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想:常年期第二十二周星期四

一些有助于我们在常年期第二十二周做祈祷的反思。

一个不适时的请求
伯多禄信赖耶稣的说话
认识我们的弱点和伟大


一个不适时的请求

经过一整夜徒劳无功的捕鱼之后,伯多禄已经筋疲力尽了。 在圣史路加所描述的这个情节中,我们很容易想象伯多禄和安德肋、雅各布布和若望带着沮丧甚至愤怒的面孔在清洗他们的渔网。 他们甚至可能在心里面对天主没有帮助他们捕得鱼而有某种怨怼。 他们的家人就靠这些渔获维生,可是如果他们花了一整夜,用尽了所有捕鱼技巧之后却仍然一无所获,他们该如何养家糊口呢? 常常都眷顾祂的子民的天主,难道那天晚上就不能向加里肋亚海展现祂的慈颜吗?

就在此刻,耶稣出现在他们身边,并且提出一个乍看之下是不适时的请求。 由于人多,岸边又不够空间,祂需要一个地方作为讲台。 于是耶稣上了船,并且吩咐伯多禄「把船稍微划开,离开陆地。」(路5:3)这几个渔夫可能感到惊讶了。 他们已经一夜无眠,毫无所获,而这个老师的不适时的要求只会让他们更加疲惫不堪。

有时候,主耶稣也会以这个方式来到我们身边,提出一个似乎不适时的请求:在一个我们有较大压力时来了一个需要帮助的人;一道我们在祈祷或神修指导中得到的、自己却无法完全理解的亮光; 某人一些颠覆我们的灵魂的言行......我们可以说,这些都是基督以某种方式与我们「玩耍」的情况。 祂愿意帮助我们学习以正确的态度去接受自己的小失败,好使祂为我们的船掌舵。 在那个需要我帮助的人身上,在那个我们不理解的指示中,或者在那件意想不到的事件中,耶稣正在试图告诉我们一些事情。 「主,祢在每方面都是伟大的! 但最使我感动的是祢降尊就卑,在每天的喧哗中寻找,跟随我们每个人。 主啊,让我有孩子的童真、纯洁的眼目、清晰的头脑,好让祢来临时,虽然没有外在的光荣,我们也能认出祢。」[1]

伯多禄信赖耶稣的说话

伯多禄已经认识耶稣了。 他曾经在葛法翁会堂里听过祂的讲道,又邀请过祂到自己的家作客。 耶稣在那里治好了他的岳母。 他也看见过耶稣在葛法翁,治愈了所有日落时前来找祂的病人(参阅路4:38-44)。 或许是出于感激耶稣治好了自己的岳母,多于想听祂讲道,伯多禄按照祂提出的要求做了。 他踏上船,慢慢地把船划离岸边。 伯多禄可能因为疲倦而无法集中精神去聆听基督的讲话。 讲道一结束后,他也许就想到终于可以回家了。 可是主耶稣还有另外一个不适时的要求:「划到深处去,撒你们的网捕鱼罢。」(路5:4)伯多禄试图与他理论:「老师,我们已整夜劳苦,毫无所获。」(路5:5)他其实还可以加上一句:「如果我们在黑夜时什么都没捕到,那么在艳阳高照下,我们就更加不可能有收获了。」然而在耶稣的目光和自己想起祂行过的奇迹的激励下,他回答说:「我要遵照祢的话撒网。」(路5:5)

这个日后会成为教会领袖的人看见信赖耶稣的说话的实效了。 虽然主耶稣对他的要求并不太合理,但是伯多禄没有让自己被人性的逻辑所牵制,而是信赖基督的说话。 他们很快就网到了许多鱼,多得网也险些破裂了(参阅路5:6)。 这将会成为伯多禄的生命中一个不变的事实:他只要尽己所能,而师傅耶稣就会处理其余的事。「当时天色已亮,不是捕鱼的好时候,但伯多禄却信靠耶稣。 他没有依靠自己熟知的捕渔策略,而是依靠耶稣的新颖。 就是那促使他按照耶稣的吩咐去做的奇妙。 我们也是一样:如果我们欢迎主进入我们的船,我们就可以出海了。 与耶稣在一起,我们就可以在生命的海洋中无惧地航行,在没有收获时不会被失望所征服,也不会放弃和诉说:'再没有什么可以做的了'。 让我们接受这个邀请:让我们赶走悲观和不信,与耶稣一起驶向深海吧! 我们那小小和空空的船,也会见证到一个奇迹式的渔获。」[2]

认识我们的弱点和伟大

这个奇迹式的渔获说明,只要我们信赖耶稣的说话,祂就能克服我们自身那有限的视野。 「当我们慷慨地为祂服务时,祂就会在我们身上成就伟大的事。 这就是祂在我们每一个人身上所做的:祂要我们欢迎祂登上我们的生命的船,与祂一起重新出发,航行到一个充满惊喜的新海洋。 祂号召我们走入我们这个时代的人海,成为美善和仁慈的见证者,为我们那常常有崩溃的危险的存有赋予新的意义。」[3]

天主在我们身上所能成就的这些奇迹,与我们对自己的软弱的认知是没有矛盾的。 伯多禄看到大量的鱼获,便俯伏在耶稣脚前说:「主,请你离开我! 因为我是个罪人。」(路5:8)圣施礼华曾经就此评说:「我肯定这种反应对我们每人都不陌生。 然而,我向你们保证,在我的一生中,目睹了如此多透过人类之手来实现的奇妙恩宠,我感到深受感动,并且每天都在大声呼喊:'主啊,不要离开我,因为没有你,我什么善功也做不了。』」[4]

我们对自身的脆弱的认知,似乎与天主要求我们做的一切形成一个对比。 然而这一实际的情况不但不会让我们气馁,反而会激励我们永远不要与让我们的生命充满伟大事情的天主分离。 「在你感到自己可怜肉体所背的沈重负担时,在你感到自己本性私欲偏情的沈重负担时,切勿惶恐。 到今天方始发觉'这个大包袱'的存在,也未免有些太傻,太幼稚了。 你的恶劣本性,并不是个阻碍。 相反,却是一个踢马刺,激励你马不停蹄的寻觅天主,同天主更密切地结合,因为天主能使我们净化。」[5] 当伯多禄承认自己的罪过时,基督并没有弃绝他。 恰恰相反,祂召叫他来分享自己的生命。 「不要害怕! 从今以后,你要做捕人的渔夫。 (路5:10)而正如我们的母亲玛利亚的「尔旨承行」一样,这几个渔夫便信赖了耶稣的说话,「他们把船划到岸边,就舍弃一切,跟随了祂。」(路5:11)

[1]圣施礼华,《天主之友》,313

[2]教宗方济各,2022年2月6日三钟经前的讲话

[3]教宗方济各,2019年2月10日三钟经前的讲话

[4]圣施礼华,《天主之友》,23

[5]圣施礼华,《犁痕》,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