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祂,认识自己(八):在适当的时候

「我们需要记住天主为我们每一个人所做的美好伟大的事,因为在祈祷中回忆过去,对一个基督徒的心灵大有益处。」

你的祈祷被俯听了

追忆的时间

就像被磁铁吸住一样

天主是一切,那就足够了


当玛利亚进入依撒伯尔的家里,她眼里的玛利亚不再是她记忆中的那个孩子了。依撒伯尔很可能当玛利亚出生时就在场,认为她是个与众不同的小女孩。但现在她们已经多年没见了,再次看到玛利亚,依撒伯尔感到非常的高兴。福音作者告诉我们,她充满了圣神,大声说到:「吾主的母亲驾临我这里,这是我那里得来的呢?」(路1:43)

依撒伯尔的喜悦来自于她充满祈祷的生活。她和匝加利亚都被认为是圣洁的 —— 在天主面前是正义的 —— 许多人都尊他们为义人。(参路1:6)但是只有他们两个人明白这么多年来切望亲近天主所意味的一切;他们的经历包含了很多无法传达的事,就像我们所有的人都经历过的那样。依撒伯尔的喜悦来自于充满悲伤和希望、困扰和对过去的发现,这一切都有助于加深她与天主的关系。只有她心知肚明,接受不能成为一个母亲的事实是多么的困难,而这正是一个犹太妇女最盼望得到的祝福。但是天主想让她经历这个试探,以增加她与天主更深的亲密关系。

你的祈祷被俯听了

我们与天主的关系,我们的祈祷,也总是有一些独特和不可言喻的内涵,就像依撒伯尔的一样。我们的生活有时就像《圣咏》中孤零的小鸟(参咏102:7),也正如圣施礼华所说,天主想要把一只小鸟提升到像只展翅高飞的老鹰一样,牠似乎能碰触到太阳。只有祂深知对每个人而言,什么是正确的时间和那一刻。天主想要我们与祂达到一种我们无法置信的「天主性的亲密」。

事实上,只有祂知道正确的时间 —— 就如祂知道洗者若翰出生的正确时间 —— 并不妨碍我们渴望时时刻刻与祂的交往更亲密。也不阻止我们不断地祈求天主,寻求更高的视线,踮起脚来想在人群中看到耶稣经过,甚至在不得已时会爬上树,像匝凯一样。我们不难想象依撒伯尔多么频繁的举心向上祈求天主,并敦促她的丈夫也这么做,直到匝加利亚终于听见这句话:「你的妻子依撒伯尔要给你生一个儿子,你要给他起名叫若翰。」(路1:13)

依撒伯尔信赖的祈祷是在逆境和时间的净炼熔炉中锻铸出来的。她的生命已近尾声,天主的旨意对她来说仍然是个不解的谜。为什么这么多年来,祂没有听她的祈祷呢?祂为什么不给她生个孩子呢?难道她丈夫的祭司身份不足以圆满他们的要求吗?在她明显的需求中、在她的祈祷无效和天主安然的沉默中,她的信德、望德和爱德逐渐得以净化。因为她不仅坚忍不懈;而且每天都让自己受到改变,凡事都接受天主的旨意。也许这种与十字架的认同 —— 依撒伯尔似乎多多少少已经预料到 —— 是证明我们祈祷的真诚度的最好方法:「但不要随我的意愿,惟照你的意愿成就罢!」(路22:42)就像旧约中那些接受上主旨意的义人,以及耶稣将自己的一生都引向天父的旨意一样,我们基督徒也被召叫去做同样的事。任何时间都是祈祷的良辰:「我的食物就是承行派遣我者的旨意,完成他的工程。」(若4:34)

追忆的时间

也许依撒伯尔自己一直在年迈的匝加利亚身上燃烧着祈祷的火焰,直到一位天使终于出现在她丈夫的面前。上主赐给素称不生育的她一个儿子,「因为在天主前没有不能的事。」(路1:36)因此,她接受了祂在那些允许祂的人身上所行的重要的净化工作,依撒伯尔在祈祷中高声欢呼,经过这么长远的时间后,我们每天仍都在重复这句话:「在女人中你是蒙祝福的,你的胎儿也是蒙祝福的。」(路1:42)

