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想:常年期第三十周星期四

一些有助于我们在常年期第三十周做祈祷的反思。

在天主手中
耶稣来是为了拯救我们
为圣地的和平祈祷


在天主手中

耶稣踏上前往耶路撒冷的旅程,一路穿越城乡,随处施教。 祂正身处黑落德安提帕的辖区。 有几个法利塞人警告祂正在身处于危险之中:因为这个分封侯想杀害祂。 我们不知道这几个法利塞人的意图是否良善,或只是他们的一个策略,试图使耶稣离开这些地区。 无论如何,耶稣的回应是坚定的:「今天明天以及后天,我必须前行,因为先知不宜死在耶路撒冷之外。」(路13:33)

耶稣称黑落德为「狐狸」,以突显他的狡滑与欺诈,可是祂并没有被他的威胁所吓倒。 主耶稣清楚地表明,祂将会继续教导真理,并且把人从身与心的邪恶中解救出来,以完成天主圣父托付给了祂的使命。 祂所遇到的误解、困难和危险并没有使祂退缩。 祂也不是根据人性的盘算,衡量着祂的信息是否会获得成功而行动。 驱动着祂的,是祂对天父的信赖,以及完全地配合天主对人类的慈爱的计划。

在我们的生命中,我们有时候也可能会面对困难的或富挑战性的情境,使自己按照天主的意愿,在真理、正义或是爱德中行事变得更加艰难。 这些时刻呼唤我们要更深入、更真诚地与天主的旨意配合; 增长对主的信赖,牢记天主的计划远超我们所遇到的障碍与危险。 我们可以在信德中向前迈进,知道完成我们使命的,不仅是靠着人性的因素,而且主要是把其安放在天主手中。 圣施礼华写道:「若无天主的助佑,你根本寸步难行。 有了这一依赖天主帮助的信念,尽管征途之上艰险重重,崎岖坎坷,你却会同天主结合得更密切; 你的信心会变得更坚强,更持久; 你会常有喜乐与平安作伴侣。」[1]

耶稣来是为了拯救我们

「耶路撒冷,耶路撒冷,你屡次残杀先知,用石头击毙那些奉命到你这里来的人; 我多少次愿意聚集你的子女,如母鸡聚集自己的雏鸡,在它翅翼下,可是你们偏不愿意。」(路13:34)耶稣对耶路撒冷的哀叹生动地表达出祂对祂子民的深爱和渴望保护他们。 祂提到众先知。 这让我们想起,在救恩史中,天主一而再地寻找祂的子民,并且孜孜不倦地在以色列人背离祂时送上祂的宽恕。 主耶稣以同样的父爱与母爱的温柔,要我们接近祂,经常地居住在祂的护佑之下,在我们迷失了方向时让祂再次找到我们。

在耶稣的话语中,我们感受到祂因耶路撒冷拒绝祂的慈爱和护佑而感到的悲伤。 主耶稣并不想把自己强加于我们; 祂绝对地尊重人的自由。 祂接受自己被人拒绝这个实况,尽管人因远离天主而嚐到的后果令祂痛心。 祂警告他们:「看罢! 你们的房屋必给你们撇下。」(路13:35)当人心中没有天主时,就会产生空虚、黑暗与冷酷,尽管我们有时候可能会通过专注于世俗利益或分心的事物来掩盖那些真正是重要的事。

耶稣以和平之王的身份,以一个试图使祂的子民与天父和好的调停者的身份前往圣城耶路撒冷。 祂不是来审判人,而是来拯救人。 圣施礼华写道:「祂是来拯救我们,宽赦我们,给我们和平与喜乐的。 如果我们真能意识到天主恩待祂儿女的盛情,我们的心必会幡然改变。 我们会看到一片崭新的天地在我们前方展开,纵横深远,光华灿烂。」[2]

为圣地的和平祈祷

作为基督徒,我们与耶路撒冷这座圣城有着一个特殊的联系。 我们感到自己如同在这片我们与天主修和的土地上的、精神上的朝圣者,这片「成为天主圣经启示的历史性地点,比任何地方都更能展现天人对话的地方,如同天地交汇的象征。」[3] 耶路撒冷见证了耶稣许多的奇迹与教导,是第一个基督徒团体诞生的地方,即使当时外在的环境不总是有利的。 「在信仰的目光中,耶路撒冷矗立于天主无限的超越性与受造界的现实之间,象征着全人类的相遇、团结与和平。 因此,圣城向全人类,特别是敬拜那唯一伟大而慈悲的天主──万民之父的信徒们,发出了一份深刻的和平邀请。 然而,我们不得不承认,耶路撒冷也一直是持续的竞争、暴力与排他性主张的根源。」[4]

我们默想一下耶稣在走向耶路撒冷时因人的心硬而哀伤,或许能激励我们分享祂对和平与正义的渴望,以及祂对所有民族的怜憫之心。 正如近代几位教宗鼓励我们的,今天我们可以特别为圣地的修和而祈祷。 教宗曾经写信给圣地的天主教徒说:「为了你们,也和你们一起,我向上主献上这份祈祷:『主啊,祢是我们的和平(参阅弗2:14-22)。 祢宣告缔造和平的人是有福的(参阅玛5:9),祢释放人心脱离仇恨、暴力与复仇之心。 我们仰望祢的榜样,追随祢,因为祢是慈悲、温良与谦卑的(参阅玛11:29)。 愿没有人能够从我们的心中夺去与祢一起重新站立起来的希望。 愿我们永远不会厌倦捍卫每一个人:男的、女的、儿童的尊严,无论他的宗教、种族或国籍是如何,从我们中最脆弱的人开始:妇女、老人、儿童与穷人。』亲爱的弟兄姐妹,请允许我再次告诉你们,你们并不是孤单的; 我们永远不会让你们孤单,而是通过祈祷与实际的爱德行动,给你们彰显出你们和我们的团结。」[5] 我们可以用以下向圣母玛利亚为圣地与全世界祈求和平作结:「圣母玛利亚,是和平之后。 教会也这样向她呼吁。 所以,当你的灵魂,或你的家庭,或工作业务上,社会上,或国际上的相处,遇到困扰麻烦时,快向圣母不断地呼求吧。 用这个称号向她呼求:Regina pacis,ora pro nobis,和平之后,为我等祈。」[6]

[1] 圣施礼华,《犁痕》,770

[2] 圣施礼华,《基督刚经过》,165

[3] 教宗圣若望保禄二世,1984年4月20日Redemptionis Anno宗座书函

[4] 同上

[5] 教宗方济各,2024年圣周致圣地天主教徒的信

[6] 圣施礼华,《犁痕》,8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