涤一切罪过……。我们求助於祈祷,祈求圣德常存於我们内。」[15]

第二项祈求:「愿祢的国来临」

第二项祈求就是愿所有人有朝一日都能够认出天主是我们的君王,是祂充沛地赐予我们恩典:「此项祈求就是“Marana tha”,圣神与『新娘』同声呼喊:『主耶稣, 来 吧』(默 22:20)……在主祷文中,主要是期盼透过基督的再度来临,完成天主国的最後来临。(参阅铎2:13)」(天主教教理,2817-2818)。而且,天主的国已经随著基督的降生成人和圣神的降临而在世上开始了:「『天国在於义德、平安,以及在圣神内的喜乐』(罗14:17)。我们所生活的这末世时期,是圣神倾注的时期。从此,在『血肉』与圣神之间,进行著一场决定性的战鬥(参阅迦5:16-25):只有纯洁的心才能坚定地说:『愿祢的国来临』。我们必须先向保禄学习说:『不要让罪恶在你们必死的身体上为王』(罗 6:12)。凡思、言、行为上保持洁净的人,才可以向天主说:『愿祢的国来临』(耶路撒冷的圣济利禄,《释奥期的教理讲授》5:13)」(天主教教理,2819)。因此,在这第二项祈求里,我们渴望天主今天会透过恩宠而作为我们的君王,祂在世上的国度会日益扩展,和在末世的时候祂会完全统治那些得享天国的所有生灵。

第三项祈求:「愿祢的旨意奉行在人间,如同在天上」

天主的旨意是「所有的人都得救,并得以认识真理」(参阅弟前2:3-4)。耶稣教导我们「那承行我在天之父旨意的人」可以进入天国(参阅玛7:21)。所以,在这里,「我们祈求天父,以我们的意愿结合於祂圣子的意愿,以奉行父的旨 意、即祂使世人获得永生的救恩计画。我们本身无此能力,但与耶稣合而为一,并藉圣神的德能,我们就能交出我们的自由意志,放在祂的手中,并能决定选择祂圣子所常选择的:做父所喜欢的事(参阅若8:29)。」(天主教教理,2825)正如一位教父曾经说过的,当我们在天主经里祈求我们的天父「愿祢的旨意奉行在人间,如同在天上」时,我们所求的「并不是天主应该做祂所意愿的,而是好让我们能够做到天主意愿我们要做的。」[16] 此外,「在人间如同在天上」这措词也包含了一个祈求,就是盼望现今活於尘世间的我们能够满全天主的圣意,如同身在天堂中的众天使和诸圣入已经满全了一样。

第四项祈求:「求祢今天赏给我们日用的食粮」

这项祈求表示出我们像天主子女般的、完全交託於天父的心态,因为「父既然赋予我们生命,不会不给我们为生活必需的食粮,以及其他一切『适当的』物质和精神的财富。」(天主教教理,2830)基督徒们都明白,这第四项的祈求「是指生命之粮:应以信德聆听天主的圣言,在感恩祭中领受基督的圣体(参阅若6:26-28)。」(天主教教理,2835)至於「今天」一词:「从时间方面来说,这词是『今天』(参阅出16:19-21)的教学法上的重述,为使我们能坚定於『毫无保留』的信赖中。从质的一方面来说,这词是指生活上的必需,或就更广的意义来说,则指为生存所需要的一切(参阅弟前6:8)。」(天主教教理,2837)

第五项祈求:「求祢宽恕我们的罪过,如同我们宽恕别人一样」

在这项祈求中,我们首先承认自己是罪人:「犹如浪子回归父家(参阅路15:11-32);在祂面前,犹如税吏(参阅路18:13),自认为罪人。我们的祈求是以『认罪』开始,同时承认我们的悲惨和天主的慈爱」(天主教教理,2839)。但是如果我们没有满全宽恕那些曾经得罪过我们的人这个要求,那麽这一个祈求就不会得到天父的应允:「要天主的慈悲进入我们心中,就必先以我们宽恕得罪我们的人为条件。就像基督的身体一样,爱是不可分割的。如果我们不爱我们看得见的兄弟姊妹,我们就不能爱看不见的天主(参阅若一4:20)。如果我们拒绝宽恕兄弟姊妹,我们的心扉就紧闭起来。这心硬将使天父的慈爱渗透不进来。」(天主教教理,2840)

