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地中海(一):「身为天主孩子的第一个祈祷」

当我们深刻意识到自己是天主的儿女时,能改变一切,正如圣施礼华意外地发现这个「新地中海」时,改变了他的生命。

新地中海(一):「身为天主孩子的第一个祈祷」(收听普通话录音)


「我的子女们,现在正是时候,要越来越深入这世上的『默观道路』了!」[1] 主业团监督用这一句话,给我们指出现世的优先重点之一。今天,一如既往,基督徒的使徒工作是「我们内心生活的满溢。」[2] 首先,这意味著与他人沟通交流基督徒的生活,即共享我们的生活。其次,如果我们要将信仰带给世界,我们自己首先需要深刻的理解并实践它。简而言之,正如圣施礼华所说:这是「加深认识天主圣爱的良机,好使我们能够藉著自己的言行,把天主的爱显示给他人。」[3]

这种「深入」信仰的努力具有特殊的印记。关键不在於从我们已知的进入未知的领域。相反的,意思是要我们更深入的去了解似乎是显而易见、自己已熟知的、经常听到的东西,好能从中有所「发现」,因而领悟到新的力量和深度。圣施礼华将这种经历称之为发现「新地中海」,这种「新地中海」以出人意料的方式在我们眼前展开。例如,在《鍊炉》中,他说:「我们必须坚持内修生活,正如坚持人性的爱一样。你必须经常默想相同的主题,持续下去,直到你发现一个『新地中海』。你惊讶地问:『我从前怎麽没有清楚的看到这一点?』只因为我们有时好像是水流过石头的表面一样,一滴也没有吸收。因此,如果我们想吸收天主的祝福,就必须再三重温相同的事物 ─ 因为它们每次都是不同的。」[4]

「再三重温相同的事物,」以便发现其中内含的所有财富,从而发现「它们每次都是不同的!」这就是我们受召去度默观生活的道路。这意味著探讨海洋中的深阔,乍看之下,乏善可陈、了无新意,因为它已经成为我们日常的景观。罗马人称地中海为「我们的海洋」Mare nostrum:因它是众所周知,是百姓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圣施礼华谈到要去发现新的地中海(译註:即华文之所谓的「新大陆」),因为当我们深入自己认为熟悉的海域时,摆在我们眼前的是一望无际、令人讚叹的水平视野。於是,让我们与圣女加大利纳一同向至圣圣三倾诉:「祢就像深海一般;我越进入祢,就发现越多,而我发现越多,就更寻求祢。」[5]

这些发现是天主在祂愿意的时刻,以祂的方式发出来的光照。如果,我们勤奋的去寻求和沉思,也可準备自己的灵魂去接受天主这光照。「就像一个一直在黑暗中的人,突然间用他的肉眼看到太阳,因而清楚地看到他从未见过的事物。同样,领受圣神之人的灵魂也得到光照。」[6]

在这一系列的新文章中,我们将介绍圣施礼华在他的内修生活中,所发现的一些「新地中海」,以便与他一起更深入地「进入深邃的天主圣爱。」

阿爸,父啊!

在初期的基督徒中,最根深蒂固的信念之一,便是他们能以受锺爱之子女的身分称呼天主为父。耶稣本人曾教导他们:「你们应当这样祈祷:我们在天的父!愿你的名被尊为圣,……」(玛6:9)。祂将自己以天父疼爱之子的身分,呈现给犹太人,并教导门徒以同样的方式行事。宗徒们曾经听到祂用希伯来人子女呼叫自己父亲的名称来称呼天主。在领受圣神之后,他们也开始使用该称呼。对以色列人的虔敬方式而言,这是一个崭新的称呼,但是圣保禄却认为这其实是每个人都熟悉的一件事:「其实你们所领受的圣神,并非使你们作奴隶,以致仍旧恐惧;而是使你们作义子。因此,我们呼号:『阿爸,父呀!』圣神亲自和我们的心神一同作证:我们是天主的子女。」(罗8:15-16)。

