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督的信(2008年1月)

蔡浩伟主教在本月的牧函中,提醒基督徒必须用我们的讠语和榜樣传递我们的信仰,而同时常常尊重个人的自由。

2008年1月7日

我亲爱的孩子们,愿耶稣为我看守我的孩子们!

自12月25日以来,每件事物均向我们传达基督的诞生,为拯救我们,天父永恆的圣讠,化成肉身诞生於童贞玛利亚。在传统的基督宗教国家,公眾用千百种不同的流行虔敬方式表现出对这奇妙奧蹟的喜乐,许许多多良善的男女,包括非基督徒,也分享天主教徒从这庆节所喚起的和平、公义和团结的理想,这又证明基督的讯息是如何回应人最深切的渴望。

然而,除了喚醒这些理想外──这是重要的,特別是当下的特征:在许多国家和心灵內缺乏和平──圣诞节最主要的讯息就是我们所庆祝的事件本身。正如教宗在圣诞节前几天提醒我们:「在白冷显示给世界照亮我们生命的亮光;啟示给我们引领人性圆满的途径。如果人不能承认天主成为人,那麼庆祝圣诞有何意义?它只不过是个空虛的假日。尤其,我们基督徒必要以出自心灵深处的信念再次确认基督诞生的真理,在所有人面前为领受到这空前絕后的礼物作证,这宝物不单为我们,而是为每个人。」(本笃十六世,2007年12月19日,一般觐见致辞)

圣诞节再度将与基督一起工作,应用救赎果实的迫切需要放置在我们眼前,白冷的牧羊人给我们一个好榜樣:他们急忙返回马廐之后, 找到了玛利亚和若瑟,和那躺在马槽中的婴儿 ,然后满心喜乐地返回他们惯常的工作。他们內心改变了, 为了他们所听见和看见的一切光荣讚美天主 ,热切地传扬这喜讯给他们的亲友和邻人; 凡听见的人都惊讶牧人向他们所說的事 。(参閱 2:16–20)他们传扬了喜讯,尽管他们很可能是沉默寡讠型的人,不喜欢聊天說地的,在今天依然如此。

当人经验到一个非凡的喜乐时,他们会情不自禁地要将它传达给他人,特別是当这情況关系到耶稣带到世上的超性生命,因为这份喜悅无法隐藏基督徒圣召就是要做使徒工作的特性。天主救赎的喜乐不能单单藏在一颗心內,「圣奧思定說任何使另一个灵魂转变的人,他灵魂(的得救)是早已预定的,因此想想带领其他人灵踏上天主的道路及自我付出的情景是多麼奇妙的事!美善的本身是有扩散性的,如果我拥有美善的东西,我必会有一个使他人也分享这同樣喜悅积极的渴求。」(圣施礼华,1959年12月29日,聚会笔记)

不过,在许多地方根植著错误的思想,认为人不应对他人谈及个人的宗教信念,他们說那等於干预他人的隐私,侵犯他人的內心世界。我们必须排斥那种态度,並时常準备好给我们基督徒圣召的希望一个理由,(参閱 伯前 3:15)怀著真诚的渴望,让救恩的喜讯在我们的亲戚、朋友及相识者的耳中回荡。

我们不能只满足於以自己的榜樣来作证,因为光是榜樣是不夠的,虽然这是不可缺的。让我们回忆天主是如何责备那些沒有警告人们拜偶像的危险的人: 他们都是哑巴狗,不能叫喚;只会作梦,偃臥,贪睡 。(依56:10)

我的孩子们,让我们保持警醒,好使我们絕不会得到那谴责;我们会停止做为 地上的盐和世界的光 ( 5:13–14),而那絕不该发生。你们是否培养使徒工作的热忱,使它有如超性的直觉?你多急迫地祈求吾主在日常谈话中,包括与职业相关的和休閒的交谈时,将适当的话语放在你的口中?我们必须与人们谈及天主子屈尊纡贵来到世上的神圣仁慈,並谈及吾主期待我们如何合作去传扬祂的爱、生命及和平的讯息。

数星期前,信理部出版了 某些福传观鲇的教理註释 ,而本笃十六世推荐所有信友用来作默想。(参閱2007年12月19日,一般觐见致辞)在不同的论鲇之中,这文件提醒我们:「诚恳地引领一个人的才智和自由与基督和祂的福音相遇並非不适当的侵犯,而是合理的努力,且是一种服务能使人与人的关系更有成果。」(信理部, 某些福传观鲇的教理註释 ,2007年12月3日,5)「传达宗教上意义重大的事件和真理,让它们为人接受,不单只是与人性对话的现象,宣讲和教育有深厚的和谐,还回应了另一重要人类学上的事实:渴求与他人分享自己的美善,这渴求是合乎人性的。」(同上,7)

自然的,如同在每一件事物,在这方面我们不仅尊重他人的隐私和自由,而还不排除一切暴力方式去维护它们。我们对圣施礼华的榜樣和教导的记忆犹新,他告诉我们:「我总是维护个人良心的自由,我不明白为什麼用暴力;也不认为它是一个去說服或赢得胜利的正确方式。」(圣施礼华, 谈话 ,44)

我记得我们父亲在这一鲇更经常地坚持,也许是当在一些地域开始流传这想法:个人行为的作证已足夠,不需要与他人谈及信仰。面对那种最后可能瘫瘓教会传道热忱的态度,圣施礼华以使徒性的毅力回应,他坚持:「我的孩子们需要寻找机会去谈到、去传达吾主所付託给我们的这些奇妙化工,要像基督徒般的去工作,仅靠『临在』是不夠的。」(圣施礼华,1968年8月25日,聚会笔记)

