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宿舍生活誌

印度教徒何欣•阿丝瓦妮,是攻读医药学的学生,并兼任位於西班牙格拉那达省(Granada)的阿萨哈拉(Alsajara)大学学生宿舍的学生会长。此学生宿舍是主业社团女性使徒性合作事业。

何欣出生於西班牙大加纳利岛的拉斯帕尔玛斯(Grand Canary, Las Palma),但是她的家庭属於信德族,来自信德省的海得拉巴(Hyderabad Sind)。就如同许多生意人般,他们在1947年,印度和巴基斯坦分裂时,必须远走他乡。当信德省的海得拉巴最终归属於巴基斯坦境内时,人民开始大批出走。何欣的双亲先住在摩洛哥,之後搬到拉斯帕尔玛斯。他们定居於印度社区中,何欣就在那儿出生、长大。她选择去保留祖先的文化、习俗和宗教。如今她是一位就读医药学的四年级生,并担任阿拉撒哈大学宿舍的学生会长,她自抵达格拉那达开始她的大学生涯时便住在这宿舍。

首先,何欣,请问妳身为大学宿舍的学生会长这身份具有什麽意义?

基本上,这代表著作为主任和住宿生间的桥樑;代表著关心、留意住宿生的需求,.同时,也代表著将宿舍主任的期望传达给学生们、与管理委员会携手合作,去推行一些为住宿生设计的计划、活动和规划安排。

为什麽妳决定要住在像阿拉撒哈这样的主业社团合作性使徒工作的大学宿舍?

我是从我在拉斯帕尔玛斯的一位老师那儿,第一次听闻阿拉撒哈。当我与我的父母亲来参观时,我们大为惊叹这里的设备和所提供的服务,然而,最重要的,我们爱上这小规模且极具吸引力的地方。我们感受到那股对我们而言是非常重要的家庭气氛。那是个容易结交朋友的地方--和你的室友们、和那些住在隔壁间的女孩子们…吃饭过後的聚会活动也帮助我去和他人分享我的生活,并藉此更认识了解别人。很快地,我发觉自己已经交了好多新朋友。当我离开这里时,我将带走那最重要的东西,就是我与她们所建立的深厚友谊。

随著时光流逝,现在妳当上了学生会长。谈谈它的来龙去脉吧?

我不太知道这究竟是怎样发生的。我记得在我住进来不久後,那一年的学生会长和我们谈话,给我们传达一些讯息或指示,我当时想:「哇!她比我们所有人都更有份责任感!」我从未想过自己会担当此角色。但是渐渐地,妳开始积极参与。妳从开始时被动的态度转变成会主动关心其他人,希望能帮上忙。妳想要助他人一臂之力,也想要帮这个宿舍。因此会开始思考想去肩负起更多的责任。

回顾妳在这里生活的几年岁月,妳从中获得了什麽?

真是太多太多了。从学习与素未谋面的人相处,到能兼顾专心学业和参与在大学世界中,这都要感谢宿舍所提供的服务。这里非常注重学习,她们鼓励妳全心投入妳未来的事业计划,并藉著培训、活动等等让这计划变得容易些。除此之外,宿舍的风格取向也为这增色不少。住宿生们可参加由社会各层面的专业人士主讲的文化性聚会、一些课外培训课程还有其他活动。所有这一切都将永远成为我的一部分。还有,与来自各地的人每天生活在一起:美国、墨西哥、中国、德国的…这代表著我们所有人都需要付出努力,让他人能感到轻松自在。这也使我的生命非常丰盛。

在私事上,我也有相同感受。这宿舍相当重视宗教培育,不论妳是天主教徒或信奉任何宗教(就如我的例子)。宿舍的生活会帮助你去认知到作为年轻人和身处在大学中并不抵触你去活出你的宗教信仰,它们是相契合的。

有个问题:妳在阿拉撒哈曾否就活出妳个人的宗教信仰上感到困难?

一点也没有。相反地,这里的人都对我的宗教信仰感到兴趣,也让我能轻易地去实践印度教的习俗,例如在饮食方面。

大学宿舍的风格如何能影响住在这里的人?

人们会改变、成熟。你看到18岁的女孩子们从「她们的」家搬到这里;从与「她们的」父亲或「她们的」母亲一起生活、有「她们的」用餐方式、「她们的」房间、「她们的、她们的、她们的…」到现在,必须放下她们的「她们的」,因为她们要与其他两个人共用一房、共用衞浴设备、还有一块儿用餐…她们将必须分享一切因为(这是个关键)同住在一起代表著要去分享。我也曾认识一些女生们,她们开始时好像充满距离感、高傲难攀,但在数月後,她们变得非常亲切、友好、开放。有时候,她们只不过是害羞罢了,但是这裏的整个环境让她们轻易地克服了这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