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起共融

一篇关於最早圣体祷文《罗马感恩经》的文章,「罗马感恩经也提醒我们,在弥撒中不仅与我主同在,而且与每一时空的人同在。」

「我与天主子民一起庆祝弥撒。更进一步地说:我与那些尚未亲近我主的,及那些离我主很远,还不在祂羊群里的人同在,他们都在我的心里。我感觉自己被所有飞过蔚蓝天空的鸟儿,有些甚至直视著太阳的鸟儿包围著……还有地上所有的动物:像我们人类一样有理性的,(儘管有时我们行为不合理性);以及那些在地表上行走或居住在隐密深处的非理性动物。那就是当我更新十字架上神圣祭献的感觉!」[1]

我们一直在思考教会礼仪年中配合节期的祷文,其目的是在加深我们对礼仪中情感氛围上的要求认知。上述圣施礼华有关圣体圣事的这些话,一颗「世界的心」[2] 带给我们基督徒真正敬拜的範畴。正如一篇默西亚圣咏中提到的,教会的敬拜拥抱了一切空间,从这海洋到那海洋a mari usque ad mare[3] 及一切时间,「他将与日月共存,世世代代无穷尽。」[4] 一切从圣十字架开始。在那儿,在祂的祈祷中,耶稣聚集了整个教会,因而成就了超越所有时空的诸圣相通communio sanctorum。万有都归向圣十字架:「我便要吸引众人来归向我。」omnes traham ad meipsum [5] 在每一台圣体圣事庆典中,整个教会都在场的,天与地,天主与人类。因此,在弥撒中,不仅克服了一切政治和社会的障碍,而且克服了天与地之间的障碍。圣体圣事是katholikos的,希腊文意思是宇宙性的,公教的:万有都取决於它。不仅天主临在其中,我们全人类、教宗、所有的主教,及任何时空的众信徒,都与祂同在。

让我们来看看感恩经的一些特点,特别是罗马感恩经。[6] 因此,我们能透视教会得自天主的祈祷的丰富。如果我们尝试在弥撒中以这种普世的精神祈祷,意识到我们并不孤寂,「因为你舒展了我的心灵。」[7] 祂使我们能与所有主内的弟兄姊妹同声祈祷,使我们成为天主的记忆、天主的膏油、天主赐给全人类的平安。

圣,圣,圣

感恩经以颂谢词开始,总是将一切感恩的理由摆在我们的眼前。有时,我们无法对万物都感到欣赏,因为箇中一些事物真的影响到我们。但是教会知道她感谢天主的原因,我们可以信赖她的智慧,儘管有时我们的理解力很不及。每篇颂谢词的结尾都在提醒我们,是她——所有时空的教会,在庆祝感恩祭,无论参与的是数以千计的会众,「还是只有一个分心走意的辅祭小童在那里。」[8]

颂谢词以「圣,圣,圣」达致高峰,「连同天上的教会、天使和全体圣人,不停地讚颂天主,向祂高唱『圣、圣、圣!』」[9] 我们与天庭的礼仪同声高歌。我们这样做不仅是以自己之名,且以全人类和整个受造界之名,因它们需要我们人类的声音。透过我们,人类成为受造界的“leitourgos”——渴望向天主咏唱的诠释者和司铎。「我们命名了天和地,海洋和太阳和月亮,星辰和所有的理性和非理性的受造物,可见的与不可见的,天使,德能,宰制者,掌权者,或是上座者,有多样的革鲁宾,(参厄10:21)想跟达味一起说,『愿我的心灵因上主而自豪。』(Ps 33[34]:3)」[10]

上主求祢垂念……

在这与整个教会同声的祈祷中,也包括代祷,我们说:「上主求祢垂念,」然後,为我们的家人和朋友,为那些依靠我们祈祷的人,也为那些可能只有祂记得的人,我们自己成为「天主的记忆」。这在「我们的弥撒」[11] 中是相当重要的一点,因为「如果我们不去想天主,一切都会变得平淡无味,并会以『我』和自己的舒适告终。那麽生活、世界、其他人等,都变得不真实……当我们不再记得天主的时候,我们也变得不真实,也变得空虚;就像福音中的富少年一样,面带愁容的离去。」[12]

