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慈最先的表達是引靈魂進入謙遜之中,當我們坦誠地看到自己一無是處;當我們明白,沒有天主的幫助,最弱最渺小的受造物也比我們好;我們看到自己可以做所有錯事、惡事;看到自己是罪人,即使我們竭力掙扎不願不忠!我們有何資格覺得別人差?我們又如何能把狂妄、不容忍、傲慢藏於心中?
謙遜引我們善待鄰人,就是對人的諒解、與人和平相處、寬恕人;不去製造分裂,永遠作個加強團結的工具,這一切不會白費。人的內心深處渴望和平、與人團結、尊重彼此權益,在如此強烈渴望的驅使下,人自然想把彼此的關係轉化為手足之情;這渴望深刻的反映出刻在人心深處的狀況:因我們是天主的子女,我們的手足情誼不是陳腔濫調或白日夢,反而是目標,儘管困難重重,總是會達到的。……
在祈禱中藉著天主的聖寵,驕傲可以變成謙遜,而後,真正的喜樂湧流我們心中,縱然我們覺得靈魂的雙翼沾滿污泥,悲憐的泥巴現正逐漸乾涸,如果我們克己,污泥自會脫落,讓我們展翅高飛,因為天主慈愛的和風會助佑我們。(《天主之友》,233、2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