明白我们通往天主的道路会带给我们与十字架的深刻认同,这使我们意识到有时看似停滞不前,实际上是一种前进的事实,是攸关重要的。

因此,我们不要等待更好的时机,也不要等待更符合我们气味的祈祷,而是满怀感激地接受天主所要赐给我们的养料。「我们若环视四周,就晓得有许多食粮的提供,不是来自上主,反倒显得更令人满足。有些人以金钱、有些人以成功和虚荣、还有些人以权力和骄傲来滋养自己。但真正能滋养我们、使我们饱足的食物,唯有是上主所赐给我们的!上主提供给我们的食物与其他的不同,对我们来说,也许并不像世界所提供的其他食物那样美味。所以,我们梦想其他的菜肴,就像沙漠中的希伯来人,他们渴望吃到在埃及食用的肉和葱,不幸的是:他们忘记了自己是在奴隶的桌子上吃到的这些食物。在那些受到诱惑的时刻,他们回忆,可惜是种病态的回忆、选择性的回忆。一个奴隶的回忆,而非一个自由人的回忆。」[1]

因此,我们应该问自己:我想从哪里得到吃的东西?我记忆的是什么?是对拯救我的上主的记忆,还是对奴隶食用的肉、蒜跟葱的回忆?我用什么回忆来满足自己的灵魂?我是要吃固体的食物,还是要喝奶来补充营养?(参格前3:2)

就像发生在以色列人身上的一样,生活中可能会出现类似的诱惑,回想、口馋埃及的蒜跟葱。以色列人渐渐厌恶了滋养他们的玛纳,起初他们视之为祝福和保护的标志。(参户21:5)这也可能发生在我们身上,尤其是当我们逐渐冷淡了,因为我们忽视祈祷的基本要求:努力收心敛神、顾及虔敬的小细节、选择最好的时间、把全心放在上面……,那么,比以往更有理由,该是时候追忆,挑起我们的记忆力,在我们的祈祷和灵修阅读里寻求圣保禄所指的固体食物,扩大我们的视野,提高我们的视线。

就像被磁铁吸住一样

在祈祷中回想天主为我们所做的一切,绝不是个单纯的回忆。这与以色列宗教中的「纪念」概念相关;也就是说,这是个拯救的事件,使救赎的工程呈现。教宗方济各所讲的「回忆的祈祷」,是对已知事物的一种崭新的对话,是对过去事件的一种重新意会的记忆。我们回想起自己与天主关系中的某些关键事件,并理解它们,每次都以不同的方式活出来。这可能就是发生在依撒伯尔身上,当她意识到自己最近的为母之爱时,她以新的方式意会到天主对她的计划。

随着岁月的流逝,在我们的奉献和我们的抗拒的步调中,我主以新的深度向我们表明祂的奥秘。祂想提升我们的高度,彷佛像个慢慢上升螺旋体。的确,我们可能无力被提升,而只能不断在水平的圈子里打转;或甚至快速的下降到脱离了正轨,放弃与造物主的对话。但祂为了要我们实现祂的旨意,祂从未放弃祂的决心;祂的计划是预选和成义、圣化和荣耀。(参罗8:28-30)

像许多其他神修作家一样,圣施礼华以生动、铿锵有力的方式描述了这一过程。灵魂「奔向天主犹如铁块被磁石所吸引,我们开始更积极地爱耶稣,出奇不意地和主相遇是多么甜蜜。」[2] 当我们默想神圣父子关系的奥秘、与基督的认同、热爱天父的旨意、渴望共同救赎……,并且我们直觉这一切都是圣神的恩赐时,我们就更清楚地意识到我们亏欠了祂的债。感激之情就在我们内心激动地增长。我们变得更加觉察到祂的行动,这些行动远比我们想象的频繁:「我不是在说异常的情形,而是指普遍在灵魂发生的情景:疯狂的爱教我们如何去受苦及去生活,不夸张不炫耀。」[3]