代祷的祷文将我们完全置放在耶稣的祈祷中,祂是人类在天父前唯一的中保。「从亚巴郎起,转求、为别人求恩,是一颗与天主仁慈相协调之心的特点。在教会时期,基督徒为别人的转求分担基督的转求;这是诸圣共融的表达方式。」[13] 早期的基督徒团体紧密地、毫无顾忌地分享他们的请愿,在最早的圣体圣事经文中可见一斑。他们试图分享「愿意所有的人都得救,并得以认识真理」的情感。[14] 如果我们将爱心和热情带入感恩经,天主即会扩大我们的心,使它与基督的圣心比拟。怀著这样的宽宏大量,我们首先为整个圣教会祈祷:「求祢在全球各地赐她平安与团结、保护她、治理她……」之後,我们与教宗,我们的主教,当然也与监督结合一起。因此,我们祈祷「紧密地聚集在一起,如同一个亲密团结的家庭。」[15] 如此,我们的代祷就成了为所有在场的信友,和为其他奉献圣祭的人祈愿。「上主求祢垂念祢的僕婢(某某)和所有参礼的人,他们的信德和虔诚是祢所深知的……」感恩经第一式将所有人的需求摆在我们前面,我们特别为某人祈祷,无论他们是否为基督徒,也没有必要讲出他的名字。根据规定,神父会合掌为那些他想要託付给天主的人作短暂祈祷。圣施礼华在这请愿之时,会停顿一段较长的时间:「我会做较长的垂念,因每天生活中都有不同的色彩、音调、灯光,聚焦的强度。但是我每天一定奉献的是:教会、教宗和主业团……我记得每个人,绝对记得每个人;我不能遗漏任何人。我不会说不包括这个人,因为他是我的敌人;或是因为他伤害我;或是因为他诽谤我,或是他毁誉我,或是他说谎……不可能的!我为每个人祈祷!」[16]

我们联合整个教会……

罗马感恩经也提醒我们,在弥撒中不仅与我主同在,而且与每一时空的人同在。所以我们不只提到至圣圣三和道成肉身,也还有提到祂的死亡和复活;其他重要的家庭成员,因为我们深知自己在他们的陪伴中。

「我们联合整个教会……与那些我们尊敬、纪念者共融,特别是我们的主耶稣基督天主之母——终身童贞荣福玛利亚,和圣若瑟,」[17] 接著是十二位宗徒的名字,(包括圣保禄),[18] 和十二位从西元前四世纪为基督殉道的烈士。[19]

这不仅仅是一份「荣誉名单」,就像有时我们带著某种程度的无奈,在官方仪式上听到的,并暗暗希望它快快结束。这些是我们家庭的成员,「天主子女的伟大家庭,天主教会。」[20] 在圣弥撒中,我们不但与我们「分散在世界各地」[21] 的弟兄共融,也与我们在天上受到荣耀的弟兄,以及那些为了能看到天主面容,而正在净化的炼灵共融。「在纪念天主羔羊的牺牲时,我们与天上的『礼仪』联合,与众人一起呼喊:『救恩来自那坐在宝座上的我们的天主,并来自羔羊!』(默7:10)。感恩祭确实是天国出现在尘世的一瞥。是天上耶路撒冷的荣耀光芒,穿透历史的层云,照亮我们的旅途。」[22]

上主求祢垂念他们……

在成圣之後不久,与其他感恩经一起祈愿时,罗马感恩经继续祈祷:「上主,求祢也垂念我们的祖先,他们保持著信德,先我们而去,如今正在安眠休息。」主礼弥撒者稍停一会儿,为亡者祈祷,然後又诚心地说到:「上主,我们求祢赏赐他们及所有安息於基督怀中的人,进入永福、光明和安宁的天乡。」