那信念使他们充满信心,并赋予他们意想不到的勇气:「我们既是子女,便是承继者,是天主的承继者,是基督的同承继者。」(罗8:17)耶稣不仅是天父的独生子,而且还是众多弟兄中的长子。(参罗8:29;哥1:15)於是,基督带给他们的新生命,被视为天主锺爱子女的生命。这既不是理论,也不是抽象的真理,而是让他们充满喜乐的事实。我们在宗徒圣若望第一封书信里,可看到洋溢著欢乐的反映:「请看父赐给我们何等的爱情,使我们得称为天主的子女,而且我们也真是如此。」(若一3:1)。

我们基督徒从小就知道天主的父性、祂对我们每人独一无二和百般温柔的爱情。儘管如此,我们仍然被召要用个人生动的方式去发现这份爱,从而改变我们与天主的关係。这样一来,平静与信赖的地中海就在我们眼前呈现了,让我们人生的视野,能更深入其中、无穷无尽。对於圣施礼华来说,是个意外的发现,突然为他掀开了一张隐藏在他很熟悉的东西中的全貌。

这是发生在1931年秋天,正如他多年之后的回忆:「我可以仔细地述说,发生在哪里、在哪时,我第一次身为天主儿子时的祈祷。早在我童年就已学会称呼天父,一如『天父经』教导的。但是,真正感受到、看到、惊讶於天主渴望我们成为祂的孩子…是在大街上、在电车上。历经了一个小时或一个半小时,我不知道。我禁不住得大声惊呼:『阿爸,父啊!』」[7]

在接下来的几个月中,圣施礼华反覆思考那件不寻常的事。譬如,一年后,在避静时他写下:「第一天。天主是我的父亲。我决不离开这思念。」[8] 他一整天都在深思天主的父性!儘管沉思的时间那麽漫长,我们起初可能会感到惊讶,但实际上,充分表现出那份神圣父子情义的孝爱经验,深深地紮根他的心中。我们也应该在祈祷中,及每次转向天主时,首先要培养一个信赖的交託,和感恩的态度。如果,我们想要与天主建立一份关係,我们需要再次亲自去发现祂确确实实渴望成为我们的父亲。

谁是我的天主?

也许我们在很小的时候,像圣施礼华一样,也学过天主是我们的父亲。可是,在我们能把自己是天主子女的事实视为一个根本的道理、生活的整体之前,我们很可能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我们如何促使这个新发现的到来呢?

首先,要真正发现天主的父性,我们经常需要恢复祂的真实形象。对我而言,天主是谁?有些人自觉或不自觉地认为天主是实施法律者,祂威胁要去惩罚不遵守法律的人。有人期望祂的旨意能承行,并在遇到不服从的情况时,会激怒祂;简而言之,我们只是不愿顺服师傅的下属。在其他情况下(对某些基督徒也是如此),基本上天主被视为是我们必须表现良好的原因。祂被认为是我们需要努力实现、「应该」追求的,但实际上,「不想」追求的目标。然而,天主「不是一个残酷的暴君,也并非是一个顽固和不解人意的判官;相反的,祂是我们的父亲。祂向我们提起我们的私心小器、我们的罪恶和过错,祂所以这样对待我们,是为了解放我们,赐给我们祂应诺的友谊和爱情。」[9]

有时,在许多情况下,父亲的身分引起质疑,使人难以理解「天主是爱」。(若一4:8)我们与朋友或同事交谈时,也许会看清这一点;他们的父亲并没能在他们身上带来美好的回忆,因而天主身为父亲的事实,也不会特别吸引他们。因此,在与他们谈论信仰时,最好帮助他们了解自己生活中缺乏父爱的痛楚,显示出他们对父爱的渴求,是多麽深远的铭刻在他们内心:一位可走在他们前面的父亲,并呼唤他们。他们能藉由和一位朋友或神父亲近的关係,帮助他们去发现:「上天下地的所有父亲都是由天父而得名。」(弗3:15);并体验到每人心中怀有温柔的「成为『保护者』的圣召。」[10] 在父亲或母亲身上表达自己「已为人父母」,或有一天想要成为父母。这样,他们就可以继续在他们的灵魂深处发现天主的真实面貌,去过我们-祂的孩子-被召唤的生活方式,同时我们知道祂以无限的爱情关注我们。父亲爱他的孩子,不是因为他所「做的」事情,或是为结果,而仅只是「因为他是自己的孩子。」他希望自己的孩子过个好生活,并尝试从每个孩子身上激发最大的善,但他始终知道孩子在自己眼中是个无价珍宝。

