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督的信(2009年4月)

监督在本月的信中提醒我们:吾主召叫我们偕同祂一起走进祂的光荣中, 然而那是要靠不断的自我克己而达至的。基督在加尔瓦略的死亡并不是终结

2009年4月5日

我亲爱的孩子们:愿耶稣为我看守我的儿女们!

下星期日,教会纪念耶稣基督荣进耶路撒冷,它标誌着圣週的开始,而且将会在吾主的苦难、死亡和复活——逾越节的叁日庆典时达至高峰。我们救主的牺牲,在每次感恩圣祭中再次临现,更在圣週四、苦难圣週五和逾越节守夜祈祷的隆重礼仪中向我们展示出它的光辉。让我们从现在起就更彻底地好好準备自己;让我们出去迎接那丰厚地赐予我们的恩宠。我们要紧密地与吾主同行。

我们站在圣週的门槛时,应记起圣施礼华所写的话:这几天特有的善功敬礼,无不引人嚮往趋向复活。如圣保禄所说:复活乃是我们信仰的基础 (参格前15:14)。然而,我们不应仓促急进,以免错过一件极易忽略的直截了当的事实,即:我们不可能分享吾主的复活,除非先同祂的苦难与死亡结成一体 (参罗8:7)。我们若要在圣週结束时,伴随光荣的基督,就必须在祂死於加尔瓦略时,同祂结合,参与祂的全燔祭。1  您是如何严谨地,如何热切地在这四旬期的五週内準备了您自己?您还馀下数天去改进,如有需要的话去补救失掉了的时间!

圣保禄的教导是十分清淅的。我邀请您们去默想它们,重新振作地把它们实践出来。在这特献於这位外邦人宗徒的一年,让我们请求他的代祷,好使所有基督徒也仿傚他的表样,能确信与基督认同唯一的方法,也是我们最大的渴望,是要在走到加尔瓦略的路上紧随祂。我们每天在颂唸叁钟经的祷文时都会言及:per passionem eius et crucem, ad resurrectionis gloriam perducamur ;赖祂的苦难及十字圣架,使我们获享祂复活的光荣;如此地,我们仿傚祂在圣週中呈现在我们眼前的那份慷慨的自我牺牲,我们亦能分享祂复活的光荣。

教宗本笃十六世在保禄年其中一次演讲中解释说:扫禄原是一个迫害和向基督徒使用暴力的人,从他在大马士革皈化的路上,他转身投向被钉的基督,让基督成为他存在的理由,成为他宣讲的理由。他的生命并非平静和没有危险和困难,但他甘心情愿地为灵魂付出一切 (参格後12:15)。他与耶稣的相遇使他清楚地认识到十字架的核心意义:他明白到耶稣为众人,同时也为他死了,也复活了。这两件事都是重要的;普世性地:耶稣为众人死了,而主观地:祂也为我而死了。天主自愿交付了,祂仁慈的爱在十字架上已显现出来。2

让我们在这进入圣週的当下细心回味这些话,因为它们指示出基督牺牲的最终原因。是「爱」把耶稣带到加尔瓦略山上的。我们的父亲强调:当祂身悬十字架上时,祂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语再都是出於爱,即安祥又有力的爱。3 让我们更深入这个至圣天主圣叁的第二位降生成人的事实,祂把所有从起初已犯下的和整个世代将犯的罪愆自由地,全放於自己的肩上,而并没有放弃祂作为天主的身份,把它奉献给创造者,使成为我们无限价值的赔补。天主竟这样爱了世界,甚至赐下了自己的独生子,使凡信衪的人不至丧亡,反而获得永生,因为天主没有派遣子到世界上来审判世界,而是为叫世界藉著衪而获救。4

