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於德行上的个性

这一系列的新文章是有关如何塑造坚强的基督徒人格。「德行强化我们的个性,使其稳定祥和,让我们超越自我。」

「正在耶稣出来行路时,跑来了一个人,跪在他面前,问他说:『善师,为承受永生,我该作什麽?』」[1] 作为我主的门徒,我们和宗徒一同见證了这一幕,也许会惊讶於祂的回答,耶稣对他说:「你为什麽称我善?除了天主一个外,没有谁是善的。」[2] 耶稣没有直接回答他。以柔和的神圣的教育方式,祂想导引那年轻人认识到自己所渴望的最深层意义:「耶稣向少年显示他所提出来的问题,实在是个宗教问题,他所说的善,吸引人、约束人、以天主为根据、就是天主,唯有祂堪当被人『全心、全灵、全意』爱慕。」[3]

进入永生

我主马上回到那个年轻人大胆的问题:「我必须做什麽?」祂答说:「如果你愿意进入生命,就该遵守诫命。」[4] 福音把这个年轻人描绘成严守犹太法律的人,他可能会对这个答覆感到满意。师傅指出他从小就遵守的诫命,坚定了他的信念。[5] 但是他想要这位用权威方式教导的新师傅讲得更清楚。他正确地猜到基督可以为他打开做梦也想不到的视野。「什麽诫命?」[6] 他问道,耶稣提醒他与我们邻人的责任:「不可杀人,不可奸淫,不可偷盗,不可作假见證;应孝敬父母;应爱你的近人,如爱你自己。」[7] 这些是属於「第二块石板」的诫命,「藉保护人的许多善而维护天主的肖像-人的善。」[8] 正如圣奥古思定所说,自由的开端,是没有罪恶的自由。[9]换句话说,这些是爱情路径上的第一阶段,但还不是一个成熟、充分发展的爱情。

我还缺少什麽?

那少年人知道这些事,并照著行。但他的心想要的还不止这些。他肯定还能做些什麽。耶稣「定睛看他,就喜爱他。」[10] 我主向他提出一个生命的挑战:「你还缺少一样:你去,变卖你所有的一切,施捨给穷人,你必有宝藏在天上,然後来,跟随我!」[11] 基督已经把这个人直截了当的放在他自己的良心、他的自由、他想变得更好的愿望面前。我们不知道他在多大程度上理解了师傅的要求,但从他自己的问题,「我还缺少什麽?」来看,他似乎在期待另外「可行的事」。他的心性是很好的,儘管他可能仍不明白有必要内化天主诫命的意义。

天主呼唤我们的生命问题,不单单只是做好事,而是「做个好人」的问题,做个有品德的人。正如圣施礼华所说,仅仅做个「还好的人」[12] 是不够的;相反的,我们必须努力成为好人,与耶稣为我们打开的海阔天空契合一致:「善的只有一个。」[13]

成熟的基督徒意味著能掌控我们自己的生活,在天主面前「扪心自问」,我们还缺少什麽。我们被激励著离开仅「遵行」律法的舒适地带,发现跟随耶稣才是真正重要的,儘管我们自己也有犯错。之後,我们才让祂的教导去改变我们的思考方式和感受。我们会体验到自己从前是狭小的,萎缩的心,现在却因天主所赐给我们的自由而扩大:「我必奔赴你诫命的路程,因为你舒展了我的心灵。」[14]

道德培育的挑战

这位年轻人万万没想到,「他所缺少的」正是把自己的生命置於天主的脚下,且为他人服务,从而丢弃他作为「完人」的安全感。他难过地走了,就像所有喜欢依照自己的方式行事的人一样,不愿让天主来领导他、唤醒他。天主呼唤了我们与祂的自由同住:「基督解救了我们,是为使我们获得自由。」hac libertate nos Christus liberavit. [15] 其实,在我们的心灵深处,若少於此,则无法得到满足。

要成熟,意味著要学习依照崇高的理想生活。这不光是知道一套诫律,或是对我们行为的後果有更清晰的认知。决定做「好人」,或「圣人」,意思是自己要去认同基督,去发现祂赐予我们的生活方式的缘由。因此,要求我们理解道德规範的意义,这些道德规範教导我们应该渴求什麽,如何度一个真正充实的生活。这只有当我们用基督徒德行丰富我们的生存方式时,才有可能。

品格的支柱

道德知识不是一种抽象的论述,也非一种技巧。我们如要培育道德的良知,需要加强以德行为支柱的个性。德行强化我们的个性,使其稳定祥和,让我们超越自我,超越自我中心,把注意力集中在天主和他人身上。具有美德的人是「泰然自若」的,在面对所有的事情时,都有正确的尺度、正直、沉著和均衡。相反的,那些缺乏美德的人会发现,自己很难承担重大的计画,也很难实现崇高的理想。他们永远是即兴发挥,忽进忽退,最後变得不可信靠,甚至对他们本身也是如此。

培养美德能扩展我们的自由。德行与适应环境,或打破常规并无关连。但我们可以确定的是,一个单独的行为不足以养成积极的行为,或使习惯根深蒂固,而形塑我们的存活方式,让我们能轻易做好事。习惯是通过重複的行动养成的:我们藉著做好人变得善良。举个例子,如果你下定决心,在预定的时间开始念书,你就会一次再一次地付诸行动,这样,接下来的努力就会花较少的精力。但是我们需要努力的坚持,去培养这份念书的习惯,否则就功亏一篑了。

