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默大師

採訪若瑟路易斯.索瑞亞神父關於聖施禮華的開朗

若瑟路易斯.索瑞亞(Jose Luis Soria)神父於1953年第一次遇見了施禮華神父,之後亦曾在羅馬與他一起工作了20餘年。索瑞亞神父現居加拿大執行他的牧職。

您說過,聖施禮華的個性特質之一是他的開朗,實際上,您曾出版了一本書,名為「幽默大師」-開朗的老師。他是如何體現這個特質的?

是的,我在書中解釋說我認為這是聖施禮華的重要特質之一。一方面,他對生活很樂觀、常面帶微笑,使他成為一個極具吸引力且是正面積極生活的人。那正是他被公認為開朗、喜悅之處。這是由於他與生俱來的性情,加上後天他真誠且徹底地意識到自己是天主之子的這個事實。

另一方面,他總能隨機的,以調侃或玩笑的方式來回應別人,顯示蘊蓄已久而培養出的高度幽默感,超越了一般單純的開朗,而具有真正的機智。當他面臨一種不協調、模糊不清或不恰當的情境時,能以出其不意的迅速、風趣的轉折來回應。在這方面,聖施禮華不愧為一位老師。當你在一個輕鬆的家庭氛圍中看到他時,你總是會因他親切、幽默的言談舉止而會心一笑或開懷大笑。

同時,聖施禮華深具強而有力的個性,總會把事情交代得一清二楚。這樣難免會帶給身旁的人一些壓力?他是如何糾正別人的?

他確實有種強烈的個性,這是典型的阿拉貢人的特徵。他常說,這也是天主選擇他去創辦主業團的原因之一,因為特別是在草創開拓時期,需要去克服無數的障礙。這確實造成一些壓力,尤其是那些對聖施禮華還不十分瞭解的人,或是性格較膽怯的人。畢竟被人糾正總是覺得很痛苦的,因為傷害到自尊。但是在我與他相處的二十二年裡,我只記得有一次,他在沒有充分的理由之下,糾正了我。但當他一察覺到與事實有誤時,他立刻懇求我的原諒,並以實際愛的行動表達了他對我一貫的父子情意。我想說的是,每當他糾正某人之後,他一定會表示出一些特別富於情感的舉動。舉個記憶猶新的例子來說吧!1973年4月23日與聖施禮華在羅馬,當天早上,他毫不留情地訓斥了我們這些跟他一起共事中的某個人。然而午餐過後,趁我們這群人還在客廳聊家常的當兒,聖施禮華就滿面笑容地走了進來,他的食指和拇指中間夾著一塊糖果-只有一塊。我們會直覺的領悟到這顆糖是給他之前糾正過的那個人的。當他把糖給那人時,會伴隨著他經常對他孩子們說的那些親暱的口吻:「給你,小笨蛋,」或「給你,小流氓。」

和他一起生活愉快嗎?人們常以為跟聖人共同生活必定不簡單,你認為呢?

聖施禮華自己也曾說過同樣的話,他警告我們(和他自己),應該極力避免這種情況:「需要兩個聖人,來忍受一個聖人。」我一向對這句話的理解是:如果有人自認為聖人,他們就會很難相處,因為他們把自己的意見或觀點,變成幾乎像必須奉行的教條一樣。但是這種狀況從未在聖施禮華身上看到。首先,因為他的聖德-也就是他的謙卑和愛德-是絕對真純的。儘管聖施禮華總是說他自己只不過是「一個熱愛耶穌基督的罪人。」可是教會訓導當局已經使用其最嚴謹、切實的審核確認了他的聖德。其次,因為他熱愛尊重每個人的自由,從不把己見作為教條強加於人。而當他察覺到自己的某些錯誤時,他不但會坦誠地承認,同時他也熱切地捍衛主業團裡每個人的自由。

實際上,開朗不僅與愛德相容,而且是實踐愛德的最佳管道之一。在天主賜予聖施禮華的神恩當中,有一項可能會被未曾謀面的人忽視:他能引導一個人沿著開朗、幽默的溫和、穩定的斜坡走向天主。他在《道路》一書中寫道:「真正的德行不是憂愁或惹人反感的;而是親切的喜樂。」這就是他一直力行的做人處事的生活方式。如果有緣能跟他一起生活真是三生有幸,儘管有些時候他的疲憊或疾病會在家庭生活中顯現出來。這種時刻可能是煎熬難過的,但我們都知道,這些就像在一片親情、和平和歡樂的海洋中的一些個暗礁罷了。

當他碰到客觀上的困難事件時,諸如誹謗、不忠於耶穌基督或他所愛的人生病或過世了?他的反應是怎樣的?