这可帮助我们记住一点,尤其是当我们在某事上失败时,或是当自己的生活与世俗公认的「模式」之间有落差、导致我们自尊心低落时。「我们的属灵身份才是我们真正的『身分』:我们一直都是天主疼爱的孩子。因此,你们可以看清,如不接受自我、生活得忧鬱寡欢、看法负面消极,意味著不认识自己最深层的身份。就像天主想要凝视我,我却故意走开,破坏祂对我的梦想。天主依我们的原貌爱我们,不会因我们的罪过、错误或过失让祂改变主意。」[11]

意识到天主是我们的父亲,还包括让我们自己被祂视为「锺爱的孩子」。然后,我们才领悟到,自己的「价值」并不取决於我们拥有的才能,或我们所做的事、我们的成功,而是取决於创造了我们的圣爱,「因为他於创世以前,」(弗1:4)就「梦想」并肯定了我们。鑑於在现世中有时存在对天主的冷漠,本笃十六世从他上任之初,就回想起「我们不是进化的偶然和毫无意义的产物。我们每个人都是天主思想的结晶。每个人都被天主意愿,每个人都被祂所爱,每个人都是必要的。」[12] 这个想法真的影响著我们的日常生活吗?

天主儿女信赖的希望

圣施礼华经常提醒主业团的信友们,「我们灵修生活的基础是我们神圣父子情义的感受。」[13] 他将其「与那根把一条美妙的珍珠项鍊串在一起的线相提并论。神圣的父子情义是把所有美德联繫在一起的那根线,因为它们是天主儿女的美德。」[14] 因此,是非常重要的,我们请求天主为我们打开这个「新地中海」─维持并塑造我们全部的灵修生活。天父义子女的「线绳」使我们「每天充满盼望地操练託付一切给天主旨意的态度。」[15] 这态度在孩童身上可以发现,尤其是在他们很小的时候。因此,在圣施礼华的生活和著作中,神圣父子情义经常会与神婴小道紧密地连在一起。当孩子在学习骑自行车时,经常摔倒,但是他都觉得无所谓,只要他看到爸爸在旁边,一定会鼓励他重试。那就是他「希望的交付」的意思。「爸爸说我可以…那麽就让我再来一次吧!」

意识到我们是天主的儿女,即给了我们执行我主赋予我们的使命所需的安全感。我们感觉好像那个父亲对孩子说:「孩子!你今天到葡萄园里去工作罢!」(玛21:28)。也许我们的第一个反应就是感到忧虑,立刻想像出各种可能的困难。但是,我们马上就认出是天父对我们极大信心的表现,并且期待著我们能做到。像基督一样,我们学会把自己捨弃在天父的手中,发自我们灵魂的深处告诉祂:「但是,不要照我所愿意的,而要照你所愿意的。」(谷 14:36)。圣施礼华一生以基督的形象教导我们要如此为之:「多年来我坚信要在快乐现实中获得支持,不论处境如何,虽有少许改变我都这样祈祷:『主,你放我在这里,交託我办这办那,我完全信靠你,我知你是我的父亲。我知道小孩对父母绝对地信任。』」[16]

我们不能否认会有困难。但是我们知道,无论发生什麽事情,我们无所不能的父亲都会陪伴著我们;祂在我们身边、关照我们。祂在做我们正试著在做的事,因为到头来那是祂的工作。祂可能会以一种不同的方式来做,但是会更有效果。「只要你已经真正委身信赖天主,便马上会明白怎样万事随遇而安。如果你的事业,没有取得预期的结果,甚至在你用尽了一切必要的方法的情况下,你也不会丧失你的平安。因为你的事业,毕竟会按照天主安排的光景成就的。」[17]

「加强我们的『神圣父子情义』的感受」我们注意到,圣施礼华并没有将「神圣的父子关係」作为主业团精神的基础,而是明指我们神圣父子之情的「感受」。「做为」天主的儿女还不够;我们需要「意识」到自己是天主的儿女,以致我们的生命深具有这份「感受」。在我们心中深信不疑的确定性才是最坚固的基础。那麽,我们神圣的父子情义的真理就成为一个活生生的现实,对我们的生活产生了特殊的影响。