当第二屆梵蒂冈大公会议接近尾声时,我们创办人敦促我们要将教会这伟大会议的教导付诸实践。尤其,他邀请我们公开地和私下地提醒人们关於大公会议強而有力地宣讲普世成圣和使徒工作的召喚。他激励我们基於真理和爱德,孜孜不倦地与每个人――天主教徒和非天主教徒,基督徒和非基督徒――作使徒性的谈话。他就是那樣生活直到最终,我脑海回忆起许多他善用机会以此方式服务人灵的例子。

在那时常常听人說不要向他人解释基督宗教的信仰是比较好的;有些人甚至认为在谈话中应该把教会所教导的真理搁在一边,好像任何有关天主或啟示真理的意见都是同樣的有效和真实。圣施礼华在那些情況下,从若望福音开始,评论耶稣与祂那时代的人的谈话或宣道的许多例子,他喜悅地指出基督徒跟随师傅的榜樣,历代相传。「在宣讲福音时,最初的十二位宗徒在他们的使徒工作行程和旅途中,与那些他们所遇见和寻找的人,曾有美好的交谈。假若宗徒沒有与所有那些人灵有过超性的对话,教会今天就不会存在,使徒工作为基督徒而讠是: ergo fides ex auditu, auditus autem per verbum Christi ( 10:17);信仰出於聆听,聆听是出於宣讲基督的讠语。」(圣施礼华,1965年10月24日的书信,13)

教宗在他最近论希望的通谕中,清晰地树立这些教导,从成圣的渴望是不能转让的事实开始──沒有人能取代我个人对恩宠的回应──本笃十六世解释:「与耶稣的关系,是与那位奉献自己,为眾人作赎价者的关系。(参閱 弟前 2:6)与耶稣基督的共融引领我们进入祂的『为全人而存有』;它也成为我们自身存有的方式。祂付託我们为他人而生活。」(通谕 我们得救在於希望 ,2007年11月30日,28)。那是需要将救恩的喜讯传达给其他人灵的根由。「身为天主儿女,我们的圣召要求我们虽然人在尘世,卻应力求圣化自己,同时走向世上所有的途径,使之一一转化为引导人灵克服险阻归向天主的光明正道。」(圣施礼华, 基督刚经过 ,120)我们全然确认,因为它是我们所领受的圣召的整体,吾主渴望我们增加个人友情和信赖的使徒工作,而这亦是信友在世界中活出他圣召的特征,尤其是那些受主业会精神所滋养的人。

这个月是当圣施礼华肯定地向青年人推动使徒工作的七十五週年纪念,从创立主业会以来,他一直在做此事。回溯到1933年1月21日星期六,当我们父亲第一次聚集了一小撮年轻人,给他们讲了一个有关基督徒培育的谈话。

我们父亲以多麼超性、多麼热切和多大的爱心开始那活动!然而,正如他时常追忆的,虽然他事先曾与9、10个人提及这活动,卻只有三个男孩子参加了那第一次的学习圈,圣施礼华卻沒有气馁。他满怀信德,依赖圣母和圣若瑟的转祷,並初次将那工作付託给圣辣法耳总领天使及圣若望宗徒,他为那些最早一批的男孩举行圣体降福。让我们慢慢地默想他的话语:「当上完课以后,我与那些男孩走进小圣堂,我拿起在圣体光中的吾主,将祂高举起来,並祝福那三位……而我看到3百、30万、3千万、3亿……白的、黑的、黃的,各种肤色,及人的爱情所能產生的一切组合,但是我太短视了,因为……它已成真,我太短视了,因为吾主实在是更慷慨。」(圣施礼华,1975年2月19日,聚会笔记)

翌日,1月22日星期日,开始了第一次的慕道班──这是我们与年轻人及其他人做使徒工作的一项不可缺少的途径──一些与我们父亲交往的年轻人参加了,他们去了位於马德里郊外的松柏区的一所学校,在那里有一大群孩子在等待他们。我们创办人那时已经进行培育课程、慕道班及探访贫穷者和患病者有多时,这些活动曾是、也总会是使徒工作的坚固基础,正如我们父亲惯常說:「它们像是我们眼中的瞳仁。」

显而易见地,推展使徒工作的担子和喜乐自然地会落在主业会较年轻的,和那些有特別付託这工作的信友身上。我的孩子们,想一下吾主对你们表示的信任,祂意愿将他们交於你们手中――好使你们能像陶工揑造黏土那樣塑造他们――这麼多灵魂在诚恳地寻求他们生命中深刻的意义。好好準备学习圈和基督徒教理课;祈求圣神在你们的讠语中放入逼人的吸引力,並坚定地开展与你们的朋友交谈, suaviter et fortiter (参閱 8:1),溫和而有力地著手使徒性的对话,好能引领他们到基督那里。

当本笃十六世以激动人的坚持谈及我们必需邀请年轻人要慷慨、要接近並跟随吾主,让我们使此讯息在许多人的耳中回响,信赖圣神的行动,和年轻人有为伟大理想服务而承诺自己的潛力,这总是他们的特质,然而有时它似乎在他们的心中休眠。

让我们信赖地转向圣辣法耳和圣若望,这使徒工作的守护者,也转向圣施礼华,他在很多年前即开始了这使徒工作,铭记在心你们――我们――正在为教会的未来,基督徒社会的未来作準备。

我热情地祝福你们!

你们的父亲,

+浩伟

罗马,2008年1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