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音释义:基督君王的庄严

基督君王瞻礼主日的福音(丙年)和释义。

福音(路23:35-43)

耶稣被钉在十字架上时,民众站着观望;首领们嗤笑耶稣,说:「别人,他救了;如果这人是天主的受傅者、被选者,就救他自己吧!」

兵士也戏弄耶稣,前来把醋递给他,说:「如果你是犹太人的君王,就救你自己吧!」在他头上,还有一块用希腊文、拉丁文及希伯来文,写的罪状牌:「这是犹太人的君王。」

悬挂着的凶犯中,有一个侮辱耶稣说:「你不是默西亚吗?救救你自己和我们吧!」

另一个凶犯,应声责斥他说:「你既然受着同样的刑罚,连天主你都不怕吗?这刑罚对我们是理所当然的,因为我们所受的,是罪有应得;但是,这个人,从未做过什么不正当的事。」随后说:「耶稣,当你来为王时,请你纪念我!」

耶稣给他说:「我实在告诉你:今天,你就要与我一同在乐园里。」

释义

基督君王瞻礼日结束了教会始于将临期的礼仪年历。在本日弥撒的福音中,教会给我们展示基督身悬十字架上,在众旁观者的嘲笑中,和一块讽刺性地宣布祂为犹太人的君王的牌匾下受尽痛苦的一幕。

在这一幕里,基督的国度是奇异的、隐藏不见的。教宗方济各说,这段福音以一种令人惊讶的方式展现耶稣的君王性。「天主的基督,被选者,君王(路23:35、37),软弱无能,毫无光彩地展现在众人前。祂高悬在十字架上,看起来较为像是一个被征服者,不是一个征服敌人者。祂的王权是自相矛盾的。」教宗方济各总结道:「因为祂王国的伟大之处,不在于这个世界所指的权力,而是天主的爱,一种能够与一切相遇,和治愈一切的爱。基督出于这种爱而谦卑自下和取了我们的人性;祂生活出我们人类的卑贱,祂也抵受了我们人类状况的最低点:不义、背叛、遗弃;祂经历了死亡、坟墓、阴府。因此,我们的君王走到了宇宙的尽头,为了要拥抱和拯救每一个生命。」(教宗方济各,2016年11月20日的讲道。)

圣路加也许是福音作者中最清楚地强调耶稣在受难期间的这种仁慈之爱,一种能够为了拯救我们而承受一切的爱。例如他记录了耶稣为钉祂在十字架上的恶人们向天父祈祷(34节);他又叙述了他所写的福音中最具特色的情节之一:那个善良的盗贼的悔改,在这一幕中使自己成为基督得胜和祂神秘国度的初果。

在这一幕中,这个善良的盗贼展现了在天主的国度中若要获得一席之地而需要有的美德。正如教宗圣大额我略所说:「他是有信德的,因为他相信他会与眼看在他身旁频死的天主一起统治世界;他是有望徳的,因为他祈求能够进入主的王国;他也是有爱德的,因为他严厉地责备了那个与他一起掠盗、因而一起受死的同伴。」(教宗圣大额我略,Moralia 18,25)他遭受着与耶稣一样的苦难。但是他没有和其他人一样嘲笑耶稣,责备耶稣在不公义面前明显地处于被动,反而在这个纳匝肋人、这个正在与他一起受苦难的同伴身上认出了天主子。

这个善良的盗贼指出了那另一个盗贼所需的基本气质:「你既然受同样的刑罚,连天主你都不怕吗?」(40节)在这里,敬怕天主是指以责任感和真诚之情去承担自己的行为的后果,而不是为此而诿过于天主:「这对我们是理所当然的,因为我们所受的,正配我们所行的;但是,这个人从未做过什么不正当的事。」

对天主的敬畏促使这个善良的盗贼承认并告明自己的罪行。因此,他藉由痛悔而从恐惧中迈出,并走向爱情:「当祢来为王时,请祢记念我。」(42节)而他不仅得到了天主的宽恕,还得到了天堂乐园的应许。正如圣安博所说:「我们的主赏赐给人的,总是比人向祂恳求的为多:那个盗贼只是要求祂记念自己,但我们的主回答他说:『我实在告诉你,今天你就要与我一同在乐园里。』生命在于与基督居住于同一处,而基督在哪里,那里就有祂的国度。」(圣安博,Expositio Evangelii sec. Lucam,in loc)

圣施礼华谈到这一幕时说:「我曾多次重复诵念那句圣体颂:Peto quod petivit latro poenitens,每次我都很激动:我应该像那个悔改了的强盗一样去祈求!他身受死刑,承认自己罪有应得……。但他用一句话窃取了基督的心,而为自己开启了天国之门。」(圣施礼华,十字苦路,第十二处,4)

Pablo M. Ed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