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会训导之声
我们尤其要紧记的是,自公元第二世纪起,教父们已经尊称童贞圣母玛利亚为新厄娃。 她虽然隶属于新亚当权下,但是她在与邪恶势力的那场搏斗中,与新亚当最密切地结合在一起。 而正如旧约中的原始福音所预示了的,正义的力量最终会完完全全地战胜罪恶和死亡,两者都是外邦人的宗徒圣保禄在其书信中常常一并而谈的。 因此,正如基督的光荣复活是这场胜利的最必然的部分和最终的标记,那么和她的圣子在这场斗争中并肩作战的荣福童贞玛利亚,也应该以她的童贞圣身获得光荣而作为这场斗争的圆满结局,正如保禄宗徒所写的:「几时这可朽坏的,穿上了不可朽坏的; 这可死的,穿上了不可死的,那时就要应验经上所记载的这句话:'在胜利中,死亡被吞灭了。'」
因此,这位备受尊敬的天主之母,从远古就被天主注定的,要以一种隐密的方式与耶稣基督结合为一的,她的无玷始胎,这位最完美的、堪当作为天主圣子的母亲的童贞女,这位完完全全地战胜了罪恶和由它而来的种种恶果的救世君王的尊贵的合作者,最终也获得了免除在坟墓中腐朽,而且也该如同她的亲生圣子一样,既然已经克胜了死亡, 她的灵魂和肉身也该获提升到天上的光荣中,被尊为天地母后,光辉灿烂地坐在她的圣子,永生的万世君王的右边,作为她种种特恩的高峰。
藉着居住在她内的真理之神那毫无谬误的引导,日益圆满地认识启示的真理的普世教会,在过去千百年间曾经多次表达了自己所深信的,而且世界各地的主教们也几乎一致地请求将荣福童贞玛利亚灵魂肉身蒙召升天的真理定为天主教会的一条当信的道理──这真理乃基于圣经,它深深扎根于信徒的心中,对它的敬礼和钦崇在最远古的时代已经备受教会的核准, 且与其他已揭示的真理完全配合,也在教会历代神学家的著作、科硏和智慧中详细论述和解释过的──我们相信在天主上智的计划中,为隆重宣布圣母这个殊恩异宠所安排了的时刻已经来临。
(教宗庇护十二世,1950年11月1日《广赐恩宠的天主》(Munificentissimus Deus)宗座宪章,39-41)
纳匝肋的玛利亚有可能经历过肉身的死亡吗? 回想她的归宿,以及她与天主圣子的关系,说「是」似乎是合情合理的:既然基督也接受过死亡,若然说祂的母亲不需经历死亡,似乎于理不合......
的确,圣经默示录将死亡描述为一个对罪恶的惩罚。 然而即使教会宣告圣母玛利亚因其蒙受天主那独一无二的殊恩异宠,也不因此而可断定她的肉身能免于死亡。 圣母并不超越圣子。 圣子亲身经历过死亡,更赋予了死亡一个新的意义,使它成为了一个救赎的渠道。 圣母玛利亚通过参与基督的救赎工程,与祂的赎世牺牲联合在一起,使她能够为使全人类得救而分担祂的痛苦和死亡。 安提约基雅的塞维鲁(Severus of Antioch)以下关于基督所说的,也适用于圣母:「假如不先经历死亡,复活又怎可能发生呢?」(Antijulianistica,Beirut 1931,194f)圣母必须首先分担基督的死亡,才能分享祂的复活。
新约圣经对圣母的死亡只字未提,这一沉默令人假设,它是很自然地发生的,当中没有什么特别值得提及的情节。 不然,这事怎能在当时保持隐秘,而不以任何方式流传到今天呢?