我们要何等深切地感谢吾主,因祂向我们显示了,也会继续向我们显示祂对我们的无限爱情!我们要如何感谢祂的母亲,童贞玛利亚,她以她的「fiat」与天主的救赎计划合作。让我们也不要忘记要「以爱还爱」。无论我们的爱情有多大,也无法与天主无限的爱情相比。这是非常真确的。但天主会因我们向祂完全地奉献的丁点儿而高兴;祂会补足其馀所欠缺的,因为天主的爱藉著所赐与我们的圣神,已倾注在我们心中了。5

让我们在这圣週中立定主意,把我们整个人和生命,完全慷慨地再次放在天主的手中。如此,我们将会发现我们在复活守夜祈祷时再次重申的领洗誓言更深层的意义。我们中大部份人都是从年幼时已成为基督及教会的一分子,因为我们的父母为我们寻求了圣洗圣事更生的活水。现刻,我们在礼仪中确认我们当初领受了的承诺。让我们以感谢和喜乐的心再次肯定,留意天主那份极美好的赠予,同时渴望与基督合作,把救恩带给普世人类。当我们看到世界的地图时,当我们读到或听到传媒的新闻报导时,我们有否感受到祂应达於所有灵魂那裏去?

圣保禄牺牲了自己的生命,为了我们所有人的得救,把自己毫无保留地贡献於修和与十字架的职务。教宗劝勉我们:我们同样也要这样去做。让我们也能在谦卑的爱中找到我们的力量,在割捨的软弱中找到智慧,并因而进入天主的德能中。我们必须以这真实的智慧来作我们生命的範本。我们不能只为自己而生活,而要为那我们称「祂爱我并为我捨弃了自己」的天主的信仰而生活。6

让我们把我们所确信的传佈给每位我们遇见的人,纵使在人性而言情况好像是困难重重的,包括当经济危机以不同方式蓆捲各国不同社会阶层的时候。我们要运用我们拥有的,正直的人力资源去克服困难,并帮助其他人,要在一切发生在您身上的事情中发现天主的旨意。

我们值得花些时间去问自己:「我在自己不喜欢或不利於我的事情上怎样反应?我有没有奋力去纠正我的反应,把每件事情都提升到超性的层面?」在稍为犹豫之後——这是非常可理解的,因为我们都是人——让我们立刻、坚决地认同天主的旨意:「主,你要这个吗?…那麽,我也要!」7

我们不要忘记紧随十字架之後的事实,就是复活和光荣的升天。吾主召叫我们偕同祂一起走进祂的光荣中, 然而那是要靠不断的自我克己而达至的。基督在加尔瓦略的死亡并不是终结;真正的终结从祂光荣的身躯和灵魂中己显示了给我们,以光荣天主父。8 圣保禄在写信给格林多的信众时教导他们:假如基督没有复活,那麽,我们的宣讲便是空的,你们的信仰也是空的 (…) 你们还是在罪恶中。9 怀着这份身为基督徒必须时常拥有的信德,圣奥斯定曾写道:相信基督曾经死去并不算甚麽,连异教徒、犹太人和所有迷途的人都如此地相信。他们全都相信基督死了。基督徒的信德在於相信基督的复活。我们要以相信基督从死者中复活为当务之

事。10

教宗本笃十六世解释说:吾主的圣死揭示了祂对我们的极大爱情,以致祂为我们牺牲了自己;只有祂的复活才是我们的「保證」,肯定祂所说的真理在任何时候也能应验在我们身上。(…) 儘管现今有很多人像往昔般,会以不同的方式表示怀疑,甚至否认这事实,但是它的真实性历来都广泛地以文书被纪录下来,我们也应当重新肯定这份我们信仰的基本真理。对耶稣复活的信仰减退会使信仰基督的人的见證变得衰弱。11

