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督的信(2013年7月)

「我信唯一、至圣、至公、从宗徒传下来的教会。」监督在此月的书信中强调教会的超性根基。

萨拉高沙,2013年7月1日

我至爱的孩子们,愿耶稣为我看守我的儿女们!

两天前我们庆祝圣伯多禄和圣保禄两位圣宗徒的庆节,他们两位是教会信仰的柱石,在罗马为基督殉道。圣伯多禄就是在这城市建立宗座,并以殉道加冕了他在世的一生。故此罗马的教会成为「该城国和世界教会的母亲和元首」。让我们感谢天主,祂借着启示教义的可信性和可见合一性的保证巩固基督徒,让我们学习以每天的自我牺牲来献身。

在整个救恩史中,天主为创建教会作准备。首先在旧约时代,祂择选了以色列作为祂的子民;然后,在时期一满,就派遣了祂的爱子降生世上,以祂的宣讲和奇迹,召叫宗徒并派遣十二宗徒去继续祂的救赎使命。 「教会主要是诞生于基督为我们的得救而完全的自我交付,这交付提前在建立圣体圣事时实行,后来在十字架上完成。」[1]且「圣父委托圣子在世间应完成的工作结束之后(参阅若17:4)五旬节日圣神被遗来,永久圣化教会。」[2]正如我们父亲所愿望的,让我们对这两个奥迹充满欣喜,并恳求天主赐予我们更大的信德。

圣教会完全依赖降生成人的圣言,教会呈现祂于世界直到终结;而掌管教会的是圣神,祂住于其怀中一如住在圣殿。让我们感谢并赞叹圣教会与圣三这深奥的关连:她和我们都是天主的圣洁子民,耶稣基督的奥体,圣三的居所。因此,我们在信经中宣认了信奉耶稣基督和圣神的天主性后,理当宣认圣教会的奥迹,我们借着圣洗加入了教会,并在她内──即在普世救恩的圣事──方可完成我们的圣化工程。

「我信唯一、至圣、至公、从宗徒传下来的教会。」[3]这就是我们所宣认的信经,圣教会具有此四个本质的特征,同时表现出其外在独特的基督教义记号。这些都是教会的基本属性,正如基督所意愿的,是从教会的本质衍生出来的。它们既是基本的,也就是标志、标记,使教会跟其他人性的聚会有别,尽管在其他聚会中也许宣布基督的名字。[4]

让我们更坚信教会的超性特质。如需要的话,让我们高声宣认它,因为很多人虽身在教会之内,甚至处于高位,但已忘记这些重要的真理。他们所尝试建立的教会形象既不是至圣的,又不是唯一的,也不是从宗徒传下来的,因为这样的教会不是建立在伯多禄的磐石上。他们提出的代替品不是至公的,因为它充满不必要的派系之争,只是出于人的任性。[5]

圣施礼华这些强烈而清晰的话语总是非常的实用。教宗方济各最近曾感叹道: 到今天仍然有人说:「我信基督,不信教会。」就像有些人说:「我相信天主但不相信司铎。」但正是教会带领我们认识基督,祂带领我们归向天主。教会是天主子女的大家庭。当然,教会也有其人性的一面。那些组成教会的司铎与信众,当然有缺点、不完美和罪过……但美好的是,当我们意识到我们是罪人时,我们便得到仁慈天主的宽恕。 [6]天主通过教会宽恕我们,她是救世的圣言和圣化我们的圣事的保管者。

在圣教会内,我们公教徒找到自己的信仰,我们行为的准则,我们的祈祷,我们的手足之情。透过教会,我们与所有已经离开人世,正在炼狱──受苦的教会──中洁净的弟兄,也与那些已经获享荣福直观,并永远爱慕天主圣三──凯旋的教会──的弟兄团结一起。教会既存在我们当中,又同时超越历史。她在圣母玛利亚的庇荫下诞生,并继续赞美她是自己在天上和人间的母亲。[7]

