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
我们伴随着耶稣来到纳匝肋──祂的故乡──的会堂。 每一个安息日,祂习惯性地去会堂祈祷和聆听天主的圣言。 祂自小就和圣若瑟、圣母玛利亚,一家人一起去,很自然地学会了这样做。
路加福音中的这段记载给我们介绍了犹太会堂的礼仪:在若干祈祷后,跟着便诵读梅瑟五书或托辣(即天主的法律)的一篇。 随后又诵读一篇先知书,以阐明法律所教训的含义。 礼仪的主持人邀请一个在场参与者诵读,或是一个做好准备的人会主动地站起来,诵读一篇圣经,然后解释这篇天主圣言的含义。
这次,耶稣站起身来。 有人递给祂依撒意亚先知书卷。 祂在其中找到一段,就是依撒意亚先知谈及上主的受傅者会带来救恩的喜讯,并且会宣告天主要解救人民脱离他们的苦难。 这些带来安慰的话语的对象,是公元前六世纪初叶,被巴比伦征服数十年后回归故土,艰辛地重建已经荒废和衰退了的土地的犹太子民。 这些回归复国的人感到不堪重负,无力去疗愈如此大量的、物质和道德上的创伤。 然而天主必会使他们对救恩的期望得以实现。
耶稣在会堂里诵读的,不仅是在回忆天主昔日实现了诺言,更是在宣告当下正在发生中的事情。 耶稣强调说:「你们刚才听过的这段圣经,今天应验了。」(路4:21)耶稣就是依撒意亚先知所预言的赎世主。
耶稣在这篇福音中所说的「今天」,不仅是二千多前的某个时刻。 耶稣也对活在二十一世纪的我们每一个人说「今天」。 即使现在,「上主的受傅者」(希伯来文是「默西亚」)耶稣基督仍然是活着的,并且向我们每一个人说话。 祂降来是为了要治愈我们的痛苦、软弱和罪过。 今天可以是我、是我们每一个人获得救恩的日子。 让我们不要把上主「今天」期待我们做的回应推迟到明天:就是皈依、宽恕和接受宽恕、在恩宠的助佑下重新再开始、自我牺牲一切。 连一句古老的异教格言carpe diem──把握今天──也提醒我们:今天就是天主到来与你相遇,治愈你并且使你幸福的一天。
今天,天主指望我们积极地回应,以继续实现耶稣为全人类──为我们──带来了的救恩,并且将这个救恩带到全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