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稣,谢谢祢,因为祢为我做了这一切”

教宗方济各12月24日晚上在圣伯多禄大殿主持圣诞子夜隆重弥撒,庆祝耶稣基督的诞生。弥撒开始前,全场参礼信众在传统的《圣诞宣报》歌咏中迎接耶稣圣婴的降生。

以下是教宗方济各2016年圣诞子夜弥撒讲道全文:

“天主救众人的恩宠已经显示出来”(铎二11)。圣保禄宗徒的话揭示了这至圣之夜的奥秘:天主的恩宠已经显现,祂的礼物是无偿的;天主赐予我们的圣婴真真切切体现了祂对我们的爱。

这是“光荣之夜”,这光荣是天使在白冷城宣报的光荣,以及我们向世界宣报的光荣。这是“喜乐之夜”,因为永恒、无限的天主从今天起将永远和我们在一起:祂不再遥远,我们不必去太空轨道或某种神秘的意境寻找祂;祂近在身边,降生成人,永不离开我们人类,更使自己成为人类的一分子。这是“光明之夜”,这光就是依撒意亚先知预言的那道皓光(参阅:九1),它照亮在漆黑之地行走的人,显现给白冷的牧羊人并环照著他们(参阅:路二9)。

牧人们马上发现“有一个婴孩为我们诞生了”(依九5),意识到这全部的光荣、全部的喜乐、全部的光芒都指向唯一的焦点,即天使指示他们的“记号”:“你们要看见一个婴儿,裹著襁褓,躺在马槽里”(路二12)。这是找到耶稣的“永恒记号”。不仅在当时,也在今天。如果我们愿意过一个真正的圣诞节,就应该默观这个记号:一个新生婴儿的脆弱,躺在那里的柔顺,裹在襁褓里的温情。天主就在那里。

透过这个记号,福音为我们揭示了一个似非而是的现象:福音提到当时的皇帝、总督和一些大人物,但天主却不在他们中间;天主没有显现在王宫贵族的大厅内,而是生於简陋的马厩;没有华丽的排场,只有生命的质樸;没有权势,只有令人惊奇的微小。为了与祂相遇,就得去到祂所在的地方:必须弯腰、俯身、做个小人物。

刚刚诞生的圣婴在质问我们,召叫我们丢弃昙花一现的幻想而抓住本质,放弃贪得无厌的要求,不要总是不满足,或因某些终将逝去事而感到悲伤。放下这些事会对我们有益,能让我们在天主圣婴的简樸中找到平安、喜乐和生命的光辉意义。

让我们接受马槽中圣婴的质问,也接受今天孩子们的质问:他们没有躺在摇篮里得到一位母亲和父亲的亲情爱抚,而是躺在肮髒的“有损尊严的马槽”里:在躲避轰炸的地下、大都市的街头、超载的移民船舱底部。让我们接受孩子们的质问,他们被剥夺出生的权利,他们在哭泣,因为没有人让他们吃饱,他们手里拿著的不是玩具,而是武器。

光明和喜乐的圣诞奥秘在质问和扰动我们的心,因为这是希望与悲伤共存的奥秘。圣诞带有“悲伤的味道”,因为爱不被接受,生命被丢弃。若瑟和玛利亚就遭遇了这样的事,他们被拒之门外,只能把耶稣放在马槽里,“因为在客栈中为他们没有地方”(路二7)。耶稣诞生时就遭遇了某些人的拒绝和大部分人的冷漠。这样的冷漠今天依然存在,例如:圣诞节成了一个我们自己而非耶稣当主角的节日;商业街的霓虹灯盖过了天主的光;我们为準备礼物发愁,却漠视那些受排斥的人。这样的世俗绑架了圣诞节,我们必须从中获得释放!

然而,圣诞更带有“希望的味道”,即使我们身处黑暗,天主的光依然照耀我们。祂那温和的光不令我们恐惧;天主,祂爱上了我们,以祂的温柔吸引我们,生於贫穷和脆弱,与我们为伍,成了我们中的一员。祂诞生在白冷城,白冷的意思是“麵包之家”。这似乎在告诉我们,祂“为了做我们的麵包”而诞生;为了捨命拯救我们而出生;来到我们的世界是为了带给我们祂的爱。祂不是来挥霍和统治,而是为滋养和服务。这样一来,有一条线把马槽和十字架,即耶稣将成为“被掰之饼”的地方,直接联繫起来。这条线就是祂奉献自己和拯救我们的爱,这爱让我们的生命充满阳光,心中充满平安。

那一夜,牧羊人明白了这个道理,他们是当时的边缘人士。然而,他们就是圣诞的客人,因为没有人被排除在天主的目光之外。那些只相信自己、自给自足的人,留在家里忙自己的事;牧羊人则“急忙去了”(参阅:路二16)。今夜我们也要接受耶稣的质问和召集,怀著信赖与祂会晤,从我们感觉被排斥的地方出发,从我们的局限出发,从我们的罪过出发。让我们被那令人得救的温柔所碰触。让我们走近临於我们中间的天主,停下来注视马槽,想像耶稣的诞生:光明与和平、极度贫困和遭人拒绝。让我们与牧羊人一起进入真正的圣诞节,把原本的自己、把我们的边缘处境、把我们尚未治癒的创伤、把我们的罪过,带到耶稣跟前。这样,我们将在耶稣内品尝圣诞节的真正味道:为天主所爱之美。

偕同玛利亚和若瑟,我们守在马槽前,守在耶稣前,祂诞生成为滋养我的生命的麵包。让我们默观祂那谦卑和无限的爱,樸实地向祂说声谢谢:谢谢祢,因为祢“为我”做了这一切。

(© 梵蒂冈电台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