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主注重人心的简朴
成为一个满溢的清泉的喜悦
成为一个司祭、君王和先知
圣经中有关圣召的故事有许多共同点。其一就是蒙召的人的个人能力相比天主交托给他们的使命的不对称。乍看之下,这人通常看似不是一个合适的人选。可是上主并不注重外表,而是注重一个常常被人忽略的特质:心灵的简朴。简朴才是让天主的种子所落在的土壤变成好的,能够使种子结实的要素(参阅玛13:9)。 蒙召者意识到种子的成长并不取决于自己所做的事,而是取决于让天主通过自己去做事。圣施礼华写道:「你认清自己的软弱。你的确是。尽管如此,也正因为如此,天主才找上你。天主总是运用不相称的工具,为使人看出那个'工程'是祂的。 至于你,祂祇要求顺从。」[1]
相较之下,「一个骄傲的人会认为自己比实际的自己伟大得多;担心着是否被人认为比他人更加伟大,总是要看到自己的功绩得到认可,又鄙视别人,认为他们不如自己。」[2] 在福音中,我们看到耶稣在遇上自信心太过强大的人时,「用谦卑的良药治愈他们。这教训我们,救恩并不是在我们自己的手中,而是天主要赐给我们的一件白白无偿的恩赐。」[3]
我们在与周遭的人互动中,可以培养一系列的态度,好能帮助自己的心臻至简朴:以平静和感激的态度来回应别人给我的纠正;留意他人的优点;以幽默感来接受自己和他人的错误;辨识出天主赐给了我们的各种恩惠。这样,我们的生命就会成为一块良好的土壤,好让天主的种子生长和结实,因为「天主拒绝骄傲人,却赏赐恩宠于谦逊人。」(雅4:6)
有时候,那些蒙天主召叫的人会被人误解。当他的人民在沙漠中经历着各种苦难时,梅瑟要扺受他们的批评和怨言。耶肋米亚先知呼吁众人皈依的呼声也被忽视,他自己也遭到蔑视。到了今天,向人宣告天主的临在也可能是一件吃力不讨好的工作。然而基督徒知道自己并不是孤独无助的。他们不是在传播某种意识形态或推销某种产品,而是在宣扬那超越他们的、给人送上希望与和平,回应人心深处的渴望的天主圣言。
一个基督徒的声音,特别地是透过其生活的见证而被人听到,不是透过向亮的说话。我们在圣洗圣事中领受了的种子,每天都会透过我们对他人的友谊和关心而不声不响地、自然地结出果实。「只要环顾四周,巡视世界,我们不难发现这个比喻所言属实。耶稣的话言必有效,能激发人灵精忠献身,为主服务。而为主献身服务者的生活言行,则改造了历史。连许多不认识我主的人,也不自觉地受到基督宗教衍生的文化观念熏陶感染。」[4]
知道自己是天主拣选了的,又察觉到自己可以在周围播种的善行,会有助于我们理解路途上所出现的困难。「福传工作丰裕我们的心灵;开拓我们的灵性境界;使我们对圣神的妙工愈来愈敏锐,福传工作带我们超越局限的精神建构。一位献身的传教士体验到的喜乐,就如自己是涌出凉水、令人清新的源头一般。有些人在寻求他人的福祉、期望他人幸福时,便乐在其中,只有这些人才能成为传教士。这种心灵的开放是喜乐的源头,既然'施比受更有福。'(宗20:35)一旦我们逃避、躲藏、拒绝分享、停止给予、离不开自己的安乐窝,我们并不因此活得更开怀。」[5] 因为天主会「以充满喜悦的谦逊」[6] 来回报人的慷慨。
「基督徒深知自己藉圣洗圣事已嫁接于基督;藉坚振圣事已领受力量,为基督作战,受召在世界中履行基督的君王、先知与司祭之职;藉圣体圣事 ── 这爱与合一的圣事 ── 与基督结合成一体。」[7] 透过各件圣事,我们渐渐肖似耶稣:是司祭、君王和先知的耶稣。[8] 我们所有人,平信徒和牧者,每个人都以各自的方式去分享教会的使命,这就是真正地表现出基督代表祂的子民所履行的、三重的圣职。[9]
普通司祭职祝圣我们,使我们能够把所有受造物带到天主台前,把我们自己的存在奉献给祂。正如圣保禄所写的:「你们或吃或喝,或无论作什麽,一切都要为光荣天主而作。」(格前10:31)我们所有的行动,从我们认为最微不足道的至到最重要的,都可以奉献给主耶稣。此外,我们也可以分享基督的君王职,祂身为世界的君王,却成为了众人的奴仆。[10] 对基督徒来说,「服事基督就等于称王。」[11] 成为君王并不意味着发号施令使其他人服从。与基督一同为王就是以爱为出发点去服事他人;为王就是跪下来给他人洗脚,如同耶稣当年给宗徒做的。
最后,基督信友也分享基督的先知职。身为先知,最重要的是加深自己对信仰的理解,和在这个世界的中央成为耶稣的见证。[12] 先知不是预告未来的事情,而是以天主的名义说话,以及帮助他人去用天主的眼光来解释自己的过去和日常出现的事件。从这个意义上来说,通过圣洗圣事,我们都是上主的先知,蒙召去向我们的亲戚、朋友和相识的人宣告祂的慈爱和怜憫的美丽之处。我们可以请求童贞圣母玛利亚帮助我们忠于天主赋给了我们的使命,知道「有许多大事都在于」[13] 我们说「尔旨承行」。
[1]圣施礼华,《道路》,475
[2]教宗方济各,2024年3月6日公开接见时的讲话
[3]同上
[4]圣施礼华,《基督刚经过》,150
[5]教宗方济各,《福音的喜乐》宗座劝谕,272
[6]圣施礼华,《炼炉》,591
[7]圣施礼华,《基督刚经过》,106
[8]参阅圣洗圣事,付洗后的傅油礼祝词
[9]参阅范康仁蒙席,Naturaleza,gracia y gloria,pp. 241-260
[10]参阅《天主教教理》,786
[11]梵二《教会宪章》,36
[12]参阅《天主教教理》,785
[13]圣施礼华,《道路》,7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