更新我们的精神

美德,无论是人性的还是超性的,都指引我们走向善,走向实现我们内心最深处的渴望。帮助我们达到真正的幸福,与天主合一。「永生就是:认识祢,唯一的真天主,和祢所派遣来的耶稣基督。」[16] 德行使我们更容易按照道德诫律行事,因而这些诫律不再被视为必要遵守的规则,而是通向基督徒完美的途径,在以真福为标誌的生活中与基督认同。真福八端,基督的肖像,「是指生活中一些基本态度及心情,」[17] 引导我们进入永生。

在基督徒生命中的成长之路就在我们面前展开,如同圣保禄劝勉我们的:「你们应以更新的心思变化自己,为使你们能辨别什麽是天主的旨意,什麽是善事,什麽是悦乐天主的事,什麽是成全的事。」[18] 圣宠改变了我们判断事件的方式,提供了我们行为的新标準。我们逐渐学会调整自己看待事物的方式,使之符合天主的旨意,因而也体现在道德律法中。然後我们开始热爱道德的善,一种神圣的生活,品味「什麽是善事,什麽是悦乐天主的事,什麽是成全的事。」[19] 在道德和情感生活中,我们成为成熟的基督徒,这帮助我们全然欣赏真正高贵、真实、公正和美丽的事物,并拒绝冒犯天主儿女尊严的罪恶。

正如圣施礼华所说,这条路通向锻造一个「有健全判断力的人。」[20] 但是这种健全判断力的特徵是什麽呢?他在其他地方提及「需要成熟、坚定的信念、足够的教义知识、优雅的精神和受过训练的意志。」[21] 这是一种多麽完美的基督徒个性啊!我们需要成熟度方能做出具有内心自由的决定,并对其负责。以同样坚定和确切的「信念」,基於对基督宗教教理的深刻瞭解,通过培育课程或谈话、阅读好书、反思,特别是通过他人的好榜样而获得,因为「我们生命中真正的星星,是那些善度一生的人。」[22] ,与此同时,「优雅的精神」,表现在对人的和善,和「受过训练的意志」,导致德性的生活。所以,一个「有健全判断力的人」,在每种情况中一定会问:「天主要求我甚麽?」他或她会向圣神祈求光照,求助於自己已吸收的原则,向那些能提供协助的人寻求建议,并采取相应的行动。

爱的果实

因此,道德行为,具体地说,就是在出於爱德的推动下,依诫律生活,爱激励我们去寻求和培养道德的善。这种爱不仅仅是本质波动起伏和稍纵即逝的感觉,不取决於我们的情绪,也不取决於我们在特定情况下喜欢什麽,或宁愿做什麽。更确切地说,爱和被爱意味著付出自己,以一种自我奉献为基础,建立在我们被天主所爱的意识之上,值得把自身的自由押注於其上的崇高理想:「人在自我奉献、自我臣服的那一刻,爱就被自由所更新,而这更新正意味永远年轻、慷慨,可拥有更高的理想,而作出更大的牺牲。」[23]

因此,基督徒的完美不限於去完成一套规则,也不限於追求孤立的目标,如自我控制或效率。而是把我们的自由拱手呈献给我主,以祂的恩宠回应祂的邀请:「然後来,跟随我!」[24] [按照圣神的引导生活,[25] 在爱德的推动下,怀著服务他人的愿望。然後我们逐渐明白,天主的律法才是将这种自由选择的爱付诸实践特有的途径。这并非是个守规则与否的问题,关键在於紧随耶稣,分享祂的生命和命运,因爱而顺服祂天父的旨意。

避免「完美主义」

加强德性而使成熟增长的决心,与自恋狂追求的完美相去甚远。我们为爱我们的天父而奋战,是凝视著祂,而非自己。因此,万一我们错误地将内心的挣扎集中在讲求效率或结果,那麽,我们必须拒绝任何可能出现的「完美主义」倾向。儘管这种心态在某些职场中很常见,但它破坏了基督徒的道德生活。圣德首先在於爱天主。

我们从自己和他人身上体验到,成熟使得对正直行为的渴望,和实在的局限性成为相互融洽协调的。我们有时可能想把圣保禄的话变成自己的:「我不明白我作的是什麽:我所愿意的,我偏不作;我所憎恨的,我反而去作。我这个人真不幸呀!谁能救我脱离这该死的肉身呢?」[26] 然而,我们并不会失去平安,因为天主告诉我们,就像祂告诉保禄宗徒一样:「有我的恩宠为你够了。」[27] 我们的感激和希望变得更强,因为天主考虑到我们的局限,只要局限能激励我们改变自己的生活,向祂求助。

在这点上,基督徒在耶稣对那个年轻人的第一个回答中,也可找到坚定的参考点:「善的只有一个。」[28] 天主子女的生命是根植在祂的良善上。祂赐给我们力量,引导我们一生走向真正有价值的事物,去理解什麽是好的,并热爱它,让自己堪当得起祂所交託给我们的使命。

J.M. Barrio ‒ R. Valdés


[1] 谷 10:17

[2] 谷 10:18

[3] 圣若望保禄二世,通谕《真理的光辉》1993年8月6日,9. 参谷22:37

[4] 玛19:17

[5] 参谷10:20

[6] 玛19:18

[7] 玛19:18-19

[8] 《真理的光辉》13

[9] 参 Ioannis Evangelium Tractatus, 41,9 -10 (引用於《真理的光辉》13)

[10] 谷10:21

[11] 同上

[12] 参《道路》337

[13] 玛19:17

[14] 咏118(119):32

[15] 迦5:1

[16] 若17:3

[17] 《真理的光辉》16

[18] 罗12:2

[19] 同上

[20] 《道路》33

[21] 《与施礼华蒙席会谈》93

[22] 本笃十六世《在希望中得救》2007年11月30日,49

[23] 《天主之友》31

[24] 谷10:21

[25] 参迦5:16

[26] 罗7:15-24

[27] 格後12:9

[28] 玛19: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