圣施礼华日复一日疯狂地热爱教会,并教导我们要照样行事。从创办主业团开始,他清楚地看到要把一切光荣归于天主,要将基督放在一切人类活动的巅峰,我们可在下面的短诵找到这途径: Omnes cum Petro ad Iesum per Mariam! 让我们与伯多禄,藉由玛利亚,奔向耶稣!我们必须经由玛利亚,奔向耶稣,与罗马教宗,基督在世的代表的意向和愿望联同在一起。圣施礼华在《道路》一书中呼吁所有信友: Et unam, sanctam, catholicam et apostolicam Ecclesiam! —我明白了,当你在念这段经文时,为何停顿了一下,品尝其中意味:「我信唯一、至圣、至公、从宗徒传下来的教会……」[8]

教会是唯一的,因为她是「在父、子和圣神的结合中聚集而成的民族,」[9]而这一致性是由信仰、敬礼──特别是感恩祭──和圣统三重的结合共融组成。同时,教会是至公的,开放给所有种族、所有国籍、所有文化。各式各样的礼仪庆典,神学和灵修传统及纪律,不仅丝毫没有伤害她的一致性,反而把它彰显出来。故此,当「我们承认在基督的教会之外,存在着许多真理和圣化的因素,这些因素属于教会并导向教会本身至公的统一(参阅《教会宪章》8);我们也相信天主圣神的行动,在基督所有子弟的心中唤起对这统一的爱护。」[10]我们必须确认救恩是透过教会分施给世人。 「我们相信教会是为得救所必需的,因为基督乃唯一中保及得救的道路,祂使自己为我们临在于号称祂的奥体的教会中(参阅《教会宪章》14)。但是天主救赎的计画收受一切的人。」[11]

你真的明了天主教信仰有多么美丽吗 ​​?正如我们父亲所说,它为人心中的渴望提供了答案,使我们认识天主的圣意,祂愿意所有男女「都得救,并得以认识真理。」 [12]因此祂赐予圣教会信众得救的途径。这恩赐的后果便是使徒热忱,向所有男女宣讲对基督的认识和热爱,是基督徒召唤的职责。什么也不能使我们免除这一责任,而我们应思考:这对我个人有什么影响?为了全人类,我的祈求有多么炽热?

的确,「原来那些非因自己的过失,而不知道基督的福音及其教会的人,却诚心寻求天主,并按照良心的指示,在天主圣宠的感召下,实行天主的圣意,他们是可以得到永生的。」[13]然而,天主愿意依赖我们在福传上的合作:每个人在他的境况中,每天努力宣扬救恩的喜讯,和协助实践救赎的工程。正如圣施礼华所强调,我们不要忘记:在罪恶中,良心被错误扭曲,变得冷酷无情,抗拒天主的救恩行动。这是为什么我们必须传播基督的信理,信仰的真理,和基督徒伦理的准则。这也是为什么我们需要圣事,因为所有圣事都是耶稣基督建立的,作为施与恩宠的工具因,也医治因软弱而产生的堕落的本质。[14]

「教会如此祈祷工作,期望整个世界,都变为天主的子民、主的奥体、圣神的宫殿,在万物的元首基督之内,一切荣誉光荣都归于创造万物的天父。」[15]

我们生活在一个教会特别需要我们帮助建立她的紧急时代。当我们面对在世上许多地方像油渍一般扩散开来的相对主义和漠不关心的回应(特别是拒绝接受天主)时,我们不要失望或有丝毫的悲观。我们这些希望认真持守信仰的人,应该加倍努力带领人灵给天主和教会。不要以为这是一项艰巨的任务,我们只需作我们能力所及的,彻底下决心把我们的生活迈向天主。师保圣神时常在我们的内心行动,也许在最意想不到的时刻,唤醒每一个人对永恒、超性生命炽热的饥渴。而我们,我们每一个人要准备好随时去回应祂的行动。 身为教会,身为天主的子民,按照天父伟大的爱的计划,意味着要我们在人类中成为天主的酵母。即宣讲及把天主的救恩带到我们失落了许多人的世界里,他们需要勇气、希望和新的活力来继续这旅程。 [16]

