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穌聖心節:在基督聖心內尋求和平

節錄自載於《基督剛經過》書中,聖施禮華於1966年6月17日耶穌聖心節題為《在基督聖心內尋求和平》的講道

—— 真正敬禮耶穌聖心

—— 引人歸向基督之愛

—— 基督帶來的和平


天主聖父願在聖子的聖心中,賜給人類一座仁慈,寵眷和「愛情的無限寶藏。」[1] 我們若想尋求天主愛人的證據,只須沿着聖保祿的思路作同樣的探索:「祂既然沒有憐惜自己的兒子,反而為我們眾人把祂交出來了,豈不也把一切與祂一同賜給我們嗎﹖」[2] 天主之愛世人,不僅俯聽我們的祈禱,而且先意承志,在我們祈禱之前,早已惠賜所求。

聖寵使人洗心革面,煥然更新;使罪人逆子幡然皈正,化為忠僕。[3] 是天主對我們的愛,一切聖寵的泉源。祂不僅用言語而且用行動,揭示了這一點。正是天主的愛,促引聖三的第二位聖言,聖父之子,取我人身,襲我人性,除無罪之外,同我們毫無兩樣。這聖言,這天主的聖言,便是天主聖愛所由發的聖言。[4]

天主聖愛,藉聖子降生成人,藉耶穌基督在世以十字架卓絕血祭為終極的贖罪長征,揭示我們。祂在十字架上,又以新的標誌昭示天下:「有一個兵士用槍刺透了他的肋旁,立刻流出了血和水。」[5] 這耶穌的血和水,向我們宣告:祂的自我祭獻已大功告成。「完成了!」[6] 為了愛,一切都成就了。

今天,當我們重溫信仰的中心奧蹟時,目睹人的動作行為,被用來表現這最深邃的真理,即聖父聖愛之交付聖子,聖子聖愛之從容赴義,走上加爾瓦略山,不禁愕然起敬。天主沒有用霸權同我們打交道。沒有。祂「取了奴僕的形體,與人相似。」[7] 耶穌從未矜持疏遠,高高在上。雖然在講道時,祂偶然流露出憤懣感慨的心情,那是因為惡人罪行傷祂聖心所致。但是,我們若仔細觀察,馬上會發現祂的悲憤實在是出於愛情,是向我們發出的又一次邀請,敦促我們悔罪改過,矢志忠誠。我主天主說:「我豈能喜歡惡人的喪亡?——吾主上主的斷語——我豈不更喜歡他離開舊道而得生存?」[8] 這話一語道破基督一生行實的原委;使我們恍然領悟,祂為何懷着一顆血肉的心,一顆同我們一樣的心,降臨我們人間。這便是祂的聖愛的鐵證,是天主仁愛奧蹟萬古常新的見證。

我必須向你們吐露,有一件事常使我痛心疾首,奮發自勉,那便是想到天下所有尚未認識基督,所有從未希冀天堂上為我們保留的褔祉的人們。他們的生活,像盲人迷路,在遠離真褔的歧途上,探索莫名的「幸福」。聖保祿宗徒在特洛阿,夢見異象那晚的感受,令人不難理解:「有個馬其頓人站着,請求他說:『請往馬其頓去,援助我們吧!』保祿既見了這異象,我們便推知是天主召叫我們給他們宣傳福音,便立即設法往馬其頓去。」[9]

你們難道沒有感覺天主正在召叫你們嗎﹖祂通過我們周圍所發生的事物,正在催迫我們去宣講即將再臨的耶穌的福音。但是,有時我們基督信徒,卻把自己的召叫貶為糟粕。我們變得庸俗浮淺,把大好時光浪費於傾軋紛爭,妒賢忌才。更糟糕的是,有人竟對他人修練某項德性真理的實踐,妄加責難,無風興浪。不僅不竭力相助,反加濫肆詆毀。不錯,有時在基督徒身上會發現嚴重缺陷。但是問題的關鍵不在於我們本身,不在於我們的缺點。唯一關係重大的是耶穌。我們應當宣講的是基督,而不是自己。

這些感觸是某種輿論引起的。該輿論認為耶穌聖心敬禮正陷於危機。其實危機並不存在。耶穌聖心的真正敬禮,一貫健在,依然健在,並充滿本性與超性的意義。一貫並依然激發人們皈正獻身,承行主旨;激發人們親切領悟贖罪奧蹟的底蘊。

