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加广阔的视野
基督是我们做各种判断时所用的标准
以更新了的心灵去迎接主的酒
经师和法利塞人向主耶稣抱怨道:「若翰的门徒屡次禁食,行祈祷; 法利塞人的门徒也是这样; 而祢的门徒却又吃又喝。」(路5:33)耶稣和宗徒们的行为使他们感到不安。 他们知道耶稣的讲道与洗者若翰的讲道是互相关连的; 因此他们寻找两者的一个共同点,作为批判时用来比较两者的标准。 然而他们抱怨的根本原因就是他们难以接受纳匝肋人耶稣所带来的新事实。 默西亚所宣告的真理,以及祂宣告这些真理的方式令他们感到不安。 若翰呼吁人悔改和承认自己是个罪人。 可是耶稣却要求人承认祂是世界的救主,是以色列民族存在的理由。
比较,尤其是这一个比较,所产生的问题在于它会掩盖一些更加重要的真理。 比较源于不安、懊恼和反叛。 做判断的人把自己高举在他人之上,并且套用一个使自己看起来是正确的判断标准。 个人自身的经验成为了绝对的真理,而没有意识到世界其实比自己那有限的视野要广阔得多。 这一次,谁人更加重视禁食成为了参考点,因为有些经师和法利塞人喜欢让别人知道他们自己禁食了有几多。 然而比较所出现的问题,在于它会使人的视野变得狭隘,只专注于某一个特定的细节,而无法看到全局,无法发现一些更加深层次的奥秘,一些不应受到判断,而应被接纳的奥秘。
圣施礼华鼓励我们,在没有仔细检视我们自己看待事物的方式的有限性的情况下,不要做出判断。 「每人的看法不同,且常是依自己有限的理智,并透过时常被情欲模糊和混乱的眼光去判断人。」[1] 他补充说:「况且,像许多现代的画家,他们中有些的看法都很主观而且具病态,画了几根抽象的线条,就说那是我们的画像,我们的为人。 人的判断真没有多大的价值! 若你还没有在祈祷中筛选过你的判断,就不要去作判断。」[2]
有些比较,例如法利塞人和经师所用的比较,是用来批判别人的。 可是也有些比较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阐明事实。 在所有判断中,都会有一些标准,让我们瞥见实现某个目的的最适当手段,例如什么是最好的方式去对待一个人以使其感到受欢迎。 我们常常都需要知道我们做判断的最终标准是什么。 这个参考点有一个专有名称。 当主耶稣回答经师和法利塞人时,祂清楚地指出做比较时所用的真正标准是什么:就是祂自己。「伴郎与新郎在一起的时候,你们岂能叫他们禁食? 但日子将要来到,当新郎从他们中被劫去时,在那些日子,他们就要禁食了。」(路5:34-35)一个人是否禁食取决于基督是否临在。 两个选择都是好的。 可是主耶稣的临在,使得其中一个会更加合适,因为禁食的目的是帮助我们更好地感知天主性的事物,而在这些人眼前的正是降生成为了人的天主。
「耶稣越成为我们生命的中心,祂就越能使我们走出自我; 祂使我们减少以自我为中心,而更加亲近他人。」[3] 当我们花很多时间与某人相处时,我们常常会不自觉地模仿他们的一些手势或言语。 同样,当我们紧密地跟随主耶稣时,我们也学会从祂的角度去判断事实,和最重要的是,以祂的心去拥抱它。 无论何时,无论是在工作、在学校或休息时,我们都可以问问自己:「如果基督处在我的位置,祂会怎么做呢? 有一天,你们每一个人的心都会不自觉地和耶稣的心同步跳动。」[4]
耶稣知道,人按照祂所提出的方式来判断事实意味着不小的改变。 因此祂用两个例子来说明这个新的观点可以怎样产生。 「没有人从新衣服上撕下一块作补钉,补在旧衣上的; 不然,新的撕破了,而且从新衣上撕下的补钉,与旧的也不相称。 也没有人把新酒装入旧皮囊的; 不然,新酒要涨破皮囊,酒要流出来,皮囊也破了。 但新酒应装入新囊。」(路5:36-38)
耶稣带来了的信息需要人有一颗更新了的心。 仅仅改变一个人的外在行为是不够的。 新酒需要用新皮囊; 也就是说,它需要人克服一直以来都指导着自己的生活方式的看法,并且让主耶稣成为新的参考点。 而这正是许多耶稣当代的人所未能做到的。 「法利塞人的罪,不在于看不到天主就在基督内,而在于执意闭关自守,拒绝让耶稣的光明来开他们的眼睛。 这种闭塞顽固,直接影响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那法利塞人,自以为光明,拒绝让天主来开他的眼睛,对待近人自然会骄傲和不义。」[5]
天主为我们提供了新皮囊来装祂的酒。 这些「皮囊」可以在勤领圣礼、祈祷、为他人服务、尽心尽力的工作、属灵的陪伴、和切愿让他人更加接近天主中找到......这就是酒随着时日而不断改进所需要的正确环境。 在品尝过这些东西给我们带来多少好处之后,在品尝了一点主耶稣所带来的新酒之后,我们就会意识到这些行为才是合适的皮囊,才可以盛载祂送给我们的恩惠。 而像圣母玛利亚一样,我们也会发现,没有酒会比她的圣子所带来的更加好。
[1]圣施礼华,《道路》,451
[2]同上
[3]教宗方济各,2017年7月5日的讯息
[4]教宗方济各,2018年1月17日的讲话
[5]圣施礼华,《基督刚经过》,7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