为加强这份「感受」,我们的思想和内心最好能更深入地进入该现实。首先,「用我们的思想」,在祈祷中,仔细默想圣经中有关天主的父性、我们人性的父子关係,以及身为天主孩子生活的一些章节。在这里,我们可以从圣施礼华诸多的著作中汲取很多启示,明白成为天主的子女的意涵,[18] 或来自其他圣人和基督宗教作家的反思。[19]

凭著「我们的心」,我们可以信任天父,在祂的圣爱中捨弃自己,从而更深入地了解我们是神的孩子。我们可以试图了解祂对我们的爱情,来激发我们的孝爱、信赖,无论有无言语。这样做的方法之一是以简短的诉求或愿望向祂求助。圣施礼华建议:「你要每天多次在心里唤祂『父亲』,告诉祂:你爱祂、仰慕祂、因自己是祂的儿女而骄傲、强壮。」[20] 我们还可以利用一些简短的祈祷,帮助我们意识到自己是天主子女的安全感,来面对每天,或发感恩、忏悔和希望的祈祷。方济各教宗向年轻人建议的祈祷词:「主,感谢祢爱我;我确定祢爱我;帮助我爱上自己的生活!不是爱上自己的过错-需要纠正,而是因为生活本身是件伟大的礼物,是爱与被爱的时刻。」[21]

回到父亲的家

家庭被描述为「我们回去的地方,」我们在那里寻求庇护和休息。正如圣若望保禄二世喜欢说的,家是「爱与生命的庇护所」。[22] 在那里,我们再次找到了赋予我们生命意义和价值的圣爱,因为它是家庭的源头。

同样,在感到疲惫、受到虐待或感到受伤……以及在我们冒犯了祂时,感知到我们是天主的孩子,使我们满怀信任地回到祂身边。重新返回父亲身边是另一种生活上「希望的交付」。我们应该经常默想一个有两个儿子的父亲的寓言,圣路加向我们讲述了这个寓言。(参路15:11-32)「天主正在耐心地等候我们,像比喻中的慈父一样,伸开双臂,虽然我们是不敢当的。无论我们是否犯了滔天大罪,那并不要紧。就如浪荡子一般,只要我们敞开心扉,思念父亲的家园,即使我们对祂的回应非常冷淡,天主会赐给我们恩惠,称作祂的子女-真正的子女,带给我们无比的惊愕与欢乐。」[23]

也许那个儿子丝毫没有考虑到自己给父亲造成的折磨;他最怀念的是他在父亲家里的生活方式。(参路15:17-19)他出发回家的想法是降格成为另一个僕人。儘管如此,他的父亲还是款待了他-出去见他,拥抱了他,并用亲吻接纳他!-令他记起自己最深的身份:他是他的儿子。父亲立刻下令将儿子的衣服、凉鞋和戒指归还给他,父爱的种种迹象,即便他的恶劣行为再多,也无法抹灭。「多少也使父亲受到牵连。可是,做错事的毕竟是自己的儿子,这个关係不能因任何行为而遭改变或破坏。」[24]

即使有时我们可能将天主视为一位我们是其僕人的主人,还是一位冷血的法官,但祂仍然忠信於祂为人父的圣爱。在我们跌倒后,尝试著去接近祂,总是真正去发现祂的绝好机会。也揭示给我们自己的身份。不仅只是祂已经决定爱我们的这个事实(因为祂愿意),而是由於透过恩宠,我们真的是天主的儿女。我们是天主的儿女:没有任何人或事可以夺走我们的尊严。甚至连我们自己也都不能。因此,当我们看到自己软弱的现实,以及我们明知故犯罪恶的现实时,我们绝不应失去希望。正如圣施礼华所说:「但其实不然,最后抉择的一句说话是来自天主自己的,而这句话就是祂的救赎和仁慈的爱,亦即是使我们成为祂的义子的定论。」[25]