然而,我們應當把真正的敬禮,與無用的多愁善感,與缺乏信理,華而不實的表面虔誠,區別開來。我並不欣賞庸俗的塑像,也不欣賞粗製濫造的,對具有常識與超性觀念的人絲毫不起感召作用的聖心像,而且不欣賞的程度不亞於你們。但是,把這些個別的,並正在消失的偏向,曲解為信理或或神學問題,則未免是一種糟糕透頂的邏輯。

若說有危機的話,那便是人心的危機。人的目光短淺,自私自利和思想狹隘。他們不能欣賞基督愛人之心的偉大深度。教會自建立聖心節以來,在慶日禮儀讀經中,取用了一段保祿書信,來培育我們真正的虔誠敬禮。聖保祿在其中向我們提出了一整套默觀生活的規劃,包括知識與愛情,祈禱與生活,且始於耶穌聖心敬禮。天主藉宗徒的話,親自邀請我們遵循這條道路:「使基督因着你們的信德,住在你們心中,叫你們在愛德上根深蒂固,奠定基礎,為使你們能夠同眾聖徒領悟基督的愛是怎樣的廣、寬、高、深,並知道基督的愛是遠超人所能知的,為叫你們充滿天主的一切富裕。」[10]

天主的充盈富足,是在基督內,在基督的聖愛內,在基督的聖心內,啟示我們,賜予我們的。因為,正是在祂的聖心內,「真實地住有整個圓滿的天主性。」[11] 誰若無視天主這一偉大計劃 —— 即藉降生成人,贖罪救世,聖神降臨,而向世界傾注祂的聖愛——便無法體會我主對我們的體貼入微。

真正敬禮耶穌聖心

讓我們充分認識寓於「耶穌聖心」一詞內的全部寶藏吧。當我們說到某人的心時,不只是指他的情感,而是涉及他與人友愛交往中的整個人格。聖經為了幫助我們明瞭天主的事理,採用充滿人性意味的詞語「心」,來表示思言行動的總結與根源,表現與基礎。人的價值即其心的價值……。

心乃是喜樂之所由生:「我心歡愉你的救援。」[12] 心乃是痛悔之所由生:「我的心好像是蠟,在我內臟中溶化。」[13] 心乃是讚頌天主之所由生:「我的心靈湧溢優雅的言辭。」[14] 心乃是矢志從主之所由生:「天主,我的心已準備妥當。」[15] 心乃是愛慕不懈之所由生:「我身雖睡,我心卻醒。」[16] 心也生疑懼惶恐:「你們心裡不要煩亂,你們要信賴我。」[17]

心不僅有感覺,而且認識,瞭解。天主的法律,常存於心懷[18],刻在心上。[19] 聖經也引證道:「心裏充滿什麼,口裏就說什麼。」[20] 我主訓斥經師道:「你們為什麼心裏思念惡事呢﹖」[21] 祂又列舉人的罪過加以概括說:「因為由心裏發出來的是惡念、凶殺、姦淫、邪淫、盜竊、妄證、毀謗。」[22]

聖經之謂心,並不指喜怒哀樂瞬息消逝的感情,而是指引導整個人的靈魂肉體,趨向其善的人格。正如耶穌所指出的:「因為你的財寶在那裏,你的心也必在那裏。」[23]

因此,當我們談到耶穌聖心時,我們強調天主聖愛的確鑿無疑,強調天主對我們忠貞負責的真理。當我們提倡敬禮耶穌聖心時,我們是在提倡徹底獻身於耶穌,整個獻身於耶穌——我們的靈魂,我們的感覺和思想,我們的言語和行動,我們的喜樂。

這就是真正敬禮耶穌聖心的真諦;是認識天主,認識我們自己;是瞻仰耶穌,趨向耶穌,讓祂來鼓勵,教育和引導我們。使這敬禮流於淺薄的最大弊病,莫過於缺乏人情,莫過於無視這位降生成人的天主的存在。

身懸十字架上,心中漾溢着愛人之情的耶穌,是一篇語言無法表達的雄辯的證詞,指出人的崇高價值。人,人的幸福,人的生命,竟如此重要,甚至天主聖子不惜犧牲自己來救贖和濯淨他們,把他們復活起來。有一位默觀者對此而感慨地問道:「誰能不熱愛這顆重創之心呢﹖面對此心純愛,誰能不以愛還愛,以心體心呢﹖人非草木,孰能無情,我們豈有不以愛報愛之理﹖我們要擁抱這位遍體鱗傷的親人,祂的手足被褻瀆神明的惡人釘穿。我們要偎依在祂懷中,偎依在祂心頭,虔誠祈禱,使我們能無愧於同祂心心相印,也被長矛刺傷,因為我們的心還是硬如鐵石,拒不悔改。」[24]

