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年前,我北上求学就读博士班,经过缘分巧妙安排,住进文杉学苑,这是一所专为女子学生开办的家庭式宿舍。 在居住四年的岁月里,我认识了许多人,徐老师即是我在文杉学苑认识的主业团独身成员。 基于认同主业团创办理念,我成为主业团协助人,因着这层关系,后来毕业、结婚生子,我与徐老师仍保持联系,回头想想,能够拥有一份长达十几年的情谊,真是不可思议啊!
得知今年是徐老师80岁生日,多么值得庆祝的大事! 我特别送了一束厄瓜多尔粉色玫瑰,作为生日礼物。 选择粉色玫瑰之因,发想得自徐老师中文名字「霞」而来,霞意指清晨或傍晚时分,天空云层因阳光偏射而呈现的光彩。 尤其是晚霞,散射暖红、粉红、橙黄、幻紫光芒,令人联想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境界,粉色玫瑰寓意徐老师来到人生最美时刻,如同傍晚天空,绚烂夺目。 除此之外,这束大轮玫瑰,单朵具有一百二十片花瓣的硕丽型态,犹如圣咏所言,栽在上主殿中的植物,「虽已年老,仍然结果,枝叶繁盛,依旧绿茂」。 因此,粉色玫瑰代我呈献生日祝福,希望徐老师拥有上主眷顾、意义丰富的晚年生活。
看到徐老师数着玫瑰花瓣的照片,让人想起主业团亲密孝爱圣母的教导。 玫瑰是圣母象征,天主教圣传常出现玫瑰与圣母相伴的事迹,比如圣母亲自教导圣道明玫瑰经、瓜达露佩圣母以玫瑰花回覆主教要求的记号、露德圣母显现时,脚上装饰着金黄色玫瑰等等,玫瑰花意象与圣母形影不离。 圣母与玫瑰,更让我想起自己成为天主教友的原因,当年徐老师一句询问:「你怎么不成为天主教友?」此番话语深深重击我的心灵,我已是基督教信徒了,有必要再改宗吗? 然而,居住在文杉学苑的主业团独身成员,她们身上散发的宁静与平安,深深吸引了我。 在新教信仰框架里,天主教重视圣母的态度,却成为我不能理解的障碍,这时徐老师适时介绍史考特‧韩夫妇《罗马—甜蜜的家》,通过这本书,让我理解到新教徒转向天主教的挣扎与难处,我也在文杉学苑阅读到圣施礼华著述,逐步认识圣母协助人们找到天主圣三的重要性。 徐老师更为我用心准备一年的道理课,奠定认识天主教信仰的基础。 很庆幸自己成为天主教友,尤其是天主教面对痛苦的态度,让我更好地接受人生突如其来的难题,正如圣施礼华在《十字苦路》所言:「当我们的手被荆棘刺痛时,我们的眼睛里就会发现一束美丽芬芳的玫瑰。」我记得自己第一次小产时,失去胎儿的痛苦,难以言述,徐老师还特地带《清秀佳人》影集光盘来家里,让我试着通过戏剧来转移伤悲; 后来,我与先生带着破碎的心,前往美国读书半年,其中徐老师帮忙介绍波士顿主业团成员让我们认识,在波士顿感受到主业团真是一个友爱的大家庭; 这两年,我又遭逢父亲过世,也是徐老师安慰聆听自己的苦楚。 我在人生里遇到的荆棘刺痛,幸好有徐老师玫瑰花般的相伴,这份友谊实在太珍贵,可以说,徐老师是天主祝福我的渠道。
最后,不得不提这把玫瑰产地,厄瓜多尔是盛产玫瑰的国家,这才让我留意到去年是圣施礼华探访拉丁美洲国家50周年,范康仁蒙席也前往拜访当地主业团。 在范蒙席拜访厄瓜多尔的影片里,其中有位机师说了一段很美的话:「天主在难以置信的日落色彩里,当我们横渡大西洋时,看见太阳落山、看见云彩,在那里你看见天主,你找到天主了!」这段话呼应多年前圣施礼华在阿根廷聚会时,他留给在场朋友的话语:「地球上的美好事物,也引导我们走向天主。」晚霞与玫瑰,让我们惊叹造物之美时,更带领心灵寻得天主。 这把玫瑰,有着我与主业团成员之间的友谊印记,谢谢徐老师让我遇见这份珍贵信仰,但愿她在一生岁月里,幸福与慈爱常随不离,继续为周遭人们带来上主祝福,成为和平与喜乐的播种者。
作者 王冠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