被爱占据

神圣父子情义的「感受」改变了一切,正如这改变了圣施礼华的一生,因为他意外地发现了这个「新地中海」。当我们以走在我们前面、等待著我们的圣爱为核心,而不是建基於自我的进步或改善的决心上,内修生活会有多麽的不同!如果我们把自己的所作所为放在首位,那麽我们几乎就让灵修生活围绕著自己个人的进步打转。从长远来看,这种生活方式不仅冒著可能把天主之爱遗忘在我们灵魂角落的危险,而且会导致灰心丧志,因为我们是孤军奋鬥,抵抗失败。

但是,当我们把一切都集中在天主的作为上,让自己被祂爱著,每天欢迎祂的救赎时,我们的奋鬥即会呈现出截然不同的格调。如果我们胜利,感激和讚美就会自然而然从我们内心湧现出来。如果我们遭受到失败的痛苦,我们可信赖的回到天父身边,请求宽恕,并让祂拥抱自己。因此,我们了解到:「神圣父子情义不是一个有其行动的特殊德行,而是美德主体的恒常状态。我们所有的行动,在操练我们所有的德行的当下,都能够且应该是在操练我们的神圣父子情义。」[26]

对於一个每天都在迎接天主圣爱的人而言,被击败是不存在的。甚至罪恶也能成为一个机会,让我们牢记自己的孩童身份,并回到天父那里,祂坚持前来招呼我们,说著:「儿子,我的儿子!」就像圣施礼华一样,这份认知将使我们重获力量再次跟随我主。「我很肯定地说,藉著恩宠的光明和助佑,你和我可以看清一切:应该焚烧的,我们会把它烧尽;应该根除的,我们会把它连根拔除;应该捨弃的,我们会把它完全抛弃。」[27]

但我们这样做,不要感到焦虑或沮丧,要展现出基督徒生活的理想,但不与完美主义混淆。[28] 然后,我们把生活的核心聚焦在天主对我们的爱上,只顾著去爱。我们将像小小孩一样,只要他们发现了一些父亲的爱,就寻找各式各样的方式表达他们的感激之情,以他们所能够表达的或多或少的爱来回报。


[1] 范康仁《牧函》2017年2月14日,30

[2] 同上。参圣施礼华《道路》961;《天主之友》239

[3] 圣施礼华《基督刚经过》97

[4] 圣施礼华《鍊炉》540

[5] 圣女加大利纳《对话录》第167章

[6] 耶路撒冷的圣济利禄,教理16,16

[7] 圣施礼华,1969年12月24日默想(Andres Vázquez de Prada, The Founder of Opus Dei, vol. 1, Scepter, p. 334).

[8] 圣施礼华,亲密笔记,1637(Andres Vázquez de Prada, The Founder of Opus Dei, vol. 1, Scepter, p. 400).

[9] 《基督刚经过》64

[10] 教宗方济各,教宗就职典礼弥撒讲道,2013年3月19日

[11] 教宗方济各,波兰世界青年日讲道,2016年7月31日

[12] 教宗本笃十六世,教宗就职典礼弥撒讲道,2005年4月24日

[13] 圣施礼华《书信》1961年1月25日

[14] 圣施礼华,讲道笔记,1974年7月6日

[15] 范康仁《牧函》2017年2月14日,8

[16] 《天主之友》143

[17] 《犁痕》860

[18] 参阅范康仁,「神圣父子情义」,Diccionario de san Josemaría Escrivá de Balaguer, Monte Carmelo, Burgos 2013, pp. 519-526.

[19] 参阅慈悲禧年相关文件。Cf. Pontifical Council for the Promotion of the New Evangelization, Merciful Like the Father. Resources for the Jubilee of Mercy 2015-2016.

[20] 《天主之友》150

[21] 方济各,讲道,2016年7月31日

[22] 圣若望保禄二世,讲道,2003年5月4日

[23] 《基督刚经过》64

[24] 圣若望保禄二世,通谕《富於仁慈的天主》(1980年11月30日)5

[25] 《基督刚经过》66

[26] 范康仁及I. de Celaya, Vivir como hijos de Dios, Eunsa, Pamplona 1993, p. 54.

[27] 《基督刚经过》66

[28] 参阅范康仁《牧函》2017年2月14日,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