這些思想,柔情和談話,是熱愛耶穌的人靈從一開始便向祂奉獻了。但是,我們若要懂得這語言,懂得人心,懂得基督之心與天主聖愛,我們就必須有信德和謙德。我們需要有促使聖奧思定寫出此語的信德與謙德:「主啊,我們是為了祢而受造,除非安息在祢內,我們的心將得不到安寧。」[25]

人若無謙德,便會恬然以天主自居,卻不按基督遵行的天主之道行事,不會說:「拿去吃,這就是我的身體。」[26] 驕傲者把天主的偉大,限於庸人的框框裡。於是乎理性,冷酷盲目的理性,在人妄想把一切事物納入其個人狹隘經驗範疇內的企圖中,蛻變為非理性;變得截然不同於有信德者的思想,甚至不同於頭腦清醒,通情達理者的思想。超人的真理因此衰竭,人心被一層硬殼禁錮,變得麻木不仁,失去響應聖神感召的能力。若不是天主仁慈的神力,突破我們罪惡的壁壘,我們有限的理智真會喪失殆盡。「我還要賜給你們一顆新心,在你們五內放上一種新的精神,從你們的肉身內取去鐵石的心,給你們換上一顆血肉的心。」[27] 唯有天主的幫助,才能使靈魂重見光明,一聽到聖經的許諾便充滿喜樂。

「我知道我對你們所懷的計劃,是和平而不是災禍的計劃。」[28] 這是天主藉先知耶肋米亞所作的許諾。禮儀把這話配合到耶穌身上,因為在祂身上,我們清楚看到,天主確實是這樣愛我們的。祂並不是來審判我們,並不是來控訴我們的卑鄙惡劣。祂是來拯救我們,寬赦我們,給我們和平與喜樂。如果我們真能意識到天主恩待祂兒女的盛情,我們的心必會幡然改變。我們看到一片嶄新的天地,在我們前方展開,縱橫深遠,光華燦爛。

引人歸向基督之愛

但是請注意,天主沒有說:「為了換取你的心,我將給你一個純精神的意志。」沒有。祂給了我們一顆心,一顆人心,與基督的心一模一樣。我並沒有一顆心專門愛天主,另一顆心專門愛人。我用同一顆心來愛基督,愛聖父,愛聖神,愛聖母,愛我的父母親友。我願不厭其煩永遠反覆強調這一點:我們必須有十足的人性,否則不能分享天主性。

人性的愛,我們在世上經驗的愛,只要是真正誠摯的,便會幫助我們嚐到天主聖愛的滋味。我們在天主內享受的愛,以及在天堂上享見「萬物之中的萬有」[29] 的天主,究竟是怎樣的福樂,便可從箇中領略一二。如果我們開始領略天主的愛,便會情不自禁地越來越富有同情心,越來越慷慨大度,越來越全心全意地獻身服務。

我們應當施捨自己所領受的,教授自己所學習的。簡單平易,不驕不矜,幫助他人分享天主聖愛的知識。當你們執行任務,在社會上工作時,你們人人都可以把各自的職務,轉化成真正的服務。你們的工作,應該精益求精,關心他人的需要,充分利用科技文化方面的先進成果。如此工作,只要動機是忘我無私,捨己為人,充滿基督徒生活的精神,便能發揮極為重要的作用,大有益於整個人類。

通過你們的工作,通過整個人際關係的網絡,你們應當展示基督的愛德及其在友誼,諒解,友愛與和平等方面的具體表現。正如基督遍遊巴勒斯坦「施恩行善」[30] ,你們也該在家庭,社會,工作崗位,文娛場合,散播和平。這是天國臨於你們心中的最好證據。正如聖若望所寫的:「我們知道,我們已出死入生了,因為我們愛弟兄們。」[31]

但是,沒有人能夠實行這種愛,除非先到耶穌聖心這所學校去受教育。我們只要默觀瞻仰耶穌聖心,就必能把自己的心從嫉恨冷淡中解放出來。只有如此,我們才會體諒他人的疾苦,並作出基督式的反應。

