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8年8月,倫敦:「你不能,我卻能!」

主業團創辦人施禮華蒙席在1958年首次到訪倫敦。他從八月初到九月中逗留在那裡。

主業團創辦人施禮華蒙席在1958年首次到訪倫敦。他從八月初到九月中逗留在那裡。此後他年年都回去,直到1962年。1958年,他8月4日抵達倫敦。翌日,他在一張聖相背面寫上:「Sancta Maria,Sedes Sapientiae,filios tuos adiuva (聖瑪利亞,上智之座,求您助佑您的孩子們);Oxford, Cambridge,5-VIII-58。」

他走馬看花地看了倫敦一遍。當他去到倫敦的商貿中心時,看到街上人頭湧湧:白領上班族,和西裝畢挺的人。路上車水馬龍,塞滿紅色的公車和黑色的計程車。

幾乎每一座樓宇都鑲嵌了一個落成日的牌扁:「1748年創立」;「1760年……」;「1825年……」……聖施禮華深明此中的歷史意義及其對日後的影響:繼往開來的工作、與全球各大洲的貿易、財富、經濟實力……這一切都構成一個堅硬的、世俗化的、看似牢不可破的貝殻。商貿中心就像一棵巨大的、存活了幾百年的古樹。而各有各忙的人羣中又夾雜著不同類型的面孔和裝束:印度人、非洲人、中國人和阿拉伯人。

聖施禮華在堅信天主臨在的意識中仔細衡量這一切。他想到自己的努力和膽色在倫敦商貿中心這個重要的國際交會點上顯得如何不逮。可想而知,當他把自己的實力與這個城市的大能相比時,他一定感到一點兒沮喪。可是他不願被攝服。在靜靜的祈禱中,他仰望著上主,檢視著自己有限的能力,最後得到了一個蠻不錯的結論:若要把這一切 —— 一切人靈,一切事業 —— 帶給基督,就必須用一個超性的槓桿,和超性的氣力。

在他第一次造訪倫敦時,他也參觀了各景點:國會大廈、艦隊街、西敏區、白廳;牛津郡、聖奧爾本斯郡……。8月10日星期日的早上,他再到商貿中心。這時,整個區域都一片死寂,令他的印象比前更加深刻。週末與平日全然不同:街上空無一人,所有建築物都重門深鎖,一片死寂。那一天,他寫了一封信給英國第一個加入主業團的、當時在羅馬學院攻讀的人Michael Richards。他說:「這個英國,你這個混蛋啊,è una grande bella cosa(是一個偌大的、美麗的東西)!倘若你幫我們 —— 尤其是你 —— 我們就會在這個世界的十字街頭上做一些實事。祈禱和歡欣地奉獻一些小克己罷。」

聖施禮華逗留在倫敦的日子是充滿祈禱和工作的。當他想到這些遊走街上、其中許多並不愛天主,又或對基督一知半解的人時,他感到不能幫助他們。這種無能為力的感覺使他更加親近天主,就如一個躲在父親臂彎下的小孩一樣。他倚靠祈禱:這個「主業團的效能的秘訣」,也如他對身在倫敦的人所說的,像一把能遮擋壞天氣和各種困難的巨型雨傘一般地工作。

8月11日,他造訪了劍橋。兩天後,在倫敦一個主業團的學生中心Netherhall House舉行的聚會中,他談到在牛津、劍橋和曼徹斯特展開使徒工作。他指出英國是世界的一個交會點。全球各地的人都前來這裡;其中許多人來自一些主業團仍未到達的、人們希望它能去到的地方。他在主業團內的兒子們都深深記著他這番話。

他其中一次旅程目的地是Michelham 修道院和 Eastbourne。8月15日,他在位於倫敦西北部的威爾斯登的聖母朝聖所重新把主業團奉獻給聖母聖心。似乎當他身在那𥚃,正在思考英國的歸化時,他得到了一個來自上主的訊息:「你不能,我卻能!」天主可以做到聖施禮華不能做的事情。

取材自The Founder of Opus Dei,vol. III:The Divine Ways on Earth,Scepter,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