然而我们惊讶地发现天主对我们的大爱贯穿我们的一生: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从我们还在母胎里开始!「爱就在于此:不是我们爱了天主,而是他爱了我们,且打发自己的儿子,为我们做赎罪祭。」(若一4:10)我们惊愕地发现,自己的生活一直被一种迷人且不可抗拒的爱情所引导。依撒伯尔的遭遇就是这般:「上主这样待了我,除去了我在人间的耻辱。」(路1:25)在经历了许多年的黑暗之后,她意识到自己被那位爱的源泉无限地爱着,那份爱是完全无功而受禄的,她永远也无法完全领会或回报的。「吾主的母亲驾临我这里,这是我那里得来的呢?」(路1:43)怎么可能天主会这么爱我呢?同时,怀着某种羞愧和忧伤:怎么可能自己全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呢?

任何真诚的祈祷都准备着我们的心知道如何去祈求(参罗8:26),以及如何得到我们所祈求的。把对天主的爱注入虔敬的各方面,无论是大或是小的,都有助于这条路:直呼耶稣的圣名、毫无保留地表达我们的情感……,我们必须坚持,并迅速的响应轻微的爱的触动。我们需要「记住天主为我们每个人所做的美好伟大的事,」因为一个怀着追忆之心的祈祷「对一个基督徒的心大有帮助。」[4] 正如圣施礼华经常建议的:「让我们各自默想天主曾为我们做了些什么。」[5]

天主是一切,那就足够了

依撒伯尔时常回忆天主为她所做的一切。祂完全地改变了她的生活!她自己也变得多么英勇!从那时起,她所有的行为都带有独特的恩宠。她在遵循天主的计划中,获得了更清晰的认识:「不,要叫他若翰。」(路1:60)并且她清楚地看见天主在她表妹身上的作为:「那信了由上主传于她的话必要完成的,是有福的。」(路1:45)依撒伯尔现在的一言一行,就像一个全心全意与天主倾诉的人。

同样,在我们的祈祷中,也必须有爱情与挣扎、赞美与补赎、朝拜与祈求、情感与智慧。我们要勇敢大胆,因为我们现在明白,问题不在于仅仅去实践,而是在于要全心全意的去热爱。尽管身边的人,或是每天的职责仍旧一样,但是我们不再以同样的方式操练虔敬的规范。我们精神的自由在成长,「真正的精神自由即是这种以爱行动的能力和习惯性的态度,特别是在每一种情况下,都要遵循天主所要求的。」[6] 过去曾经看似沉重的义务,现在转变成遇见圣爱的机会。战胜自己仍然要不断的努力,但现在这种努力充满了喜悦。

面对天主无限的爱和我们人性可悲的回应,我们的心倾泻出深深的忏悔和补赎的祈祷。眼见自己的罪过而悲从中来,激励我们发出个人的痛悔。「天主是一切,我什么都不是,那就足够了。」[7] 这样我们就能摆脱许多阻碍我们接触天主的「盾牌」。

一种真诚、深深的感恩之情油然而生,即转变成崇拜。「所谓朝拜天主,就是承认祂是天主、是造物主和救主、是一切存在之物的上主和主人、是无限的爱和仁慈。」[8] 我们要运用心中所有的钥匙。这样,我们的祈祷就会多样而丰富,而非千篇一律。无论我们的感受是有反应,还是没有,终究我们尝到的是天主的良善,而非天主自己。祂总是无比的伟大。

鲁本贺瑟(Rubén Herce)


[1] 方济各,基督圣体庆节讲道,2014年6月19日

[2] 圣施礼华《天主之友》296

[3] 同上,307

[4] 方济各,在圣玛尔大讲道,2016年4月21日

[5] 《天主之友》312

[6] 范康仁《牧函》2018年1月9日,5

[7] 教宗若望二十三世自传,Journal of a Soul

[8] 《天主教教理》2096

照片来源:Anne Nygard on Unsp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