你們可記得聖路加所描繪的,耶穌到達納因城的景象嗎? [32] 耶穌再一次穿街越巷,迎向人群去會合他們。祂本來可以逕自走過,或是讓他們來請祂。但是祂沒有這樣做。祂逕自採取主動,因為祂被一個寡婦的哀傷所感動。她剛剛喪失了她所有的一切,她的兒子。

聖史解釋說耶穌受了感動。甚至像在拉匝肋墓前那樣,祂還流了感動的淚。耶穌從來沒有,也永遠不會對發自摯愛的哀傷無動於衷。看到子女與父母生離死別,祂痛如身受。祂克服死亡,正是為了給予生命,使相愛的人破鏡重圓。但在同時,祂要求我們首先接受天主聖愛至高無上的地位。只有天主聖愛,才能激發真正的基督徒生活。

基督知道周圍的人群對那奇蹟必會肅然起敬,傳遍鄉里。但祂不願故作姿態,嘩眾取寵。祂只是被那婦人的哀傷所感動,情不自禁地前去安慰她。所以祂走上前去,對她說:「不要哭了。」[33]言外似乎說:「我不要看妳哭。我到世上來是傳播喜樂與和平的。」於是接踵而來的便是奇蹟,是基督真天主權能的標誌。但首先來的是祂的同情心,是基督真人仁愛之心的明徵。

我們若不向基督學習,便永遠不會懂得愛。如果照某些人的想法,以為要保持心淨,保持一顆相稱於天主的心,就意味着同人性的愛情「不可混淆,不可受它污染」。只能擺出一付「官樣文章的愛德」,乾巴巴的,沒有靈魂。但這種愛德絕不是耶穌基督的真愛德。耶穌基督的真愛德富於情感和人情的溫暖。這樣講,並不表示我支持某種錯誤的理論——其實是一種可憐的藉口——把人的心引向背離天主的方向,引向犯罪和死亡的機會。

在今天這慶節,我們該懇求吾主賜予我們一顆善良的心,一顆同情他人疾苦的心。唯獨有了這樣一顆心,我們才能認識世上痛苦疾患的靈膏妙方即是愛,即是愛德。其他所有的處方都無效用,只會遺留無限遺憾與絕望。

我堅持認為如果我們要幫助別人,就必須愛他們,必須用一種以體貼諒解,獻身服務,熱情友愛和自甘謙和等態度為外衣的愛德來愛他們。這樣,我們才會懂得為什麼吾主把全部法律,歸納成那條雙重的誡命,其實是二而為一的誡命,即全心全靈愛天主,愛鄰人。 [34]

你們或許會這樣想:有時連基督徒本身,包括你我,還有他人,往往忘記了這份天職最基本的實施。在你們腦海裡,或許會呈現那一件件呼吁平反的冤案,那一樁樁橫行霸道的暴政,那代代相襲永世不得翻身的壓迫。

我無法向你們提出一個解決此類問題的具體方案,也沒有理由應當這樣做。但是,身為耶穌基督的司鐸,我有責任提醒你們聖經的教訓。請默想一下耶穌親自描述的公審判的光景:「可咒罵的,離開我,到那給魔鬼和牠的使者預備的永火裏吧!因為我餓了,你們沒有給我吃的;我渴了,你們沒有給我喝的;我作客,你沒有收留我;我赤身露體,你們沒有給我穿的;我患病或在監裏,你們沒有來探望我。」[35]一個人或一個社會,面對痛苦與不義而袖手旁觀,不予糾正,必離基督聖心的愛情甚遠。基督徒有充分自由去尋求並應用各種辦法,來解決這些問題,他們都應當團結於服務人類這個同一願望中。否則,他們的基督信仰便不是耶穌的教義和生活,便是冒牌貨,是自欺而欺天主。

基督帶來的和平

不過,我還想到一點要向你們提出。正因為對我們人來說,下定決心成聖成賢極不容易,所以我們必須竭盡全力去修德務善。人際關係要能做到以愛德為啟發,而不是以仇恨和冷漠為主導的目標,還是遙遙無期。我們還必須看到財富的分配即使能做到合理均勻,社會的組織即使能做到和諧健全,人間還會有痛苦疾患,誤會糾紛,生離死別,孤苦伶仃,以及我們本身局限性的苦惱經驗。