人类的痛苦和死亡本身如果与对天主子的信仰结合便会找到它们真正的意义。我想以我们父亲的劝勉提醒您们:要知道拥有这份超性的信德,我们将可移山,将可复活死者,将可让不能说话的舌头发声…让瘫痪的身躯活动自如!要知道和相信在任何时候明认吾主并不是宗教狂热;这是对复活的基督的信仰,因为没有它,inanis est et fides vestra (格前15:14),我们的信仰便是空的。12 因为十字架的神学并非理论,而是基督徒生命的现实。 (…) 基督宗教并非平稳的坦途,而是陡峭的山丘,它在基督的光照下,因祂而充满了希望。(…) 唯有如此,透过经验痛苦,我们才能认清生命的真谛,认清它的美丽和它那份从基督的圣死和复活而来的极大希望。13

正是如此,信仰基督的人甘愿把自己与耶稣基督的逾越奥迹结合,分担基督的使命,并与祂合作以达至完满,即使在物质世界亦然,吾主也要完全战胜魔鬼、罪恶和死亡。伟大的基督徒革命,功在把痛苦,转化成富有成果的忍受苦难;把坏事,转化成好事。我们把这个武器,从魔鬼手中夺取过来,用以攻克永恒。14

这一教导的光辉照亮我们的每一天,它将使我们更深切地活出复活的精神,与吾主更紧密地结合共融。让我们每天都以圣施礼华在一次回答提问他有关怎样在圣週中更好地与耶稣相处的建议,结合在我们的每天的回应中。他说:阅读吾主的苦难和默想它,成为那情景中其中的一员。想像一下——您可以做得很完满的因为圣保禄邀请我们所有人都这样做——这一切都在此刻发生,而非在两千多年前;Iesus Christus heri et hodie, ipse et in saecula (希13:8),耶稣基督昨天、今天、直到永远,常是一 样。您可走进祂的门徒当中,祂的朋友当中,甚至祂的敌人当中,去看一下发生了甚麽事。以您的头脑和心灵去回应,就如您目睹祂遭受到的那样去回应。如此,您将能很好地渡过圣週。15 我大胆地加上:下决心不要留祂独自一人;要实现这目标,我们要依赖玛利亚的帮助。

我在叁月尾时曾接受教区主教的邀请到过毕尔巴鄂,在会议中提交了一份有关天主教徒与公职的报告。我藉此机会也到过潘普洛纳和萨拉高沙。我在萨拉高沙披拉童贞圣母前祈求,这祈求与西班牙首次福传有很密切的关係。回想圣施礼华曾花长时期在萨拉高沙大教堂祈求,我也向我们的母亲,与您们一起,为教宗及他的意向祈求,为普世教会,也为主业会这个教会中的微小的一员祈求。

让我们紧密地在祈祷上结合,继续向吾主祈求。接着的数週为我们提供了很多机会。本月十六日是教宗的生日,而十九日是他当选为伯多禄继承人的四周年纪念。这是两个让我们能与他和他的意向更紧密结合的良机。本月二十日,将会是我被任命为主业会监督的十五周年,请为我祈祷,因为我有此需要。本月二十叁日是我们的父亲的初领圣体和坚振纪念日。而在本月的二十九日,我们庆祝圣女加大利纳的庆日,她热爱教会,是教宗的拥护者,也是主业会公众舆论的代祷者。想到那些将会在这数天从地上直达天乡的祈祷,我已充满了喜悦之情。

我以深情祝福你们,

你们的父亲,

+浩伟

罗马,2009年4月5日

1.圣施礼华,基督刚经过,95

2. 本笃十六世,2008年10月29日的公众聚会致辞

3. 圣施礼华,十字苦路,第十一处

4. 若3:16-17

5. 罗5:5

6. 本笃十六世,2008年10月29日的公众聚会致辞

7. 圣施礼华,道路,762

8. 参 斐2:5-11

9. 格前15:14-17

10. 圣奥斯定,圣咏解说,120,6 (CCL 40,1791)

11. 本笃十六世,2008年3月26日的公众聚会致辞

12. 圣施礼华,默想笔记,1964年3月30日

13. 本笃十六世,2008年11月5日的公众聚会致辞

14. 圣施礼华,犁痕,887

15. 圣施礼华,1973年4月16日,聚会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