我坚持我们要充满信心,绝不气馁。我们的时代充满着去学习和传播美善奇妙的可能性。藉由在我们途中遇见的人谈及天主,每天为我们提供机会,显示我们对天主的爱。让我们加倍对祂的信任。教宗说: 天主是更强大的。你们知道为什么吗?因为祂是主,唯一的主。而我想加上,只要我们首先把福音的光活出来,尤其是在我们的生活中,黑暗和邪恶的事实是可以改变的。试想在一个运动场里……在一个漆黑的夜晚,如果有人点亮了一盏灯,你勉强可以看到它,但若七万个观众都把自己的灯点亮,整个运动场便有如白昼。让我们一起成为基督的光,一同把福音的光芒带给现实的世界。 [17]

让我们回应罗马教宗的这些话语,每天尽力在我们的工作、家庭生活、人际关系、运动中,无时无刻!发出基督追随者的光,并靠祈祷及勤领修和圣事和圣体圣事。

为圣施礼华的庆日,世上许多祈祷已上升天堂,特别是弥撒圣祭。你们要深信,如同我们钟爱的欧华路主教常说,这些祈祷是「来回票」:吾主把这些祈祷送回给我们,使我们及我们的朋友结果实。

几个星期之后我将会去巴西,陪伴教宗一起庆祝在七月底在里约热内卢举行的世界青年日。之后,若天主愿意的话,我希望能到智利、乌拉圭和阿根廷一短时期,亲自告诉我的儿女们及其他人因主业团的使徒工作获益的人,教会期待他们多做工作,教宗方济各一如前任的罗马教宗们,依靠我们每一个人把基督的讯息传遍整个世界。这是他在6月10日接见我时告诉我的。让我们继续为他和他的意向祈祷。如同其他的情况,我依赖你们每个人,因此吾主将赐予我在巴西和其他地方得到丰盛的属灵的果实。所有这些情况都能邀请我们与伯多禄的继承人更密切地结合在一起。我们应以子女的孝爱陪伴他,与他及他为教会和生灵的服务联合一起。

7月7日是欧华路主教申请加入主业团的周年纪念日。我把我们对自己召叫的忠诚托付给他。在16日我们将庆祝加尔默罗山圣母庆节。我请求她,透过她母爱的转祷,使我们充满成圣和作使徒工作的热望。

我在萨拉高沙写这封信,是应总主教之邀来这里为祝福圣施礼华和真福若望保禄二世的雕像,它们会被安放在城中一所教堂中,让信众尊崇。跟着,在开始南美洲旅程之前,我会去潘普隆纳逗留数天。请你们继续为我的意向祈祷。

我以深情祝福你们,

你们的父亲,

+浩伟

版权:圣十字架及主业团

──

[1] 《天主教教理》766。

[2] 梵二《教会宪章》4。

[3] 《罗马弥撒经书》尼西亚‧君士坦丁堡信经。

[4] 圣施礼华,讲道「忠于教会」,1972年6月日。

[5] 圣施礼华,讲道「教会的超性目的」,1972年5月28日。

[6] 教宗方济各,公开接见讲道,2013年5月29日。

[7] 圣施礼华,讲道「教会的超性目的」,1972年5月28日。

[8] 圣施礼华《道路》517。

[9] 圣西彼廉,天主经2 3(PL 4, 553)。

[10] 保禄六世《天主子民信经》22,1968年6月30日。

[11] 同上,23。

[12] 弟前2:4。

[13] 梵二《教会宪章》16。

[14] 圣施礼华,讲道「教会的超性目的」,1972年5月28日。参阅多瑪斯,《神学大全》q. 62 a. 1及q. 61, a. 2

[15] 梵二《教会宪章》17。 [16] 教宗方济各,公开接见讲道,2013年6月12日。 [17] 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