1975年2月19日聖施禮華和真福歐華路神父在瓜地馬拉。我看到他總是抱著極大的超然觀點回應一切,他是個胸懷寬廣和信仰真誠的人。而且也要看困難是什麼,如果指的是對耶穌基督不忠的事件;無論是誹謗,還是對天主不慷慨,他都會為之而憂傷。但他自己也採用他一向建議我們使用的方法:「祈禱、靜默、微笑、原諒。」我雖見證了他的苦痛,但同時也見證了他的淡定。當他收到關於主業團最早被晉鐸的三位神父中間的一位:若瑟瑪利亞.荷南得斯神父罹患絕症的醫療報告時。聖施禮華表示要我向他仔細的解釋那份相當技術性的報告。當我們單獨在一起時,我為他解釋病情的診斷情況及嚴重性,聖施禮華就崩潰了,放聲痛哭。稍後,他有些羞愧的說:「我的孩子,我很抱歉,我給了你一個不好的榜樣。但至少你可以看到,這個父親確實有一顆血肉之心。」接著,他緩緩、細細地品味著,他在《道路》691條中的祈禱:「在一切事上,願至公、至聖、至愛的天主聖意,永遠得到奉行,受到讚美,受到舉揚。阿們。阿們。」

那麼普通日常的小挫折呢?

在通常的情況下,你根本看不出這些事情對他有什麼影響,比如機器故障了、斷電了、個人的健康問題等等。在外表上他似乎若無其事,實際上是因為他懷著超然的心態,隨時準備好接受天主的旨意,並具有逆來順受的毅力,能超脫一些對他個人不方便的事,以及他經年累月的內斂修為。他認為這些都是「被動的克己」,他心甘情願地接受,心懷聖化小事和普通事務的渴望-這也是主業團的精神上重要的一部分。

如果,發生的困難涉及到他認識的人的缺乏責任感、粗心、或懶惰等,那他的反應就截然不同了。他經常有所行動,而且反應有時頗為強硬,用意是要糾正並幫助相關的人,但他這樣做的理由不是因為他個人感到不妥,而是因為這是件冒犯天主的事,或者起碼是缺乏對天主的愛心。

你在主業團的個人經歷很豐富,你最想把什麼訊息傳遞給那些將來想加入主業團的人?

我很想告訴他們,要仔細聆聽聖施禮華所強調的:應該履行生活規範[1][1],這是主業監督團信友靈修生活計畫的一部分。他總是孜孜不倦的這麼叮嚀我們:「為我把生活的規範做好!」但正如他的繼承者歐華路慣於解釋的,千萬不要陷入僅限於完成這些規範而自滿;急著能在該做的規範項目上打勾,只重量而不重質。聖施禮華提醒我們,每一個虔敬規範都須是與耶穌基督真正相遇的時刻,而不僅僅是按表操課,做完交差,自己就能再去做其他的事了。我個人的經驗是:我們得去發現每個規範的聖化價值,然後以最大的專注、對天主的愛,忠誠地去做。我會告訴他們,如懷抱這樣的心態去做這些規範,他們能意識到自己對天主臨在的敏銳度會隨著每個規範而增強。這樣,也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像聖施禮華那樣,成為俗世中的一個默觀的靈魂。

[1] 主業團的信友所遵行的基督教虔敬規範,用意在於幫助他們越來越瞭解、熱愛耶穌基督,關係越來越親密。例如,望彌撒、勤聖體、經常去辦告解、閱讀福音和其他靈修著作、念玫瑰經、花時間做心禱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