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年伊始这段日子的弥撒的圣道礼仪中,我们阅读若望宗徒的一书,这封书信是他从帕特摩岛流放归来后,在厄弗所写的。 这封书信的核心主题,圣若望在其内也多次强调的,就是基督徒透过对基督的信德和弟兄姊妹之间的爱德来与天主相通。
若望宗徒在整封书信中多次提到「天主是爱」。 他也指出,天主是万有的存在的根源,而基督徒是因着爱而成为天主的子女。 我们是天主的子女,不是在比喻的或诗意的意思上,而确实真是如此(参阅若一3:1)。 由于这子女的身份,我们可以真正地说是由天主生的。 以下就是我们在今天弥撒的读经一中所读到的:「凡由天主生的,就不犯罪过,因为天主的种子存留在他内,他不能犯罪,因为他是由天主生的。 天主的子女和魔鬼的子女在这事上可以认出:就是凡不行正义的和不爱自己弟兄的,就不是出于天主。」(若一3:9-10)
圣施礼华在1967年的圣诞前夕说:「我们意识到我们是天主的子女,是天主深爱的子女。 而今晚,上主会透过祂的母亲,赐给我们许多新的恩宠,使我们能够在爱中和在天父义子女的关系中成长...... 看,我的孩子们,我们应该多么感激我们的这位兄长,是祂使我们成为天父的子女。 你们可曾见过自己那些需要所有人的一切帮助的小弟妹,那些幼小的,你们的亲人的孩子呢? 耶稣圣婴就是这样的。 想想祂:祂是一个完全不能自我保护者,这样想是好的。 祂是全能的,是天主,却使自己成为一个无依无靠、被人遗弃、需要我们的爱的厄尔尼。 但在那个冰冷、荒野的地方,与祂的母亲和圣若瑟在一起的耶稣,祂要的,能够给祂带来温暖的,就是我们的心。 所以,你们要从自己的心中拔除一切障碍物! 我的孩子,你和我,让我们看看,我们的心里面有什么东西在阻碍着我们...... 把它除掉罢! 真的,的而且确的。 圣若望在其第一章就这样说:quotquot autem receperunt eum dedit eis potestatem filios Dei fieri『凡接受祂的,祂给他们...... 权能,好成为天主的子女。』(若1:12)祂赐给了我们权能,好成为天主的子女。 天主要我们成为祂的子女。」[1]
有两个来自葛法翁的渔夫,若望和安德肋,他们都是洗者若翰的门徒,并且认为若翰是一个伟大的先知。 有一天,耶稣经过他们身边。 洗者若翰说:「看,天主的羔羊!」(若1:36)他的门徒「听见他说这话,便跟随了耶稣。」(若1:37)自从那次相遇之后,一切都改变了。 「他们出于好奇,决定在祂后面,短距离地跟随着祂。 他们几乎又害羞又尴尬,直到祂转过身来,问他们:『你们找什么?』就这样开始了一段引发整个历程的对话。」[2] 若望和安德肋就跟随了耶稣,一边行一边问祂问题,「看了祂住的地方; 并且那一天就在祂那里住下了。」(若1:39)那天,他们就永远地成为了宗徒。
「做主动的是耶稣。 当祂与我们在一起时,问题总是被颠倒过来:我们从提问者变成被问者; 从'寻找者'变成'被寻找者'。 的确,始终都是祂先爱了我们(参阅若一4:10)。 这就是两者相遇的基本的维度:我们不是与某事物打交道,而是与某人,与'那生活着者'打交道。 基督徒不是某个哲学体系的门生; 他们是在信德内经历过与基督相遇的男女(参阅若一1:1-4)。」[3]
若望和安德肋这两朋友并不是清楚地了解耶稣是谁。 他们需要时间——多年与祂一起生活,聆听祂的说话——才能理解天主圣子的奥秘。 我们也毫无畏惧地跨过祂家的门槛,与师父耶稣面对面地交谈,聆听和默想祂的圣言,敞开自己的心扉,如同与一个友人相处一样。 在祈祷的宁静中,我们学习如何认识主耶稣。 套用门徒也曾经用过的坚持和大胆的提问:「『师傅,祢住在那里?』在祈祷的宁静中,我们再次学习聆听耶稣的回答:『你们来看看罢!』」[4]
圣施礼华在一个圣诞前夕鼓励我们:「所以,让我们的祈祷成为子女的祈祷,持续不断的祈祷。 Oro coram te hodie,nocte et die『在祢面前,日夜...... 祈祷。』(厄下1:6),你们不是常常听过我说:我们不分昼夜,甚至在睡眠中也是默观者; 睡眠也成为祈祷的一部分吗? 主耶稣曾经这样说过:Oportet semper orare et non deficere『应当时常祈祷,不要灰心。』(路18:1)我们必须常常祈祷,经常地。 每当我们的内修生活遇上成功或失败时,我们都必须感到有需要去到天主台前。 尤其是在这些时候,让我们谦逊地回到主前,向祂说:'不管发生了什么事,我都是你的儿子!'让我们扮演回头浪子的角色。 正如圣经另一处所说的:常常祈祷,不是唠唠叨叨,多言的口祷(参阅玛6:7),而是心祷,不需言语的喧嚣,也不需外在的姿势。 我们在哪里祈祷呢? In angulis platearum…… 在'十字街头。'(玛6:5)当我们走在街道上和广场上时,我们也应该不断地祈祷。」[5]
那天,圣施礼华建议我们以感恩之情,举心向上以迎接圣诞节,并且鼓励那些聆听他的人要在祈祷中做梦想,要胸怀大志,恳求天主的旨意承行在许多人的心中。 「我们要如何祈祷呢? 要带着感恩。 让我们感谢天主圣父,让我们感谢耶稣,祂因我们的罪过而变成了一个婴孩; 祂舍弃自己,在白冷受苦,又在十字架上张开双臂,以永恒司祭的姿态受苦...... 我们也要做求恩的祈祷。 我们应该祈求什么呢? 一个孩子会向父亲祈求什么呢? 爸爸...... 我要月亮! 都是些荒谬的东西。 『你们求,必要给你们; 你们找,必要找着; 你们敲,必要给你们开。』(玛7:7)有什么是我们不能向天主祈求的呢? 我们向父母求过一切。 你祈求要月亮,祂就会赏给你; 无论你要什么,都无所畏惧地向祂祈求吧。 祂总会以某种方式赏给你。 有信心地祈求吧。」[6]
在耶稣居住的屋子里,我们也找到圣母玛利亚温柔地在那里。 我们祈求圣母教导我们像「由天主生的」子女一样生活,并且前来亲近耶稣,居住在祂的屋子里。
[1] 圣施礼华,《与主对话》,74-75,「不停祷告」的一篇默想
[2] 教宗圣若望保禄二世,1996年8月15日第12届世界青年节文告(1997于巴黎)
[3] 同上
[4] 同上
[5] 圣施礼华,《与主对话》,76,「不停祷告」的一篇默想
[6] 同上,7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