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4日的弥撒福音:在第十时辰

1月4日的弥撒福音及释义。

福音(若1:35-42)

第二天,若翰和他的两个门徒,又在那里站着,若翰看见耶稣走过,便注视着祂说:「看,天主的羔羊!」那两个门徒听见他说这话,便跟随了耶稣。 耶稣转过身来,看见他们跟着,便问他们说:「你们找什么?」他们回答说:「辣彼! ──意即师傅──祢住在那里?」祂向他们说:「你们来看看吧!」他们于是去了,看了祂住的地方; 并且那一天就在祂那里住下了。 那时,大约是第十时辰。 西满伯多禄的哥哥安德肋,就是听了若翰的话,而跟随了耶稣的那两人中的一个,先去找到了自己的弟弟西满,并向他说:「我们找到了默西亚」──意即基督。 遂领他到耶稣跟前,耶稣注视着他说:「你是若望的儿子西满,你要叫『刻法』」──意即伯多禄。


释义

今日弥撒的福音记载首几名门徒蒙召的过程,其中包括这部福音的作者圣若望自己。 跟随主耶稣的召叫是一个特殊的恩宠的时刻,这个恩宠满满地充盈了宗徒的心。 虽然这段文字成于圣史若望的晚年,但是他仍然精确地记录下自己与耶稣相遇的那一刻,就是下午四时。

圣施礼华在论及这一情节时说: 「圣若望告诉我们他与基督首次谈话的光景:『辣彼! 祢住在那里? 祂向他们说:你们来看看吧! 他们于是去了,看了祂住的地方;并且那一天就在祂那里住下了。 那时,大约是第十时辰。』这一席天人之间的对话,彻底改变了若望与安德肋,伯多禄与雅各布伯,以及无数人的生命,使他们的心灵作好了准备去听从耶稣在加里肋亚海滨,向他们所作的权威性的训导。」[1]

这一情节再次给我们揭示:回应跟随主耶稣的召叫,必然是与那个把自己的所见所闻传报给他人的使命紧密相连的。 这个使命不是一个职责,也不是一个从外面强加上身的担子。 它是一个人内心领悟到那藏于基督的圣心的圣爱,需要与他人分享它,广传它,而自然地出现的结果。

[1] 圣施礼华,《基督刚经过》,108

Pablo Erdozá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