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日弥撒福音:在起初已有圣言

圣诞期第二主日(甲、乙、丙年)的弥撒福音及释义。

福音(若1:1-18)

在起初已有圣言,圣言与天主同在,圣言就是天主。 圣言在起初就与天主同在。 万物是借着祂而造成的; 凡受造的,没有一样不是由祂而造成的。

在祂内有生命,这生命是人的光。 光在黑暗中照耀,黑暗决不能胜过祂。 曾有一人,是由天主派遣来的,名叫若翰。 这人来,是为作证,为给光作证,为使众人藉他而信。 他不是那光,只是为给那光作证。

那普照每人的真光,正在进入这世界; 祂已在世界上,世界原是藉祂造成的; 但世界却不认识祂。 祂来到了自己的地方,自己的人却没有接受祂。 但是,凡接受祂的,祂给他们,即给那些信祂名字的人权能,好成为天主的子女。 他们不是由血气,也不是由,也不是由男欲,而是由天主生的。 于是,圣言成了血肉,寄居在我们中间; 我们见了祂的光荣,正如父独生者的光荣,满溢恩宠和真理。 若翰为祂作证呼喊说:「这就是我所说的:那在我以后来的,成了在我以前的,因祂原先我而有。」从祂的满盈中,我们都领受了恩宠,而且恩宠上加恩宠。 因为法律是借梅瑟传授的,恩宠和真理却是由耶稣基督而来的。 从来没有人见过天主,只有那在父怀里的独生者,身为天主的,祂给我们详述了。


释义

在这圣诞庆期,我们默想福音书中关于耶稣诞生各个生动的情节。 然而这个庆期的弥撒福音也包含像今天的一段,邀请我们去超越那些点点轶事式,和美丽如画式的细节,去默观基督降生的奥秘,更好地理解其在神学上的重点和对我们自己的生命的意义。

「在起初已有圣言。」圣言并不是一个受造物,而是自亘古就有的。 「圣言与天主(ho Theós)同在。」因此,祂是一个位格,清楚有别于那位在希腊文中冠以一个冠词来称谓的 ho Theós,就是万有真原者圣父。 可是这个清晰地有别于圣父的位格,也是「在起初......就是天主」,并且共享圣父的本性。 因此,福音引导我们进入天主三位一体之间的亲密关系:独一无二的天主性,却各有其独特的位格。

然后,福音引用创世记第一章中叙述七天创世的故事。 在这一段中,每一天的创造工程都以「天主说......」为开端(有光、有穹苍、土地要出生青草等等),天主的说话立刻就成事了:「事就这样成了。」我们由此得知,天主藉着祂口出的圣言而创造了一切:「万物是藉着祂而造成的;凡受造的,没有一样不是由祂而造成的。」

然后,在时间圆满的时候,天主进行了祂最伟大的工作,是我们甚至从来都没有想像过的:「圣言成了血肉,寄居在我们中间。」(若1:14a)圣言这个天主的位格取了人性,因此而在毫不减损祂是天主的情况下,化身成为了一个人,就像我们每一个人一样。 祂取了肉身,成为一个具体而且可以被人认识的人:就是纳匝肋人耶稣。 若望的福音以一个目击者的身份,全力以赴地为祂作证:「我们见了祂的光荣,正如父独生者的光荣,满溢恩宠和真理。」(若1:14b)教宗本笃十六世说:「这些说话不是一个辣彼或一个法学士满腹经纶的说法,而是一个卑微的渔夫的热情证言。 若望在年轻时被纳匝肋人耶稣所吸引,在他和耶稣及其他宗徒一起生活的三年中,他体验到耶稣的爱,以致他自称为'耶稣所爱的门徒',并且亲眼目睹耶稣死在十字架上,目睹祂复活后的显现,又和其他人一起领受了祂的圣神。 若望在自己的心灵内默想了这一切经历,得出了一个深邃的信念:耶稣就是天主上智的化身;祂就是那永恒的、化身成为了一个会死去的血肉之躯的圣言。」[1]

圣施礼华告诉我们:「我们所信赖的天主不是虚无飘渺,高高在上的神祇。 祂对人类的命运 ── 他们的愿望、挣扎、痛苦 ── 不是漠不关心的。 我们信赖的天主是一位热爱子女的慈父,以致祂派遣祂的圣言,至圣圣三的第二位,取了人性,并为救赎我们而死。」[2]

耶稣在祂的生命中的每一刻,即使在祂卧在白冷马槽里的婴孩时期,都帮助我们理解天主的美善、智慧、仁慈、温柔和伟大。 「从来没有人见过天主,只有那在父怀里的独生者,身为天主的,祂给我们详述了。」(若1:18)

[1] 教宗本笃十六世,2009年1月4日三钟经前的讲话

[2] 圣施礼华,《基督刚经过》,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