面對所有這些沉重壓力,基督徒能找到一個唯一而肯定的答案,即十字架上的基督,一個受難而死的天主,一個博愛眾人而心受創傷,掬心授人的天主。吾主對不義深惡痛絕,對犯不義之罪的人備加痛斥。但是祂尊重每一個人的自由。祂允許不義存在,因為不義是原罪造成的後果,是人類狀況的組成部分。然而祂的心充滿對人類的愛。我們的痛苦,我們的悲傷,我們的苦惱,我們對公義的飢渴……所有這一切殘酷折磨,祂無不藉十字架而加諸於自己一人之身。

基督信仰對痛苦問題的教誨,並不是花言巧語,自圓其說。它開宗明義首先號召我們接受與人類生活不可分割的痛苦。我無法瞞過你們這一事實,在我的一生中常常存在着痛苦;有許多次我真想放聲痛哭。我告訴你們這一點,心中感到高興,因為我常宣講,並力圖實行這真理,即基督是愛,只有在十字架上才能找到基督。還有些時候,我對現實存在的不義與邪惡,深惡痛絕。儘管抱定志向,並盡了自己的努力,但對未能糾正不義境況的局面,苦悶萬分。

我向你們談論痛苦時,並不只是空談理論。我告訴你們面臨痛苦,心寒膽顫之時,補救辦法是仰望基督,也不只是他人的經驗之談。加爾瓦略山的景象,向每一個人宣佈,痛苦必須聖化,我們的生活必須同十字架結合。我們若能像基督一般忍受艱難困苦,我們的艱難困苦,便會轉化為賠補與補贖,使我們分享耶穌的命運,參與祂的生活。祂由於愛人,甘願忍受種種酷刑折磨。祂生於貧困,活於貧困,死於貧困。祂受盡攻訐侮辱,譭謗中傷,誣告陷害。祂被門徒負賣,眾叛親離,孑然一身,屈死冤獄。如今,這同一基督,身為人類的首生者與贖罪者,繼續在祂的肢體身上受苦,繼續在普世人類身上受苦。

痛苦是天主計劃的一部分。這是真理,儘管我們難以理解。連耶穌自己也有困難承當祂的苦難:「父啊!你如果願意,請給我免去這杯吧!但不要隨我的意願,惟照你的意願成就」[36] 在這呼吁與接受聖父意願的緊張摶鬥中,耶穌平靜地走向死亡。寬恕那些釘死祂的人。

這種抱超性態度來接受痛苦的壯舉,正是最偉大的勝利凌駕一切可被征服的。耶穌藉其死於十架上,一舉征服了死亡。天主從死亡中引出生命。天主子女的態度,並不是對可能發生的悲慘命運因循苟且,而是充滿預嚐勝利滋味者的成就感。因基督凱旋之愛的名義,我們基督徒應當走向世界,通過我們的言行,播種和平與喜樂。我們應當戰鬥,和平地戰鬥,向一切邪惡,不義,罪惡開戰。這樣我們才能喚醒世人,人類遭遇的厄運,不是註定不變的。唯有天主的聖愛,天主藉耶穌聖心所顯示的聖愛,才能為人類贏得光榮的精神凱旋。

剛才我提到納因城發生的事件。我們還可舉出其他例子,因為福音中此類情景不勝枚舉。每一例子,都不僅說明耶穌憂人之憂的赤誠,更特別指出我主愛德的博大精深。耶穌聖心是天主降生成人的血肉之心,是厄瑪奴耳之心,即天主與我們同在之心。

「與基督結合的教會,誕生於一顆受傷的心。」[37] 從這顆傷口洞開的心,湧流出生命,通傳到我們身上。在這裏,且讓我們默想一下聖事,特別是聖體聖事。我們怎能不以感恩的心情緬懷加爾瓦略山的聖祭,及其因彌撒而作的不斷的不流血的重演呢?耶穌實際上把自己給了我們作神糧。由於祂降臨我們心中,一切都改變了。我們的存在取得了新的力量,即聖神的輔助。聖神充滿我們的靈魂,影響我們的行動,思想和感覺。基督的聖心即是基督信徒的和平。

