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能告訴我們您的聖召和成為神職人員的故事嗎?
我是1991年出生於海地中部的米勒巴萊鎮Mirebalais,父母都是虔誠的天主教徒,我們家有四個小孩,我排行老大。中學畢業後,我參加了一些關於聖召的研習會,從而決定成為司鐸。我特別要感謝其中一位司鐸的見證,因為從他的話語中我好像聽到天主對我的呼召。於是心中開始有了擁抱司鐸生活的渴望。
讓我最終把這個決心化為行動的因素,來自2010年的太子港地震事件。這個地震奪走了大約 20 萬人的生命。我目睹了神父們自我犧牲和奉獻的精神,他們不知疲累地幫助和支援那些受苦的民眾。他們的榜樣激勵我想要追隨他們的腳步。我一開始在海地接受培養,接著到羅馬繼續完成我的學習。我在2019年7月6日晉升為神父。
您在教區的職責是什麼?
我的司鐸工作包含幾個部份。首先,我住在教區的小修院,在那裡除了一般的培育工作之外,我也負責指導那些初學生,並可能成為神職人員的年輕學生。另外在教區裡,我主要是做天主教學校的培育工作,並協助老師們建立他們設計的教學框架。
我同時是教區電台「聖母無染原罪電台」的台長,負責發揮信仰在媒體的傳播。最後,我還擔任教區牧靈辦公室秘書長,我們正在為2025-26的青年牧靈年做準備。
海地的安全狀況如何,特別是對於那些有基督宗教信仰的人?
在海地,公開表達自己的信仰本身是不會有危險的。我們是一個以基督宗教為主的國家,有信仰上的自由。然而,由於武裝團體的存在,公共安全確實令人擔憂。由於這些團體的存在,使得城市和城市之間的往來變得十分危險。暴力是整體性的,對每個人都一樣,不僅限於基督徒而已。
武裝團體的暴力如何影響海地年輕人的教育?
暴力對青少年教育有非常嚴重的影響。由於經年不斷的威脅,許多地區的學校和教堂全年關閉。人們因為害怕,平時都待在家裡,只有緊急需要時才會外出。幸運的是,我的牧區Hinche,學校仍然能夠正常運作。但是,這種情況引也發了前所未有的遷徙危機,許多人為了安全而離開家園。我們學校就收留了很多流離失所的學生,只好向國際組織尋求支援,安排他們接受教育和照料他們的心理創傷。
該武裝集團主要由年輕人組成。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
可悲的是,許多年輕人最終加入了這些武裝組織,是因為父母無法照顧他們或送他們上學,讓他們自生自滅。在沒有其他更好的選擇下,當腐敗的政客付錢讓他們去犯罪時,他們無力拒絕。他們被迫拿起武器幫助這些政客為所欲為。資助這些暴力組織的都是追求權力的富人,而年輕人只是他們手中的棋子。他們在不知不覺中毀掉了自己的國家。
信仰在這些年輕人的生活中扮演什麼角色?
信仰可以成為希望和轉化生命的力量。透過福音的教導,我們試著引領年輕人去過一種既正當又有平安的生活。然而,他們經歷過太多自然災害,又目睹和承受了許多痛苦,導致有些人對信仰持著複雜的態度。有些人將災難視為天主的懲罰,但也有些人會在經歷危機時,暫時求助於信仰。
您在日常教育工作中面臨的主要挑戰是什麼?
我主要的挑戰是幫助那些有經濟壓力和家庭有困境的年輕人,讓他們能夠上學,特別是中學。我們還需要支持曾經在暴力中受過嚴重創傷的年輕人。因為在暴力環境中長大的年輕人自己也有可能變得暴力。身為一個培育者,我的工作是幫助他們明白,在福音的啟發下,生命可以變得積極正向。拋開復仇的念頭,就能建立一種更寬容和友愛的思維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