至于圣母的死因,那些要将她排除于自然死亡之外的意见似乎是毫无根据的。 更重要的是去找出童贞圣母玛利亚在她离开尘世时的灵性状态。 关于这一点,圣方济各沙雷氏坚持,圣母的死亡是一个爱的传递。 他谈到一个「在爱中,源于爱,及透过爱」的死亡,他甚至说,天主之母是死于爱自己的圣子耶稣(《论天主的爱》卷七,第十三及十四章)。
无论从生理的观点上来看,圣母玛利亚的肉身生命的终结那有机的、生物性的原因是什么,我们也可以说,她由现世生命过渡至来世生命,是她的恩宠和光荣已经发展到了圆满的境界,因此没有任何死亡能够如同她的死亡一样,可以这么贴切地称为「安眠」。
(教宗圣若望保禄二世,1997年6月25日公开接见时的讲话)
圣人们之声
圣母既然在分娩耶稣时保持自己的童贞丝毫无损,她自己的肉身在死亡后也理应保持完整不腐朽。 她既然哺育了她的圣子── 造物者天主 ── 她也理应居住在天主的约柜中。 这位被天父接到祂身边的净配,理应居住在天主的居所里。 她既然亲眼目睹圣子被钉在十字架上,又在十字架旁承受了利剑刺透自己心灵的、她在分娩圣子时避免了的痛苦,她理当瞻望与圣父同坐的圣子。 天主的母亲也理当拥有属于圣子的一切,且被一切受造物尊崇为母亲和天主的婢女。
(圣若望达玛森,Encomium in Dormitionem Dei Genetricis Semperque Virginis Mariae,Hom. II,no. 14(7-8th c.))
你正如所记载的,以美丽的姿态出现,你童贞的身体是至神圣、圣纯洁的,完全堪作天主的居所,因此也完全免于回归灰土。 纵使妳仍属人类,但你的生命已转化为天上不可朽坏的生命,确实是活的和荣耀的,毫发未伤,分享天主的圆满生命。
(St. Germanus of Constantinople, In Sanctae Dei Genetricis Dormitionem, Sermo I(7-8th c.))
你是全美丽的,噢! 我的爱人,在你身上丝毫没有污点:Tota pulchra es,amica mea,et macula non est in te。 当圣母玛利亚合理地,在她以无玷之身降孕于圣亚纳胎中时,从那时起她就开始以她的一切力量去爱她的天主; 其后她也继续这样爱,以她的整个生命去爱,她的爱日臻完美。 她的一切思想、她的渴望、她的感情,全都奉献给天主; 她没有一句话、没有一个行动、没有一个眼神、没有一丝气息不是为了天主和祂的光荣,她从来没有离开天主一步,也没有让自己有一刹那的时间与天主的爱相隔绝。 啊! 在圣母离开尘世这令人欣慰的一刻,她一生实践过的所有德行都围绕着她的卧榻! 那坚定不移的信德、那对天主热切的信心、在痛苦时强而有力的忍耐、蒙受丰厚特恩而又不失谦恭、那份谦逊、那份温顺、那份对人灵的怜怸、那致力于光荣天主的心火,还有最重要的,就是对天主完美无瑕的爱德,和对天主旨意的完全服从; 能围绕她,抚慰她的一句话就是:我们都是你的化工,我们不会离你而去:Opera tua sumus,non te deseremus。 我们的母亲啊! 我们都是你爱心的孩子。
(圣亚丰索,《玛利亚的荣耀》(公元十八世纪))
Assumpta est Maria in coelum:gaudent angeli! 天主将玛利亚的身体与灵魂接到天堂,天使们都为之欢欣!
教会这样地高声歌颂,让我们也以喜乐的呼求一齐默想这端玫瑰经的意义。
天主圣母已睡着了。 围立在她床边的是十二位宗徒,玛弟亚取代了犹达斯的位置。
我们借着人人敬重的恩宠,也站在她旁边。
但耶稣要祂母亲的身体与灵魂都在天堂,于是天庭便以最隆重的盛礼迎接圣母升天。 身为孩童的你与我因拉着玛利亚美丽的蓝色斗篷,也能默观到这奇异的景像。
最神圣的天主圣三以极大的光荣赐与主的爱女,慈母与配偶...... 玛利亚受到这种极大的荣耀,令天使们都不禁惊问:「她是谁?」
(圣施礼华,《玫瑰经》,荣福四端)