我主要求我們獻身。獻身的根源,並不只是我們自己的願望或努力。我們的願望和努力,往往是軟弱無常的。這生命,主要是真天主真人耶穌的聖愛之心,為我們贏得的聖寵所支持的。因此,我們能夠,而且應當像天主兒女一般,堅持內修生活,不為灰心喪志所挫敗。我喜歡請人們設想一個基督徒,應該怎樣在普通日常生活中,在最平凡具體的境況中,實行信望愛三德。依靠主佑而修身操行的精義,皆寓其中。基督信徒實踐這三個超性的德行時,必會享有喜樂,力量與和平。

這便是基督和平的果實,是祂的聖心帶給我們的和平。讓我們再說一遍:耶穌愛人之愛,是天主奧蹟的一個奧妙難測的側面,是聖子熱愛聖父聖神之愛的一個奧妙難測的側面。聖神,即聖父聖子之間愛的連繫,在聖言中與一顆人心會合。

談到我們信仰的這些核心現實,不可能不痛感我們理智的窮困匱乏,不可能不驚奇天主啟示的偉大的深奧。儘管我們不能充分理解這些使我們的理智瞠目結舌的真理,我們堅決謙恭地深信不疑。基於基督的見證,我們深知這些都是真實的。我們深知聖三深淵的聖愛,被基督聖心的愛灌注到人類身上。

為此,生活於基督的聖心中,同祂密切結合,便意味着我們成為天主的居所。吾主告訴我們說:「誰愛我,我的父也必愛他。」[38] 聖父偕同基督在聖神內,來到他的靈魂,並在那裏住下。[39]

即使對這些基本觀念稍加思索,我們的整個態度,必會改變。我們必會渴望天主,把聖詠的話化作我們的心聲:「我的天主,我急切尋覓你;我的靈魂渴慕你,我的肉身切望你,我有如一塊乾旱涸竭的無水田地。」[40] 耶穌鼓勵我們懷有這種空虛感。祂必會迎上前來對我們說:「誰若渴,到我這裏來喝罷!」[41] 祂把自己的心呈獻給我們,讓我們從那裏得到安息與力量。我們若接受祂的邀請,必會發現祂的話千真萬確。我們便會感到更渴,甚至渴望天主真在我們靈魂內住下,永遠不再從我們心中拿走祂的光與熱。

「我來是為把火投在地上,我是多麼切望它已經燃燒起來!」[42] 我們已接近天主聖愛的烈火。讓我們在這烈火中引火燒身罷!讓我們一心盼望把天主聖愛的烈火引向全球,讓我們周圍所有的人都親炙其愛。他們同樣能體驗基督的和平,並在祂那裏獲得幸福。一個同基督心心相印而活的基督徒,捨此別無其他目標,即和平臨於社會,和平臨於教會,和平臨於人靈,當基督神國來臨時,和平詣於泰極。

聖母瑪利亞,妳是和平之后。因為妳有信德,堅信天使領報的一切必會實現。求妳幫助我們成長於信德,並具有堅定的望德,深摯的愛德,因為這就是妳的聖子今天所期望於我們的,是祂所以把聖心掬示我們的緣由。

© Fundacion Studium


[1] 聖心節彌撒集禱文

[2] 羅8:32

[3] 參閱瑪25:21

[4] 聖多瑪斯《神學大全》I, q.43, a.5 [引述聖奧思定《論天主聖三》(De Trinitate) IX, 10]

[5] 若19:34

[6] 若19:30

[7] 斐2:7

[8] 則18:23

[9] 宗16:9-10

[10] 弗3:17-19

[11] 哥2:9

[12]詠12[13]:6

[13] 詠21[22]:15

[14] 詠44[45]:2

[15] 詠56[57]:8

[16] 歌5:2

[17] 若14:1

[18] 參閱詠39:9

[19] 參閱箴7:3

[20] 瑪12:34

[21] 瑪9:4

[22] 瑪15:19

[23] 瑪6:21

[24] 聖文德Vitis mystica, 3, 11 (PL 184, 643)

[25] 聖奧思定,《懺悔錄》(Confessiones) 1, 1, 1 (PL 32, 661)

[26] 格前11:24

[27] 則36:26

[28] 耶29:11

[29] 格前15:28

[30] 宗10:38

[31] 若一3:14

[32] 路7:11-17

[33] 路7:13

[34] 參閱瑪22:40

[35] 瑪25:41-43

[36] 路22: 42

[37] 聖心節前夕詩篇

[38] 參閱若14:21

[39] 參閱若14:23

[40] 參閱詠62:2

[41] 若7:37

[42] 路12: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