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经师和法利塞人都很热心实践法律。 然而他们中有些人只限于向别人说教,却没有将自己所教的付诸实践。 因此耶稣多次指出他们的虚伪,并且用那些使祂自己因他们灵魂的情况而痛心的责备来帮助他们改变:「祸哉,你们经师和法利塞假善人! 因为你们给人封闭了天国:你们不进去,也不让愿意进去的人进去。」(玛23:13)
从某种意义上说,每一个基督徒都与经师和法利塞人一样,有着同一的教导别人的使命,就是在自己的家庭和朋友中传播信仰。 在某种程度上,我们都是领导者,并且被期望以对人敏锐的态度和充分地尊重他人的自由的方式去引导他人。 首先,这需要我们有言行一致的见证。 圣安多尼说:「当言语是由行动伴随着时,它就会有力量。」[1] 基督徒蒙召去「通过自己的日常生活,为信德、望德和爱德作见证。 这样的见证不讲究排场,也不计较场合,因地制宜,随遇而行,既淳朴又自然。 他蓬勃的生命力反映教会在世界中的临在。 因为所有天主教教友就是教会。 凭他们本身所有的权利,他们就是天主子民的一分子。」[2]
透过以身作则来传播信仰并不意味着基督徒必须是完美的。 在我们周围的人可能会意识到我们的一些缺点,以及我们声称所教授的内容与我们的实际情况之间存在或大或小的差别。 然而具决定性的不是要过一个完美无缺的生活,因为这是不可能的。 事实上,如果我们谦卑地承认这些差别,并且用真诚的努力和天主的恩宠与之抗争,那么它就可以成为在我们周围的人的榜样。 他们会明白,基督徒的理想并不是要成为完美的,而是努力使自己越来越肖似基督。 他们会明白,即使人有着这些缺陷,仍然是有可能靠近天主的,因为祂总是准备好去给我们展示祂的爱。 毕竟,成圣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实现的,而是我们一辈子所努力追求的目标。
「祸哉,你们经师和法利塞假善人! 因为你们捐献十分之一的薄荷、茴香和莳萝,却放过了法律上最重要的公义、仁爱与信义; 这些固然该作,那些也不可放过。」(玛23:23)耶稣谴责那些吹毛求疵却又忽略那些必要的事的人。 的确,有些经师和法利塞人采纳了许多与天主的法律无关的、人性的诫律,导致他们对什么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形成了一套一丝不苟的诡辩。 他们的这种做法,暴露出自己的骄傲与自负; 他们可能以为只要遵守这些规则就足以获得永生。 他们忘记救赎不是我们可以透过自己的行为而赚得的,而是来自天主的一个恩赐。
耶稣所强调的并不是这些人为的诫律应否存在,因为它们可能在当时是有意义的。 祂强调的是,那些必要的东西 ── 天主所颁布的法律 ── 却被人忽视了。 有些犹太的当权者完美地履行他们自己制定的规范。 可是他们却忘记了对自己的兄弟姊妹施行正义、爱德和仁慈。 爱天主和爱他人的诫律被贬到次要的地位。 严格地遵从法律的一字一句反而变成了重要的事。
以前这些法利塞人和经师的态度至今仍然存在。 「大家有目共睹,这些人只管炫耀礼仪、教义或教会的威望,却毫不关心天主的忠信子民如何真正得到福音的滋养,亦不关心时代的需要。」[3] 我们可以祈求主耶稣首先教导我们用自己的心去遵行祂的法律,冀求在我们所做的一切事上中悦祂。 「把『一切』的光荣归于天主。 运用你的意志,加上圣宠的帮助,『查看』你的一举一动,使它们没有遗留下任何人性的骄傲,和『自我得意』的味道。」[4] 这样,我们就能够传递一套不以自我为中心、也不纯是基于外表上的遵行,而是以寻求他人的真正好处为先的法律:「有时候,我们失去传教热忱,是因为我们忘记福音回应人的最深需要,忘记人受造是为接受福音要带给我们的福祉:与耶稣的友谊和对弟兄姊妹的爱。」[5]
在1960年代,有许多学生居住在台伯河别墅(Villa Tevere)。 它当时是罗马圣十字学院的所在地,有许多主业团的成员在这里接受培育。 有一次,有人告诉他们不要坐在饭厅前的几个有装饰作用的矮柜上,以免损坏它们。 几天之后,当他们去到那里时,却见到圣施礼华正坐在其中一个装饰柜上,并且用鞋跟敲着它,同时又带着一个得意的笑容看着他们。 他向他们解释说,之前发出这个指示,是因为它是一个具体的、体现神贫的小方法,因为有这么多人居住在那里。 可是如果有人喜欢的话,偶尔坐在那些装饰柜上却没有什么不对。 他总结说:「我的儿子们,我们并不沉迷于活出神贫,也不沉迷于秩序或琐事。 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爱天主!」[6]
有时候,一丝不苟,即使在与神修生活有关的事情上,可能是为了安抚自己的良心,而不是为了取悦天主。 这样,我们与主耶稣的交谊很容易就会沦为一种形式。 圣施礼华说:「圣德拥有灵活肌肉般的弹性。 谁愿意成圣,就该知道如何行动,好使他在做某件需要克己的事时,即略过做别的他也认为困难的事──只要这没有冒犯天主,并为这份安慰而感谢主。 如果我们基督徒的行为正好相反,我们即冒着僵硬、毫无生气的危险,好像一个布娃娃一样。 圣德并非有如纸板一般死板; 它懂得如何微笑,忍让别人,并怀有希望。 这是生活,超性的生活。」[7]
圣方济各. 沙雷氏在与后来成为圣若翰纳. 方济加. 尚达尔(St. Jane de Chantal)的妇人的一系列书信早期的一封中,就警告她不要陷入那与她真正身为天主慈爱的女儿背道而驰的、自由的缺乏。 「一个对默想变得执着的人灵,你会看见它一旦受到干扰,就会感到忧伤、焦虑和惊讶。 一个拥有真正的自由的人灵,会以一个安静的面容和善良的心去照顾那个打扰着它的、烦恼的人。 因为对这些人灵来说,透过默想来服事天主和透过包容一个近人来服事祂是一样的; 两件事都是天主的旨意,然而在这一刻,包容一个近人则是必要的。」[8] 我们可以请求童贞圣母玛利亚帮助我们以一个不拘泥于形式的、充满真诚而朴实的爱的心去接近她的圣子。
[1] 圣安多尼,《讲道集》,I,226
[2] 圣施礼华,《基督刚经过》,53
[3] 教宗方济各,《福音的喜乐》宗座劝谕,95
[4] 圣施礼华,《道路》,784
[5] 教宗方济各,《福音的喜乐》宗座劝谕,265
[6] 圣施礼华,引自Pilar Urbano,The Man of Villa Tevere,Plaza & Janés,Barcelona 1995,p. 225
[7] 圣施礼华,《炼炉》,156
[8] 圣方济各. 沙雷氏,Letter to the Baroness de Chantal,14 October 1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