第六项祈求:「不要让我们陷於诱惑」

这一项祈求和前一项是有关连的,因为罪过正是我们甘心地顺服於诱惑的後果。所以我们现在「祈求天父,勿使我们陷於诱惑……我们向天父祈求,勿让我们走上犯罪的路。我们投身於『血肉与圣神之间』的战鬥中。这项祈求就是在恳求圣神赐予明辨与刚毅之恩。」(天主教教理,2846)天主总是会赐给我们恩宠去克服诱惑:「天主是忠信的,祂决不许你们受那超过你们能力的试探,天主如加给人试探,也必开一条出路,叫你们能够承担。」(格前10:13)但是如果我们要克服所有诱惑,我们就必须祈祷:「这样的战鬥和胜利,只有在祈祷中才能达到。耶稣在传教之初(参阅玛4:11)以及在山园祈祷的最後战鬥(参阅玛26:36-44),都是以祈祷战胜诱惑。在向天父的这项祈求中,耶稣使我们结合於祂的战鬥和临终之苦……这项祈求对於我们在世战鬥之最後诱惑来说,完全呈现出其震撼性的意义;它是祈求至死不渝的恒心。『看,我来犹如盗贼一样;那醒著的人,才是有福的』(默 16:15)。」(天主教教理,2849)

第七项祈求:「但救我们免於凶恶」

最後的一项祈求可以在耶稣向天父所作的大司祭祈祷中找到:「我不求祢将他们从世界上撤去,只求祢保护他们脱免邪恶(若17:15)。」在这一项祈求中,「『凶恶』并非一抽象事物,而是指具有位格角色的撒殚、恶者、反对天主的天使。『魔鬼』(dia‐bolos)就是『投身反对』天主计画的那一位;魔鬼企图破坏天主在基督内所完成的『救恩事业』。」(天主教教理,2851)此外,「我们祈求免除恶者的陷害,同时也祈求脱免现在、过去以及未来的一切灾祸,而魔鬼正是灾祸的製造者或唆使者」(天主教教理,2854),特别是脱免罪恶这个真正的凶恶[17] 和罪恶给我们带来的惩罚:即是永罚。其它的凶恶和苦难都可以变成是好的,只要我们能够接受它,和将它与基督在十字架上所受的苦难结合在一起。

Manuel Belda

基本参考文献:

• 《天主教教理》2759-2865

• 教宗本笃十六世 / 若瑟拉辛格《纳匝肋人耶稣》第五章

建议閲读文献:

• 圣施礼华「认识天主」和「朝向成圣」载於《天主之友》142-153 和 294-316

• Bonaventure Perquin, Abba Father《亚爸.父》,Scepter 2002

註脚:


[1] 若望保禄二世,1987年7月1日演说,3.

[2] 圣施礼华,《基督刚经过》,13.

[3] 同前,36.

[4] 圣施礼华,《天主之友》,146.

[5] 圣施礼华,《与施礼华蒙席会谈》,102.

[6] 圣施礼华,《基督刚经过》,64.

[7] 圣施礼华,《炼炉》,332.

[8] 圣施礼华,《天主之友》,143.

[9] 圣汤玛斯.摩尔, 《伦敦塔来鸿》,no.7

[10] 圣施礼华,《炼炉》,929.

[11] 圣施礼华,《十字苦路》,第一处,默想,一.

[12] 圣方济.沙雷,《灵修密语》,no. 16, 7.

[13] 圣施礼华,《道路》,864.

[14] 圣多玛斯.亚奎纳,《神学大全》,II-II, q. 83, a. 9.

[15] 圣西彼廉,《论主祷文》,12.

[16] 同上,14.

[17] 参阅《道路》,3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