对我们已亡的兄弟姐妹的缅怀,让我们再次凝聚我们的视线在友爱上,在我们的男女同胞身上。圣神再度扩大我们的心,因为在这,我们不但能为离我们最近的亡者祈祷,也能为天主昨天才召回的众人祈祷。有些人可能孤独地死去,天主会出来迎接他们,并擦乾他们的眼泪。[23]「在纪念亡者时,能为每个人祈祷是多麽令我喜悦!当然的,我首先为我的孩子、父母和姐妹们祈祷;为我孩子的父母和兄弟姐妹们;凡帮助过我或主业团的人;我怀著感恩之心为他们祈祷。至於那些企图诋毁我们、散播谎言的人……有更多的理由为他们祈祷!主啊,我全心全意的宽恕他们,好叫祢能宽恕我。我也为他们奉献像我为我自己的父母和孩子们的祈祷……最後,我真的非常喜乐!」[24]

依恃祢无限的仁慈

在感恩经接近尾声时,再次为参与者、主礼者和信友祈求代祷。「至於祢的僕役、我们罪人,依恃祢无限的仁慈,求祢惠赐我们加入祢的圣宗徒及殉道者的团体……」[25] 经文的名字提及圣若翰洗者,紧随其後的是七位男的和七位女的殉道者。就像我们在前面提到的名单有十二位,七,也是个具有强烈圣经特徵的数字。十二,让我们想起了天主的选择,以色列的十二个支派,十二位宗徒等等,而七,则是丰饶圆满的记号。

让我们把目光投向天国。天主的子民在最超然的敬拜时刻向圣人求助,而在弥撒时,天上与地上的教会都明白是他们紧密结合的时刻。本笃十六世鼓励我们感谢天主,「因为祂在基督身上展示给我们祂的仪容,因为祂把圣母给了我们,祂也把圣人给了我们;祂召唤了我们,要我们与祂成为一体一灵。」[26] 感恩即是讚颂的意思,我们可以同圣托马斯阿奎那一起说:「啊!祢是最聪明、最伟大、最美好的;我们今生的食粮,我们来世的安息;来吧!让我们每个人都成为你的贵宾;祢的共同继承人,祢的夥伴;与祢寓居的圣人同在。」[27]

Juan Jose Silvestre


[1] 圣施礼华,1970年5月22日聚会,蔡浩伟笔录於《Para Servir a la Iglesia》马德里:Rialp, 2001, 189-190页

[2] 圣若望保禄二世,通谕《活於感恩祭的教会》2003年4月17日,59

[3] 咏 71(72): 8

[4] 咏 71(72): 5

[5] 若12:32

[6] 除非另有说明,以下引文皆来自感恩经一式,罗马感恩经

[7] 咏 118(119): 32

[8] 《基督刚经过》89

[9] 《天主教教理》1352

[10] 耶路撒冷圣济利禄,Mystagogical Catechesis, V, 6

[11] 《基督刚经过》169

[12] 教宗方济各,讲道,2013年9月29日

[13] 《天主教教理》2635

[14] 弟前 2:4

[15] 真福欧华路,书信,1975年6月29日

[16] 圣施礼华,1972年4月1日和1974年5月10日聚会,蔡浩伟笔录於《Vivir la Santa Misa》马德里:Rialp 2010年,106页

[17] 1962年,圣若望二十三世决定将他的名字列入罗马感恩经。2013年5月1日,教宗方济各在《Paterna Vices》法令中,将圣若瑟的名字亦列入感恩经第二、三和四式中

[18] 在成圣体後,圣玛迪排在第二张名单中

[19] 共有五位教宗,一位主教,一位执事,接著是圣Chrysogonos(不知他是司铎或平信徒)和四位平信徒

[20] 蔡浩伟,书信,2002年1月9日

[21] 感恩经第三式

[22] 圣若望保禄二世,通谕《活於感恩祭的教会》19

[23] 参感恩经第三式

[24] 圣施礼华,1974年5月10日聚会,蔡浩伟笔录於《Vivir la Santa Misa》151页

[25] 虽然这样祈祷,「至於你的僕人、我们罪人……」原来指的只是献祭的司铎和他的神职人员,但从现在其他的感恩经看来,这似乎是一份所有团结在天国教会的人的请求

[26] 本笃十六世,演讲,2009年2月20日

[27] 圣多默阿奎那,《讚美西雍》诗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